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全城轟動!皇太孫凱旋歸來!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半個月後。
邏些城外。
李易看著大唐的將士們衝垮了吐蕃將士的防守,衝入城中,不由得笑嘻嘻道。
“吐蕃要完蛋了。”
旁邊的李勣目光複雜。
這位皇太孫殿下八歲滅國,當真是天下無雙,絕無僅有。
他八歲的時候還不知道在哪玩兒呢。
他怎麽也是戎馬一生的老將了,自忖自己應該也算是一流將領,結果跟在這位皇太孫身邊,愣是沒搞清楚這位皇太孫是怎麽料敵先機的。
這些日子以來,李易狙擊吐蕃的每一場戰爭,他都在身邊,但是,並沒有什麽卵用。
他根本不知道李易是怎麽做到的,隻是每次看到皇太孫一閉眼睛,然後便仿佛擁有天眼一般,知道了吐蕃軍隊的動向。
每場戰爭,吐蕃的軍隊都敗亡的極為憋屈。
因為他們每次都不知道唐軍將士從哪裏竄出來,捅你一槍。
戰爭的主動權全都在李易手中。
想打就打,想撤就撤,最後愣是打的吐蕃心態崩潰,半個月不到,就打到了邏些城。
雖然這也有鬆讚幹布被俘虜,以至於士氣大跌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則是李易的打法,猶如編織巨網的蜘蛛,慢慢將對手折磨的心態崩潰而死。
李勣想到此,又歎了口氣。
年輕的時候被皇帝、李靖壓著,現在年紀大了,以後還得被這位皇太孫殿下壓一輩子。
想他李勣,也是驚才絕豔的軍事奇才。
在這個時代,居然連續碰上好幾個軍神。
麻蛋!
片刻後。
李震渾身塵土的前來稟報。
“皇太孫殿下,邏些城已破,文成公主殿下已經被我等將士保護,吐蕃一眾貴族已被抓捕,請殿下下令......”
眾將士聞言,麵麵相覷,麵色有些複雜。
文成公主當年入吐蕃,乃是李世民親自同意的和親。
沒想到才過去三年,吐蕃就被他們攻破了吐蕃。
李易略一沉吟,旋即道。
“傳孤的命令,以皇室公主之禮,厚待文成姑姑。”
“即刻準備最舒適的車駕儀仗,選派最精幹可靠的護衛營,由你親自負責,護送姑姑回長安!”
“告訴姑姑......”李易的聲音頓了一下,“吐蕃已平,鬆讚幹布伏法。她為大唐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忍辱負重三載,今日功成,孤接她回家!”
“至於那些吐蕃貴族……”李易笑眯眯道,“嚴加看管,聽候皇爺爺發落。”
眾將士聞言,轟然應諾。
................
文成公主有些茫然的看著一眾大唐將士將她護送到馬車上,她下意識撩開車簾,看了一眼外麵的動靜,遠遠的便聽到“皇太孫萬歲”之類的話。
她看了一眼住了數年的地方,一時間有些恍惚。
......................
一月後。
長安城,朱雀大街。
初秋的晨光透過薄雲,灑在早已被清掃得纖塵不染的青石禦道上。
然而,此刻禦道兩旁,早已經被洶湧的人潮徹底淹沒。
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從巍峨的明德門一直延伸到承天門,再向更遠處的皇城蔓延。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近乎沸騰的喧囂。
“來了!快看!來了!”
不知是誰率先高喊了一聲,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整條朱雀大街。
人群劇烈湧動,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無數雙眼睛熱切地望向南方,明德門的方向。
地平線上,首先出現的是一抹鮮豔奪目的赤紅。
一麵龍纛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隨後便是一陣地麵顫動聲。
映入百姓眼簾的則是整齊劃一,身披明光鎧、步伐沉穩的唐軍精銳。
撲麵而來的鐵血氣息,讓百姓們先是一怔,旋即歡呼起來。
“大唐萬勝!皇太孫殿下萬歲!”
“萬勝!萬勝!!”
“大唐萬歲!”
“......”
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瞬間爆發,直衝雲霄,震得城牆仿佛都在微微顫抖。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如同洶湧的海潮,拍打著長安的每一塊磚石。
無數人揮舞著手臂,激動得熱淚盈眶。
家中有子弟從軍的,更是扯著嗓子呼喊親人的名字,聲音裏充滿了驕傲。
“看!那就是殿下!皇太孫殿下!”
一個眼尖的少年指著隊伍最前方,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那個位於隊伍最前列的、小小的身影上。
李易身著一身量身定製的亮銀明光鎧,騎在一匹神駿的白馬上,身姿挺拔,小臉上帶著矜持。
他嘴角微微勾起,朝兩邊拱了拱手,回應著百姓山呼海嘯般的熱情。
見到他回應,眾百姓便更加興奮了。
陽光落在他肩頭,鎧甲熠熠生輝,將他整個人襯托得如同天神下凡。
“天啊!真是八歲的孩子?看著跟畫上的金童似的!”
“是他,是他,就是他!!”
“皇太孫生擒了鬆讚幹布,打垮了吐蕃十萬大軍!聽說他閉眼就能請神,力大無窮,一槊就能把吐蕃大將轟飛!”
“乖乖!了不得啊!咱大唐出了位小軍神!”
“看他騎馬的架勢,多穩當!一點都不像個孩子!”
“聽說殿下還救回了文成公主殿下?又勇武又仁義!”
驚歎聲、議論聲、讚美聲交織在一起,讓巍峨龐大的長安城內猶如煮沸的開水,沸騰起來。
百姓們看著這位為大唐開拓了版圖,為大唐徹底掃平西南巨患的皇太孫,眼神中充滿了狂熱。
隊伍緩緩前行,接受著長安最熾烈的歡呼聲。
李易身後,是押解著吐蕃貴族俘虜的囚車。
昔日不可一世的吐蕃讚普,此刻蓬頭垢麵,形容枯槁,在長安百姓鄙夷的唾罵和憤怒的石頭下,低垂著頭顱,默然無語。
再往後,一輛裝飾著皇室徽記、由精銳護衛拱衛的華貴馬車緩緩駛來。
車簾被一隻略顯蒼白、卻保養得宜的手輕輕掀開一角。
文成公主李雪雁透過縫隙,看著車外那熟悉又陌生的長安街景,看著洶湧澎湃、熱情似火的長安百姓,淚水再也抑製不住,如同斷線的珍珠般滑落。
隊伍最前方,李易感受著四麵八方投射而來的、幾乎要將他融化的灼熱目光,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殿下萬歲”的呼喊,心中也不免有些波瀾。
便在此時,伴隨著一聲略顯尖銳的歡呼聲,一張彩帕扔了過來。
“啊啊,皇太孫好可愛啊!”
李易:“......”
他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便看到了一張略顯興奮的臉蛋,看打扮像是少婦。
不是,姐姐,你給我扔什麽手帕,老子才八歲!
這張彩帕仿佛引起了某種連鎖反應。
隨即,在街道邊、樓窗處圍觀的少女們紛紛興奮的將的腰間係著的繡帕、香囊扔向李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