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五萬對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
字數:5419 加入書籤
帳內重臣們噤若寒蟬,感受到鬆讚幹布身上散發出的憤怒。
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悲憤。
大唐的霸道,讓他們感到窒息。
就在這時,帳簾被猛地掀開。
一名親衛急匆匆的走進來。
“讚普!來自長安的急報!重大軍情!”
鬆讚幹布心頭一緊,厲聲道:“講!”
親衛沉聲道。
“大唐皇帝下旨!皇太孫李易親自領軍,以英國公李勣為副帥,統帥五萬精兵,征伐我吐蕃!”
帳內瞬間死寂。
雖然已有預料大唐會有動作,但真正聽到“征討”二字,眾人心頭還是一沉。
吐蕃並不懼怕戰爭。
但是現在的吐蕃並不想要跟大唐發生什麽衝突。
不過,有一人忽然道。
“那皇太孫不才八歲嗎?”
“以他為主帥討伐我吐蕃?”
他的話猶如滴入滾開的油鍋裏的水,瞬間讓鍋內沸騰。
“什麽?!”
“八歲的…娃娃主帥?!”
“李世民!安敢如此辱我吐蕃?!”
帳內瞬間炸開了鍋。
所有吐蕃大臣氣的腦袋嗡嗡作響。
噶爾·東讚被一個八歲小兒用棋盤砸死,已是吐蕃舉國之恥。
如今,大唐竟派這同一個八歲小兒,作為主帥,率領大軍前來征討?
這已經不是戰爭威脅,這是赤裸裸的、極致的羞辱!
是將整個吐蕃的尊嚴踩在腳下。
鬆讚幹布隻覺得一股腥甜之氣直衝喉頭,眼前陣陣發黑。
他猛地站起,一腳踹翻了麵前的案幾!
“砰!嘩啦!!”
文書筆墨滾落一地。
“李世民!你竟然派一個黃口孺子,一個砸死我肱骨大臣的凶手來做主帥?!”
鬆讚幹布的聲音扭曲,憤怒的眼睛都紅了。
“傳令!集結十萬兵馬!向吐穀渾邊境進發!本王要在高原之上,親自迎戰!”
“李世民!你辱我太甚!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就用你孫子的血,來洗刷我吐蕃今日之辱!!”
................
數日後,某處高原上。
李易得知了鬆讚幹布派兵的消息,不由得感慨起來。
“五萬對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啊。”
旁邊的李勣苦笑。
“高原氣候與我大唐不同,將士們在此地頗有些不耐受。”
“敵人的兵力遠超我等,吐蕃高原戰略縱深,此戰須得細細考量,若有失誤,極有可能打個敗仗。”
李易嘿嘿一笑。
“英國公可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地方寬敞,也方便操作。”
李勣嘴角一抽,頗有些憂慮起來。
自己的一世英名,該不會毀在此戰上吧。
皇帝的決定太草率了。
李易卻是不知李勣的心理想法。
他讓將士們找到靠近水源的地方駐紮。
高原氣候雖然有些影響,但是他的身體經過【戰力超過九千】強化,如今已有數百斤巨力,妥妥的小霸王。
很快,入夜。
高原有些寒冷。
李易默默的掏出了......無人機。
兵法他是不懂得,吐蕃哥們的語言是不通的。
無人機是真的有攝像頭滴!
...............
高原的夜,寒冽刺骨,稀薄的空氣讓呼吸都帶著幾分滯澀。
唐軍營寨篝火點點,大部分將士已經裹著厚實的氈毯沉沉睡去,以抵禦寒冷和初上高原的不適。
帥帳內,油燈昏黃,李勣眉頭緊鎖,正對著粗糙的羊皮地圖苦思冥想。
五萬對十萬,地利又在對方,這仗該怎麽打?
那位殿下雖然聰慧絕倫,可終究是個八歲孩童,於這瞬息萬變的沙場搏殺,又能懂得幾分?
但願明日召集眾將商議時,殿下不要提出太過天真的方略才好。
..............
李易看似閉目養神,實則心神完全沉浸在意識深處。
通過係統連接到這塊無人機的攝像頭。
他無須再拿一塊屏幕出來看。
李易的意識仿佛與無人機融為一體。
他“飛”了起來,越過高聳的唐軍營寨木柵,掠過下方巡邏士兵的頭頂。
大地在腳下飛速後退,山川地貌在眼中一覽無餘。
他操控著無人機,徑直朝著白日斥候回報的吐蕃大軍集結方向飛去。
很快,視野中,便出現了連綿的吐蕃營盤。
篝火如星,帳篷密密麻麻。
李易操控無人機在極高處懸停。
便見到下方,吐蕃大軍約七成的人集中在河穀開闊地帶,依水紮營,營寨相對規整,顯然是主力戰兵。
另外約三萬人則分散在兩側的山坡和幾處隘口,多為簡易營帳,看服飾和裝備稍顯雜亂,應是征召的附屬部落兵馬。
河穀主力的營寨外圍有簡易的木柵和壕溝,但有幾處連接山體的地方顯得薄弱。
東西兩側山坡上的營寨,防守更為鬆懈,夜間巡邏隊稀疏,間隔很大。
一處位於東北方向、被標注為“鷹嘴崖”的險要隘口,吐蕃隻派了不足千人駐守,似乎認為唐軍不可能從如此險峻處進攻。
大批的牛羊和糧草堆積在營地西北角,守衛看起來並不森嚴。
幾條主要的進出通道也清晰可見。
李易控製無人機繼續觀察,最後,甚至能大致鎖定幾處可能是高級將領所在的營帳位置。
其中一頂裝飾華麗的大帳前,深夜仍有將領出入,燈火通明,似在緊急議事。
李易默默記下這一切。
包括主力位置、防禦漏洞、兵力分散點、糧草位置、關鍵隘口守備……所有的信息如同最精確的沙盤,烙印在他腦中。
大約一個時辰後,無人機如同歸巢的夜鳥,悄無聲息地回到大帳,再次被李易收回係統空間。
..............
翌日。
李勣盯著兩個黑眼圈,出現在主帥帥帳內。
他率先開口:“殿下,諸位將軍,斥候回報,吐蕃軍十萬之眾已在前方河穀及兩側高地紮營,據險而守。我軍初臨高原,兵力少於敵軍,強攻恐非良策。本帥意……”
“英國公且慢。”李易稚嫩的聲音打斷了他。
眾將士頓時一怔,包括李勣在內,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李易從矮榻上站起,小小的身影走到巨大的地圖前,拿起一根細長的指揮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年幼的主帥身上,神色複雜,不少人眼底隱藏著一絲輕視。
雖然這位皇太孫聲名在外,但是軍中隻敬服強者,這位皇太孫並未有什麽帶兵的功績,他們也隻是因為其尊貴的身份臣服罷了,內心上是不服氣的。
區區一個八歲的孩子,都沒有他們從軍的時間多,還來指揮他們?
李易仿佛看不到眾人的輕視,隻是笑眯眯道。
“吐蕃十萬大軍,其主力七成約七萬人,集中於前方河穀開闊地帶,依水紮營,營寨規整,外圍有木柵和淺壕,但連接東西兩側山體的結合部,尤其西側靠近‘鷹嘴崖’那段,防禦最為薄弱,木柵稀疏,巡邏間隔長。”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一靜。
李勣等將領眼中都閃過一絲驚疑。
他們的斥候難以接近吐蕃的軍營,隻能該出一個大概的模糊判斷,皇太孫如此精確地指出主力具體人數比例、紮營細節、防禦弱點,甚至精準到“鷹嘴崖”這樣的地標?
這踏馬不是在開玩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