第109章 請陛下稱太孫!

字數:6530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眼神凜冽,冷冷道。
    “朕的規矩在這衙門倒是沒人遵守,你們這華州衙門的規矩倒是大得很!”
    “劉通!你告訴朕,一個衙門主簿,是誰給他的膽子敢如此曲解聖旨、魚肉百姓?”
    “是你這個知府在背後撐腰,還是你華州衙門平日裏也是這般規矩治民的?!”
    這話說的極為嚴重。
    劉通身後的一眾華州官員全都嚇得半死。
    他們此前收到消息後,便立刻趕來。
    誰能想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微服私訪出現在華州。
    當下一個個心裏將那被押走的主簿恨得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劉通更是頓時嚇的魂差點飛了,連連叩頭,額頭瞬間青紫一片。
    “陛下!臣萬死不敢!”
    “臣......臣對天發誓,絕不知情那主簿如此猖狂悖逆!”
    “臣......臣隻是想著,這錢款數額巨大,涉及眾多,唯恐有人冒領欺詐,才......才下令讓他們務必嚴格核查契約與身份。”
    “誰曾想......誰曾想這幫殺才竟敢如此肆意妄為,借機斂財,苛待百姓至此!”
    “臣......臣馭下不嚴,管教無方,罪該萬死!”
    李世民虎目中滿是殺意。
    “罪該萬死?”
    “朕也是這麽覺得。”
    “這本該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到你們手裏,卻變成了壞的差事,真該死啊你們。”
    “來人,給我將華州知府劉通,革去官職,剝去官服,押入大牢。”
    “連同方才那涉案胥吏,一並嚴加審訊!”
    “朕要看看,這華州衙門的上下,到底爛到了什麽地步!”
    “給朕一查到底!所有借機貪墨、索賄、刁難百姓者,嚴懲不貸!”
    李世民的話落下,劉通頓時渾身顫抖,臉上蒼白毫無血色,差點暈厥過去。
    幾十年的宦海沉浮,一朝夢碎。
    身後的一眾官員們也是戰戰兢兢。
    便在這時,李易搖頭道。
    “皇爺爺,這騙局才剛剛過去沒多久......”
    “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
    “何況此事牽扯到四叔,極傷害百姓對朝廷、對我李唐皇室的信任和愛戴。”
    “而華州身居關中,靠近長安,乃是天子腳下,更是關中重城,若是爆出這等惡劣事件,影響極大,隻會讓百姓心寒,不嚴懲,不足以平息民憤。”
    一眾官員聞言心裏一顫。
    剛剛才有些稍微緩過來的劉通聞言,一顆心又立刻提上來。
    李世民一怔,想到這也是個鍛煉大孫的機會,便忍不住道。
    “大孫,那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李易正色道。
    “孫兒建議皇爺爺若是查出有關此事牽連的官員,對他們使出終極大招·皇遁·九族剝離之術!”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藍色寶箱*1】
    李世民:“......”
    雖然大孫說的話有些古怪,但是他聽懂了。
    大孫這是要滅九族?
    這是不是也太狠辣了些。
    不遠處的一眾官員聞言人傻了。
    這皇長孫也太狠了。
    劉通徹底暈過去。
    ..................
    三日後。
    李世民派遣魏征帶禦史台諸多禦史在關中巡查有關此案的牽連官員,凡是涉嫌欺詐百姓錢財的,通通抄家流放。
    關中諸多府州的風氣陡然一變。
    不少官員戰戰兢兢,生怕不知道什麽時候那位皇帝陛下又忽然從某個不知名的角落微服私訪出來,然後來一套帝皇鎧甲合體,再來個皇遁·九族剝離之術。
    整個關中的百姓們則是歡天喜地,交相稱讚起皇帝陛下和皇長孫殿下微服私訪、為民除害的事跡。
    有好事者甚至將事跡變成了戲曲、說書傳頌下去。
    皇宮內。
    李易搖頭晃腦。
    “可惜啊可惜。”
    旁邊的李世民放下手指的筆,笑道。
    “大孫,可惜什麽?”
    李易氣鼓鼓道。
    “皇爺爺,我要用的是皇遁·九族剝離之術,不是皇遁·流放之術。”
    李世民苦笑。
    “大孫,滅九族乃是極刑。”
    “流放就差不多了。”
    “已經很重了。”
    李易歎了口氣。
    “行吧。”
    “對了,皇爺爺,什麽時候咱們再去微服私訪。”
    “我還想再來幾次帝皇鎧甲合體。”
    李世民:“......”
    他輕咳一聲。
    “大孫啊,皇爺爺的龍袍代表著朝廷,不是讓你來玩的。”
    李易聞言,不由得撇了撇嘴。
    “皇爺爺,我看你自己玩的挺開心的。”
    李世民:“......”
    該說不說,雖然大孫花活多了點,但是裝逼裝的他是真爽啊。
    他一想到前幾日,那些百姓震驚、狂喜的模樣,官吏、衙役驚懼的眼神,頓時心裏又爽到了。
    李世民輕咳一聲。
    “大孫胡說,我沒有。”
    李易翻了個白眼。
    呸!
    虛偽。
    李世民當做沒看見李易的眼神,正色道。
    “大孫啊,這些日子以來,你立下的功勞不少。”
    “那活字印刷術、紅薯畝產千斤,對我大唐意義深遠。”
    “此次騙局被瓦解,錢財追回來,也是為朝廷解決了一個大麻煩,維護了皇室的顏麵,安撫了百姓。”
    “你立下這麽多的功勞,皇爺爺這次要好好賞賜你。”
    說話間,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了自豪之色。
    這樣的大孫,放眼古今,也沒有見過這麽優秀的。
    李易撇撇嘴。
    “皇爺爺,不就幾個小功勞麽,能不能像我一樣成熟穩重。”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白色寶箱*1】
    李世民:“......”
    他哭笑不得。
    “大孫,你要不要聽聽賞賜再說?”
    李易烏黑透亮的眸子亮晶晶的。
    “皇爺爺,難道說你要傳位於我?”
    “不能吧,你還沒死呢。”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白色寶箱*1】
    李世民:“......”
    他揉了揉眉心,旋即抓起放在麵前的一封明黃卷軸。
    “大孫,聽好,這是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送到朕這裏審閱的聖旨。”
    李易一怔,下意識抬頭。
    經由三省起草、審署的聖旨?
    他心裏一震。
    這可跟皇帝的口諭、手詔不同,一般這樣的聖旨,必然是影響極大、合乎禮法甚至影響皇權的決策。
    能跟自己扯上關係?
    李世民微微一笑,旋即親自將這份由中書省起草的聖旨內容念出來。
    “門下:
    朕聞九霄降瑞,必鍾靈於少微。大寶承祧,允儲貳於元嗣。皇長孫李易,稟粹璿源,含章帝係。衝齡而智燭幽冥,總角而謀參造化。體乾行健,夙彰岐嶷之姿。法祖綏民,克紹貞觀之業。
    考其勳庸,厥有德行。
    朕惟神器之重,必寄賢明。國本之固,允歸元良。昔周公立《鴟鴞》以訓成王,漢武置博望而教戾嗣。
    今皇長孫李易,德侔瑚璉,器韞璋琮。雖在齠齔,而勳勞逾於冠冕。未總萬機,而睿智昭於日星。
    是用稽天憲,順輿情,告廟爰冊:
    立為皇太孫,正位春宮,以固國本。”
    李易聞言一愣,有些訝然。
    他成為皇太孫了?
    自己的命運被改變了!!!
    隻要老爹不再作死,自己就不用變成曆史上被流放的命運。
    李易心裏有些複雜。
    這一年,他的努力終於有回報了。
    不遠處的李世民微微一笑,拿著玉璽在上麵蓋了個印戳。
    這份起草的草稿至此,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聖旨”。
    之後便會由尚書省負責將詔書正式頒布天下,曉諭百官和州縣。
    吏部將會正式記錄皇太孫的冊封,更新宗室玉牒和官方檔案。
    而禮部則是負責籌備和主持隆重的冊封大典。
    這些流程之後,李易就會成為大唐律法意義下的皇太孫!
    李世民放下玉璽,目光落在臉色複雜的李易身上,笑嗬嗬道。
    “大孫,現在感覺如何?”
    李易眨了眨眸子,眸中閃過一絲狡黠,正色道。
    “請陛下稱太孫!”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藍色寶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