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太宗遺澤!一曲再續大唐三十年!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麵前的畫麵轉動。
宴會結束。
廳堂之內,氣氛陡然變的鐵血起來。
“嗆啷!”
那位須發皆白的老校尉猛地拔出腰間佩刀,狠狠斬在麵前的案幾上!
木屑紛飛,酒水四濺!
他雙目赤紅,須發戟張,怒吼道。
“老夫活了六十有三!祖上是跟著衛公打過突厥的兵。”
“父輩是守衛安西的卒!我半輩子守著這鳳翔西門!今日竟要在這賊寇使節麵前搖尾乞憐,聽那‘大齊皇帝’的狗屁封賞?!”
他環視著席間麵色青紅交錯的將領們。
“當年太宗皇帝每逢出征必然大勝凱旋,宮中便奏《秦王破陣樂》,大唐兵鋒所指,戰無不勝!”
“今日吾等竟以大唐將士的身份向一群叛賊屈服嗎?”
“有何臉麵聽《秦王破陣樂》?!”
一個中年將領再也支撐不住,發出沉悶的嗚咽:“末將有罪!竟生苟且之念!愧對列祖列宗!愧對太宗皇帝啊!”
“末將亦有罪!”
“末將糊塗!”
“……”
一時間,廳堂內歎息一片。
一個將領冷冷道。
“哭悔有什麽用?”
“刀還在手裏,血還是熱的。”
“鄭節帥還在病榻上等著我們!鳳翔數萬父老還在賊寇的刀口下等著我們!這西門,我們守是不守?!”
“守!”
怒吼聲瞬間匯成一股洪流,衝散了最後一絲猶豫。
“走!去見節帥!”老校尉一抹臉,率先大步流星衝向鄭畋養病的後堂。
眾將領紛紛起身,緊隨其後。
片刻後。
後堂內。
病榻之上,鄭畋形容枯槁,氣息奄奄。
連日來的憂憤交加、無力回天的絕望,幾乎耗盡了他的生機。
便在此時。
“節帥!”
“鄭公!”
眾將湧入,齊刷刷跪倒在榻前。
老校尉咬牙道。
“末將糊塗,竟生降心。”
“方才宴席之上,《秦王破陣樂》響徹雲霄!”
“末將等仿佛看到太宗皇帝策馬持槊,就在這鳳翔城頭看著我們!末將無地自容。”
“請節帥允準,末將願痛飲賊寇之血!鳳翔上下,誓死不降!願隨節帥死戰!”
“願隨節帥死戰!誓死不降!!”眾將齊聲怒吼,聲震屋瓦。
鄭畋猛地睜開雙眼,那原本渾濁黯淡的眸子裏,驟然爆發出懾人的光芒。
“好!好!好!”
他掙紮著從病榻上坐了起來,臉上湧起病態的潮紅。
鄭畋聲音沙啞。
“黃巢逆賊,破我京師,屠戮百姓,僭號稱帝!此仇不共戴天!我鄭畋,身受國恩,蒙陛下泣血托付,守此西門!今日得諸君同心,此身雖病,此誌彌堅!縱肝腦塗地,亦要阻賊於鳳翔之下,為大唐爭一線生機!”
“傳檄四方!告諸道節度、州郡刺史、忠義之士:賊雖竊據長安,然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我鳳翔軍民,已決死戰!望諸公念太宗創業之艱,感先皇托付之重,速速起兵勤王!共討國賊!合兵一處,光複神京!若有遲疑觀望、附逆助紂者,天下共擊之!”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劇烈波動,獲得金色寶箱*1】
李世民默默的看著這有可能是幾百年之後發生的事情,眼神亦是微微有些動容。
他捫心自問,原來自己的影響力竟然已綿延到了百年之後。
百年之後的人們居然還會念著他。
一首《秦王破陣樂》居然能重寫激發戰士們的熱血和信念。
一時間,他心神激蕩,不能自已,心裏卻是一片舒暢,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麵前畫麵轉動。
李世民麵前出現了一片地勢起伏,林木叢生的戰場。
鄭畋立於高坡之上,猛地揮下手中令旗!
“咚!咚!咚咚咚!!”
震天的戰鼓再次炸響!
伴隨著鼓聲,一陣陣喊殺之聲炸響。
“殺!!!”
“誅殺國賊!光複大唐!!”
埋伏已久的唐軍如同猛虎下山,從兩側高坡密林中怒吼著衝殺而出!
黃巢軍猝不及防,前軍被滾木礌石砸得人仰馬翻,中軍被伏兵攔腰截斷,後軍見前方大亂、樂聲駭人,又聽到“鄭”字帥旗在坡頂飄揚,以為唐軍主力神兵天降,頓時魂飛魄散,不戰自潰!
“鄭畋在此!賊寇受死!”鄭畋雖在親兵攙扶下站立,聲音卻如洪鍾,激勵著每一個浴血的唐軍士兵。
“是鄭節帥!節帥親臨戰陣了!”
“殺啊!為了大唐!為了太宗皇帝!”
唐軍將士受到鼓舞,個個奮勇爭先,以一當十。
而黃巢軍則徹底陷入指揮失靈、各自為戰的混亂境地。
從正午殺到日暮,龍尾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李世民看著忠勇殺敵的大唐將士們,眼眶微紅。
這些大唐將士,他一個都不認識,都又似曾相識。
每一個他麾下的大唐將士們都是如此勇猛、悍不畏死。
如斯大唐,縱然滅亡,亦是壯哉!
旁白聲響起。
【鳳翔大捷後,黃巢叛軍主力遭重創,倉皇退出長安。龍尾陂一役成為大齊政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曾經“衝天香陣透長安”的野心在《秦王破陣樂》的殺伐聲中徹底破碎。僖宗得以重返京師,唐室國祚因此續命三十餘載。】
【一曲秦王破陣樂,再續大唐三十年,跨越兩百年的戰鼓聲,不僅喚醒了將士血脈中沉睡的忠勇,更點燃了守衛大唐的最後火種。一曲破陣樂,半部興唐史。太宗雖逝,其魂永鎮山河!】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劇烈波動,獲得金色寶箱*1】
李世民緊緊閉上眼睛,心裏複雜難明。
不過往日積壓在內心因玄武門的擔憂和愧疚,此時轟然散去。
他一切做的都是對的,並將一直做下去。
曆史已然改變,他必要鑄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讓天下百姓永遠安居樂業,讓那些虎豹豺狼全都煙消雲散。
大唐是天下人之大唐,亦是他李世民之大唐,不過歸根究底,依然是天下人之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