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高句麗人沒有道德!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又是數日後。
    長安城西市,人聲鼎沸,來自西域的駝鈴聲與各色口音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
    皮膚微黑、鼻梁高挺、身著色彩豔麗異域服飾的栗特商人薩保,正小心翼翼地牽著他那滿載絲綢和香料、裝飾華麗的駱駝,在擁擠的街巷中穿行。
    他操著生硬的唐語,試圖向路過的唐人推銷他帶來的貨物。
    就在他行至一個相對寬敞、人流稍緩的十字街口時,一個穿著高句麗服飾的幹瘦老嫗,突然“哎喲”一聲,踉蹌著跌倒在薩保的駱駝前。
    “啊!我的腿!斷了!斷了!”老嫗抱著腿,發出殺豬般的嚎叫,聲音洪亮,瞬間吸引了周圍所有人的目光。
    薩保嚇了一跳,連忙勒住駱駝,一臉驚愕。
    他看著這突然倒在自己行進路線上的老嫗,有些懵逼。
    薩保本性謹慎,但眼見一個老者在自己麵前哀嚎,周圍又有這麽多唐人看著,他出於商譽和身處異國的緊張,下意識地就想上前查看情況。
    “這位大娘,您……您沒事吧?可……可需要幫忙?”薩保用結結巴巴的唐語詢問,小心翼翼地靠近。
    老嫗一看薩保靠近,綠豆般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狡黠。
    “哎呦,我的腿疼的,估計是斷了。”
    薩保眉頭緊皺,旋即上前將這老嫗微微扶起。
    “大娘,你家裏人在哪?”
    “我讓人去叫他們過來送你去醫館。”
    那老嫗眸子死死的盯著薩保,忿忿不平道。
    “你這人撞了我,還不打算賠償嗎?”
    薩保一驚,下意識道。
    “我撞了你?”
    那老嫗猛地抓住薩保的衣襟,嚎得更加淒厲:“就是你!是你的駱駝撞了我!”
    “哎喲喂……疼死我了!我的腿肯定斷了!你這異邦人,怎麽敢在長安城縱駝傷人!”
    “賠錢!必須賠錢!一百貫!少一個子都不行!”
    “不不不!不是我!”薩保急了,額頭冒汗,慌亂地擺手,試圖掙脫老嫗鐵鉗般的手,“我沒有!我的駱駝走得很慢,根本沒有碰到你!是你自己摔倒的!”
    周圍眾人見到這裏發生爭吵,便好奇的圍上來。
    薩保見到眾人圍上來,心裏越發緊張,試圖掰開這老嫗的手。
    “不是我撞的你,你不要誣陷我。”
    “不是你?!”老嫗猛地提高了音量,聲音尖利地蓋過了周圍的嘈雜,她死死拽著薩保,將那張布滿皺紋的臉湊近,唾沫幾乎噴到薩保臉上,厲聲質問道:“不是你撞得,你為什麽要扶?!”
    “大家快看啊!這栗特蠻子撞了人不認賬,還想跑!”
    眾人聞言不由得指指點點起來。
    “這栗特人真是無恥啊,居然欺負一個老太太。”
    “是啊,這栗特人仗著年輕居然如此作為,真叫人氣憤。”
    “無恥之尤!”
    “等等,這套路有些熟悉,前幾日,好像我見過類似的,最後那高句麗人是騙子!”
    “我也想起了,是有這麽一茬。”
    “這栗特商人真倒黴,好心看看,就被賴上了。”
    “你們在說什麽?”
    “嘖,前幾日高句麗人訛人的事情這麽出名,你們不知道?”
    “......”
    周圍一眾百姓議論紛紛。
    其中不少百姓本來還在看熱鬧,指指點點這栗特人,結果旁邊便立刻有人科普起前幾日的碰瓷。
    一時間,眾人麵色複雜的看著這高句麗老嫗,不由得猶豫起來。
    也不知道這麵前的是不是詐騙。
    便在此時,西市的官員帶著一幫金吾衛過來。
    那金吾衛們見到這高句麗老嫗,頓時上前將其羈押。
    片刻後。
    在一眾金吾衛的審訊下,這老嫗頓時交代自己在詐騙。
    一時間,引得周圍眾多百姓麵麵相覷。
    “又來?這高句麗人當真是瘋了!”
    “高句麗人沒有道德啊。”
    “真是無恥。”
    “......”
    薩保驚魂未定,看著被拖走的老嫗,又看看周圍對他投來同情目光的唐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用帶著濃重口音的唐語連連道謝:“謝謝,謝謝各位明察!謝謝將軍!大唐......大唐好人多!”
    幾天後。
    西市的栗特商人們聚會時,薩保心有餘悸地將自己的“遭遇”添油加醋地講述給同胞們聽,尤其重點強調了那句可怕的“不是你撞得為什麽要扶?”。
    消息迅速在西域胡商圈子裏傳開。
    ...............
    新一期《大唐周報》將這兩件事著重登報。
    一時間,引起不少反響。
    畢竟,普遍道德水平較為樸素的年代,忽然來了這麽一出碰瓷的手段,著實讓不少人心裏暗自後怕。
    雖說這兩起案件,都有金吾衛幫忙解決了,但若是其餘地方的官員不管不問,那幫忙扶的人,豈不是要吃大虧了?
    一時間,關中不少人,對此事大加議論。
    尤其是那句“不是你撞得,你為什麽要扶”,直接火爆出圈。
    即便是沒有聽說過此事的人,也知道這話。
    接下來約莫一個月。
    江南道、河東道、關中又爆發了幾起撞人、訛人事件。
    其中主角大部分都是高句麗人。
    但是因為有幾起案件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且對方的確是受傷了,一時間官府難辨真假,隻得讓其賠錢。
    而《大唐周報》則是絲毫不吝嗇筆墨,將這些事情全都集中在一個版麵上報道,直接將這些事推到了巔峰。
    高句麗人上被扣上了“訛詐”、“碰瓷”的標簽。
    而高句麗與大唐本來就是鄰居,雙方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雙方的百姓互有來往,的確是有一些恩怨。
    現在借著“碰瓷、訛詐”的事情,頓時將以往的恩怨全都翻上台麵。
    那些曾經吃過高句麗人虧的百姓們便趁勢談起高句麗人的無恥。
    長安。
    某處酒館內。
    “哎,你們是不知道啊,高句麗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前我跟他們做生意,結果這幫人跟我們要了定金之後,直接跑路。”
    “是啊,我也跟高句麗人做過生意,這些人太過無恥!”
    “我以前讓高句麗人坑過,我給他供貨,他沒給結賬就跑了,大過年的我到處找他!”
    “我以前還給高句麗商人做過工,都是幹的力氣活,還要各種克扣我,我跟你們說,高句麗人就是小氣無恥!”
    “......”
    酒館內其他眾人紛紛開始聲討起來,都在發泄對高句麗人的不滿,以及對其道德的指責。
    其中既有真實的經曆,也有為博噱頭胡編亂造的謊話。
    不過此時大家都不在意是真是假。
    反正能借此輸出對高句麗人的不屑和不滿就夠了。
    如此又過了半個月。
    這些事情漸漸發酵,帶來的某種口碑漸漸影響到關中、河東、江南道的高句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