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李世民,長安道德標杆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A+A-


    甘露殿內安靜了好一會兒。
    長孫無忌率先拱了拱手。
    “陛下,皇太孫殿下此計,真乃天授奇謀。”
    “釜底抽薪!高句麗斷無生理矣!”
    不等眾人反應,長孫無忌頗為振奮道。
    “臣以為,此計關鍵在於三點。”
    “其一,運送疫源之人,必是死士!”
    “且必須是我大唐已接種牛痘、確保自身無恙的精銳。”
    “行動務必隱秘,分批潛入,目標直指高句麗核心腹地、重鎮、軍營以及王都平壤。”
    “不能廣撒網,要精準投放於要害之處,如糧倉、水源、軍營密集區、王宮附近。”
    “可偽裝成商旅、難民,甚至利用已投降或可收買的高句麗人作為內應傳遞。”
    “其二,投放疫源後,需有潛伏人員暗中觀察,若初期效果不顯或被發現壓製,可擇機再次投放,或在市井散播謠言,加劇恐慌。務必讓天花在高句麗境內真正爆發開來,形成燎原之勢!”
    “其三,待天花肆虐,人心惶惶之際,我大唐再大張旗鼓宣告天下,唯歸順大唐,成為大唐子民者,可得‘神藥’牛痘接種,免於疫病!”
    “此乃攻心之上策!可令高句麗軍民自潰。”
    “陛下可頒下嚴旨,淵蓋蘇文及其核心黨羽,罪在不赦,不在招降之列!”
    “其餘人等,隻要獻城、殺賊、歸順,皆可活命得救!”
    李勣也是漸漸恢複平靜,沉聲道。
    “陛下,皇太孫此計策,雖走奇道,但是若是運用得當,必然效果不俗。”
    “我大唐大軍此刻雖已班師,但應立刻密令遼東道行軍總管厲兵秣馬,修繕器械,囤積糧草。”
    “一旦高句麗內部因天花大亂,或有城池欲降,我軍需能雷霆出擊,迅速接收、彈壓,不給淵蓋蘇文喘息或反撲之機。”
    “同時,水師亦需待命,封鎖海岸,防止淵蓋蘇文等人從海路逃竄或求援。”
    程咬金早已按捺不住,他黝黑的臉膛興奮的通紅,猛地一拍大腿,聲如洪鍾。
    “俺老程真是佩服皇太孫殿下這腦袋瓜子,這法子好!”
    “省得咱大唐的好兒郎平白被那鬼天氣凍死!”
    “陛下,給俺老程一支精兵,俺親自帶隊去送。”
    “保證把那些沾了膿血的破布爛衫,塞進淵蓋蘇文那老小子的被窩裏!看他還敢不敢跟咱大唐呲牙!”
    尉遲敬德銅鈴般的眼睛瞪大,大聲道:“此計若能成,高句麗必亡!臣附議!當速行!”
    房玄齡、張亮等人也紛紛從震驚中清醒,均肅然拱手:“皇太孫奇謀,臣等附議!為大唐計,此策當行!”
    李世民看著眾臣麵上的激動,心裏生出一絲古怪。
    他本來還有些擔心大臣們多多少少會對這個計策頗有芥蒂呢。
    畢竟,有些不太人道。
    萬一顯得他這個皇帝太過殘忍,怎麽辦?
    不過現在一看......
    媽的,他李世民簡直是長安的道德標杆。
    李世民心裏嘀咕,最後一絲顧慮也煙消雲散,他猛地一拍禦案。
    “好!眾卿所見略同!”
    “懋功,你記一下”
    “我作如下部署調整......”
    “由長孫無忌、李勣總籌細節。”
    “即刻秘密遴選死士接種牛痘,工部秘密趕製便於攜帶、密封疫源的特殊器具。”
    “半月內,分批潛入高句麗,平壤、國內城、安市城等核心城市及重要軍營、水源地。”
    “張亮為遼東總指揮,加固城防,囤積糧草軍械,操練士卒,廣布斥候,嚴密監控高句麗境內動向。”
    “一旦確認高句麗天花大規模爆發或出現內亂獻城跡象,無需等待長安旨意,可相機出兵,以最快速度控製要地!”
    “房玄齡總領禮部、鴻臚寺......”
    “即刻著手擬定招降檄文。”
    “高句麗倒行逆施,天降疫罰。唯棄暗投明,舉城歸順大唐者,不論軍民,皆可得種神痘,保全性命!”
    “檄文需大量謄抄,待時機成熟,由前線軍隊、潛入人員、甚至投降者廣為散發。”
    “同時,準備好充足的牛痘漿液和接種人員,隨時準備接收投降地區。”
    “三路並進,務求全功!”
    “此乃國戰最高機密,泄密者,誅九族!”
    “諸卿,為大唐,為子孫後世,掃平此東北巨患,在此一舉!速去部署!”
    “臣等遵旨!”眾臣轟然應諾。
    .................
    一月後。
    平壤。
    淵蓋蘇文眉頭緊皺,靜靜的看著麵前的官員們。
    “莫離支大人,如今……如今遼東僅存的幾座城池,存糧已捉襟見肘,僅夠守軍勉強維持。百姓配給已減半,多地已現饑荒。”
    “凍餓而死者日增千人。”
    “戰馬損失極其慘重,遼東苦寒遠超往年,大批馬匹凍斃、凍傷,加之戰場損耗,如今可供驅使的健壯戰馬,已不足戰前四成!”
    “若不盡快從北部、東部征調或向靺鞨等部購買,來年恐無可用之騎兵!”
    “另外遼東諸城陷落,大批百姓被唐軍擄走或隨軍遷往遼西,留下的,死於戰火、饑寒者難以計數。”
    “粗略估計,南部丁口銳減近半。田畝荒蕪,春耕,恐成大問題。”
    淵蓋蘇文臉色難看。
    與唐這一戰,雖然守住了,但是高句麗損失慘重,幾乎無力再入侵新羅。
    大唐的軍隊竟恐怖到這般程度。
    淵蓋蘇文心裏一顫,之前心裏的那些驕傲自負,一下子灰飛煙滅。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安慰自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現在休養生息,高句麗遲早能漸漸恢複過來。
    而大唐想要主持這樣跋涉千裏的戰爭,卻是不容易的。
    短時間是沒能力再來高句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