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孫,我悟了!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李世民祭拜過天地與祖先之後,便將高句麗潰敗的消息讓手下的官員寫在告示上貼在城門處,讓往來的百姓們都讚頌他的功績。
..........
李易趕回長安的時候,已經是春暖花開了。
毓德軒。
“見過皇太孫殿下。”
武媚娘領著芍藥等宮女朝著李易行禮,旋即侍候李易沐浴更衣。
待到梳洗之後,李易看了一眼銅鏡裏的自己。
媽的,又帥了。
少頃。
武媚娘蓮步輕移,行至李易麵前恭敬斂衽行禮。
她身著齊胸素白綾紗上襦,外罩一件水藍色半臂短衫,衣襟與袖口處用淡紫色絲線繡著細密的纏枝花紋。
下係黛青間色高腰長裙,裙裾層疊如靜水微瀾,一條淺金錦帶恰到好處地束在胸下,更顯身姿頎長。
發髻梳成規整的雙鬟望仙髻,僅簪兩枚素銀鑲紫玉的短簪,耳垂懸著小巧的金珠墜子。
“皇太孫殿下......”
“隆昌號按您的吩咐,已經燒製好了新的鏡子。”
李易打量了她幾眼。
這妹紙長得越來越好看了,一舉一動極盡女子的妍態。
直到武媚娘嗔了他一眼,李易才回過神來。
娘的,到現在他也就堪堪八歲,實七周歲。
還得等好些年。
他歎了口氣,搖頭晃腦。
“鏡子呢,拿過來給我瞅瞅。”
武媚娘旋即便從宮女手中拿過來一麵用布包包裹的物事躺在李易麵前。
李易將這麵鏡子的布包拿開,便露出一麵清晰的鏡子。
雖然還比不得後世的那些鏡子,但是放在眼下的大唐,已經是十分出色。
武媚娘眼睛亮晶晶的。
“這鏡子著實清晰,皇太孫殿下奇思妙想,果真是叫人佩服。”
李易摩挲了一會這鏡子,旋即笑道。
“這大唐的第一麵鏡子,就送你了吧。”
武媚娘一愣,俏臉上露出笑意。
“那就多謝皇太孫殿下了。”
便在此時,一陣腳步聲響起。
“皇太孫殿下,陛下來了......”
一個宮女急急忙忙進來。
李易一愣,旋即朝著武媚娘道。
“你先退下吧。”
“這鏡子放在隆昌號,可以搞個大點的噱頭,狠狠宰一筆那些權貴富商。”
武媚娘連忙點點頭,旋即離開。
李易交代完,便前往毓德軒的偏殿。
片刻後。
偏殿內。
“皇爺爺,您怎麽來了?”
李易笑嘻嘻的往旁邊的椅子坐下。
旁邊的李世民見到他,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將一份奏章往桌子上一扔。
“大孫,你看看......”
李易一怔,接過奏章,看了幾眼。
“齊王強征民夫修王府別苑,私加賦稅,甚至杖斃勸諫的王府屬官……”李易歎了口氣,抬起頭看向李世民,“皇爺爺,五皇叔這是在封地當起了土皇帝,視國法為無物啊!”
李世民這時也走過來坐下,他捏了捏眉心。
“奏報朕已核實過,確鑿無疑。”
“這個逆子!”
“朕讓他就藩,是望他曆練,為朝廷分憂,他卻如此胡作非為,敗壞皇室聲譽,戕害治下百姓!”
“老五苛待百姓,激化民怨,若消息擴散,恐損及朝廷威信。”
“又擅殺朝廷命官,形同謀逆,若宗室藩王皆效仿,國將不國。”
“大孫,朕打算嚴懲,你怎麽看?”
李易正色道。
“此風絕不可長!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我看不如將五皇叔直接召進長安,讓他待在皇爺爺眼皮底下,嚴加看管,較為合適。”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
“大孫所言極是。”
“這幫逆子,就沒幾個能夠讓朕省心的。”
“朕聽說蜀王也是行為不端。”
“你說朕該怎麽辦才好?”
“盡是一堆逆子。”
李易眼珠子轉了轉。
“皇爺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些逆子的罪行,能判個什麽罪?”
李世民嘴角扯了扯,搖了搖頭。
“要不是他們是朕的兒子,都是死罪。”
“當然了,若非他們是朕的兒子,也沒有機會犯下這麽多罪行。”
“朕有時候恨不得一刀殺了這些逆子,但是一想到他們的娘,好歹也是多年情分,又是朕的親兒子,豈能忍心處置?”
“大孫,你說朕該這麽辦才好?”
李易若有所思,嘿嘿一笑,拿起旁邊的茶杯遞給李世民。
“皇爺爺,你拿著。”
李世民一愣,下意識接過茶杯。
李易旋即給他倒茶。
清冽的茶水很快注入李世民手中翠綠的茶杯。
唐初的茶跟後世的清茶不一樣,此時的茶更像是某種湯。
不過在毓德軒,李易自然是改造過,跟外麵的茶湯不一樣。
清冽的茶水很快將李世民手中的茶杯注滿。
不過李易卻是沒停,茶水很快溢出,燙到了李世民的手。
李世民嘶了一聲,下意識鬆開。
茶杯摔在地上,啪的一聲,摔成粉碎。
爺孫倆麵麵相覷。
李世民忽然若有所悟。
“我明白了,大孫。”
“你這是告誡我,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不然就容易傷到自己。”
李易:“......”
他輕咳一聲。
“皇爺爺,你嘰裏咕嚕說什麽呢?”
“我這套茶具是漢代的絕版,差一隻就不完整了,放市麵上起碼一萬貫,你還是賠我吧。”
李世民:“......”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白色寶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