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皇爺爺愛撒點小謊!

字數:5991   加入書籤

A+A-


    長孫無忌當做沒聽見皇太孫的話,連忙過來拿起一個小龍蝦,燙的他差點扔出去。
    不過他拿起來吹吹,倒是很快能適應下來,便迅速將其剝了殼,等到肉放到嘴裏,長孫無忌頓時眼睛一亮。
    “嘶!竟有如此美味!”
    旁邊的房玄齡、魏征也是有些意動。
    長孫無忌可是個老饕,能被他說好吃的,那可是真美味。
    兩人旋即也開始剝殼。
    少頃。
    在李世民眼巴巴的注視下,房玄齡、魏征吃下肉,頓時臉色一震,露出驚歎之色。
    “果真是美味。”
    “這小龍鰝居然這麽好吃。”
    李世民:“......”
    媽的,真有這麽好吃?
    他心裏有些後悔,但是又按捺不住內心的騷動,旋即跟沒事人兒一樣坐下,輕咳一聲道。
    “朕也來嚐嚐。”
    李易撇撇嘴。
    “皇爺爺,你不是不吃嗎?”
    李世民義正言辭道。
    “皇爺爺,愛撒點小謊。”
    李易:“......”
    李世民旋即便迫不及待的將小龍蝦拿起,按照大孫的吃法剝殼,旋即吃下,感受著龍蝦肉在嘴裏滑入喉嚨,他頓時露出心滿意足的神色。
    “當真是人間至味!”
    旁邊的長孫無忌不語,隻是一味的埋頭苦吃。
    半個時辰後。
    四人頗有默契的停下,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指,硬是忍住吮吸的衝動。
    李世民輕咳一聲。
    “大孫,皇爺爺誤會你了。”
    “這個小龍鰝做起來確實好吃。”
    “不過,你用的這些辣椒,都是你自己種的稀罕物,即便是用其他辣味的調料代替,恐怕也是很難讓百姓們都吃上,吃這玩意的成本太高。”
    “普通百姓恐怕不會願意花錢在這上麵。”
    “想要完全靠吃,解決這小龍鰝恐怕不太可能。”
    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三人也是微微頷首。
    他們雖然也同意這玩意好吃,但是老百姓考慮的生存成本問題。
    李易笑眯眯道。
    “皇爺爺,我什麽時候說讓百姓們去吃這玩意了。”
    “誰家好人天天吃海鮮啊。”
    四人麵麵相覷。
    李世民沉吟道。
    “大孫,那你的意思是......”
    李易正色道。
    “皇爺爺,這小龍鰝繁殖速度快,光靠朝廷花錢去捕撈根本是得不償失,必須要發動民間力量,讓小龍鰝陷入百姓們的汪洋大海中!”
    房玄齡三人一怔,麵露思索之色。
    李易旋即繼續道。
    “想要完全解決掉小龍鰝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跟它們共存。”
    “共存?”李世民等人聞言頓時愣住,麵露愕然。
    李易微笑道。
    “小龍鰝繁殖快,咱們就投放黑魚、鱸魚、鱖魚、鴨子,鼓勵百姓們養殖這些魚禽用來以小龍鰝為飼料捕食。”
    “利用天敵相克相食的特性,不僅不用汙染環境,還能創造魚類、家禽的飼養環境,可謂是一舉兩得,此之謂生物防治。”
    “另外,官府可主動設點收購小龍鰝。”
    “收購?”幾人聞言又是一愣,還沒有從剛剛皇太孫口中的生物防治中回過神來。
    長孫無忌捋了捋胡須,沉吟道。
    “皇太孫殿下,官府要收購這些小龍鰝做什麽?”
    “豈不是浪費錢財?”
    李易搖了搖頭道。
    “小龍鰝的殼磨成粉,混入糞肥發酵堆肥,是極為優渥的材料,用來發酵,產生的肥料,比起一般的肥力要好。”
    他盡量耐心解釋,畢竟大唐人可不知道小龍蝦蝦殼粉富含甲殼素、鈣磷。
    也不知道什麽是優質有機肥。
    即便是後世現代仍然用蝦殼粉做肥料,可見蝦殼裏麵富含的元素有利於土壤。
    配合他的堆肥法,用來製作優渥的肥料,簡直是天作之合。
    李世民、房玄齡等人聞言,目瞪口呆。
    李易的這番話給他們打開了一個新思路,是此前他們沒有想過的。
    至於皇太孫殿下說的是真是假,他們倒是不懷疑。
    畢竟皇太孫殿下天生奇才,他們都是見識過的,在這等大事上不可能胡說八道。
    再者,這玩意能不能用來堆肥,試一試就知道了,沒必要騙人。
    房玄齡幾人心裏有些震撼,皇太孫殿下還真是博學多才啊!
    這踏馬真的是隻有六歲嗎?
    李易見到四人麵露震驚,又笑嘻嘻道。
    “若是朝廷經費有限,不好給小龍鰝定價,皇爺爺完全可以打出以小龍鰝抵稅的政策......”
    “比如凡納小龍蝦千斤者,抵今歲丁稅粟一石。”
    “我相信百姓們定然會群情激湧,奮發捕撈。”
    “用一石糧食換一千斤蝦,對於朝廷而言,也是很賺。”
    “當然,這一千斤也是我隨口一說,具體多少,還要有賴諸位仔細謀算。”
    幾人聞言微微頷首,眼睛一亮,皇太孫這個主意倒是挺好。
    李世民沉吟道。
    “大孫啊,百姓們捕撈小龍鰝也是極為麻煩,要是因此耽誤了種田該怎麽辦?”
    “咱們不可能因小失大。”
    李易眨了眨眸子。
    “皇爺爺,搞點捕蝦竹籠不就可以了嗎?”
    說罷,他便走到一邊拿來紙筆,在上麵畫了一個捕蝦竹籠,用細竹篾編織成。
    他一邊寫,一邊道。
    “此竹籠,籠身直徑約7寸至1尺,長度約1尺7寸至3尺3寸。”
    “網眼大小隨所捕蝦之大小調整,捕幼蝦者,網眼約3分至7分,捕成蝦者,網眼約1寸至1寸3分。”
    “如此尺寸,在籠中放置腐肉,既使蝦易入籠中,又能防其掙脫。”
    旁邊幾人仔細看了看,頓時看出門道來。
    這是在籠體兩端開設了幾個漏鬥狀進口,進口外側開口大,內側開口小,且用柔軟竹篾製成倒須,隻要蝦進去,就難以出來了。
    房玄齡眼睛發亮,捋了捋胡須,止不住稱讚道。
    “妙啊!”
    “此物當真是設計巧妙,若是用來捕捉小龍鰝,必然有奇效。”
    李易笑眯眯道。
    “最後嘛,就再讓地方官府搞個‘治小龍鰝優秀村’之類的榮譽牌匾什麽的,送給捕撈小龍鰝最多的村子,榮譽上激勵一番。”
    “如此幾番動作,民間就能湧起一股捕撈小龍鰝的風潮。”
    “既不用朝廷費錢出力,也不用汙染環境,就能遏製住小龍鰝的繁殖。”
    四人聞言,微微頷首。
    魏征有些嚴肅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皇太孫殿下這幾個主意發人深省,最後這竹籠更是不錯,當真是天縱奇才。”
    房玄齡、長孫無忌紛紛點頭,麵露讚歎。
    什麽叫神童,這踏馬就叫神童。
    那些個六七歲隻能寫寫詩的,跟這位皇太孫殿下比起來那都差遠了。
    李世民捋了捋胡須,有些好奇。
    “大孫,既然你有其他法子,那你叫我們過來吃這小龍鰝是為了......”
    李易正色道。
    “皇爺爺,這小龍鰝既然可以吃,便能成為一道菜,甚至是特色菜。”
    “剛剛我不是說了嘛,想要靠人力完全消滅小龍鰝還是非常難的,但是跟它共存,卻是有可能。”
    “它的肉鮮美,可以成為地方特產,拉動經濟,無論是來關中的海外商人還是各地旅人,又或是本地富商豪族,都不會吝嗇這點錢,吃一道美食。”
    “而本地的百姓若是快要通過捕撈小龍鰝賣給酒樓賺取利潤,日後說不定還有養殖小龍鰝,以此為生計。”
    “其肉作美食,其殼可以堆肥。”
    “皇爺爺之所以處理小龍鰝處理的心力交瘁,無非是因為將其當成了害蟲。”
    “換個思路,它渾身是寶,都能利用起來。”
    “那麽即便是‘禍害’,也能成為我大唐的特色之一。”
    “等到大唐民間的百姓們都認識了小龍鰝,熟悉它,通過它賺錢,利用它身上的價值輔以自身。”
    “那到時候這玩意根本不用擔心泛濫。”
    “皇爺爺,你還不了解咱們漢人嘛。”
    “凡是好吃的,有價值,能賺錢的,最終都會變成瀕危物種,都得靠人工養殖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