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5章 新的“大鍋飯”

字數:5341   加入書籤

A+A-


    送走了陸文遠之後,陳川並沒有急著安排。
    而是先將幾個人叫進去了村部內。
    除了許大海以及陸有業幾人外,還有村裏的老人,趙德柱。
    都是熟人,陳川直接開門見山。
    提出了將要捕撈大黃魚的事情。
    其餘人聽到這個消息並不覺得困難。
    倒是趙德柱有些疑惑,他不懷疑陳川的能力。
    隻是大黃魚的潮汛早就過去了,最近村裏捕撈的魚獲大黃魚的數量已經很少。
    陳川居然還想著去捕撈一斤半以上的黃魚。
    “川子,現在大黃魚不好弄吧?你難不成是有別的漁場?”
    趙德柱問道。
    “沒有,所以這才把大家叫進來。”
    陳川搖了搖頭,他最近都沒怎麽過問碼頭的消息。
    但是黃魚數量不多他是清楚的,今天去海上樓。
    三杯黃魚竟然沒有貨。
    從此也足以見得,目前大黃魚的情況並不算好。
    “爸,最近黃魚的捕撈情況怎麽樣?有沒有出黃魚的漁場?”
    陳川看向陸有業問道。
    陸有業神秘一笑:
    “有!今天剛找到的,那聲呐是真管用,我到一個地方就掃一遍。”
    “今天剛好發現了一個漁場,黃魚不算太多,但一網也弄了兩百多斤。”
    “回來的時候就送去飯館了。”
    陸有業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裏翻出一個小本子。
    上麵除了記錄有陳川之前的漁場外,又新增了不少漁場。
    除了品種,就連第一網的收獲都記錄在其中。
    陳川翻看了一下,不由揉搓了一下下巴。
    他之前就和陸有業提過一嘴。
    平常出去的時候不能光依靠自己的判斷,也要時常打開聲呐尋找漁場。
    他雖然知道陸有業肯定會執行,卻沒想到事情會做的這麽漂亮。
    於是他看向陸有業問道:
    “爸,那這批大黃魚有問題不?”
    陸有業拍了拍胸脯:
    “放心吧,一天弄不到,但是有五天的功夫肯定沒問題。”
    陳川見狀點頭道:
    “行,那這批罐頭廠大黃魚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安排完大黃魚的任務,陳川話鋒一轉,繼續道:
    “今天叫大家來,除了大黃魚這件事情,其實還有另外一件事。”
    “就是,咱得想想河口村往後的路該怎麽走了。”
    他環顧在場幾位,誠懇道:
    “不瞞各位,別看咱合作社現在名頭響了,就連機關食堂都收咱的海貨。”
    “可其實咱這內部還是個空架子。”
    “賬目靠心算,分工靠自覺。”
    “繼續下去不僅發展不起來,還有可能因為糊塗賬傷了鄉親們的心。”
    “惹出麻煩來。”
    陳川話剛說完,許大海就響應道:
    “川哥,你說咋整就咋整!”
    陳川抬手示意許大海安靜,笑著道:
    “河口村不是我陳川的一言堂,這次叫上大家就是商量對策。”
    “首先我說一下我的想法。”
    陳川說著掏出根煙點著後將整包煙扔在了桌上,
    “大家不用太緊張,就當是在家嘮嗑就行。”
    陳川看出了眾人除了許大海之外其實都有些緊張。
    緩緩吐出口煙霧道:
    “首先,我的想法是,咱現在的捕撈模式可以開始轉變。”
    “河口村的村民,以後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入合作社。”
    “加入的,不再是按天領工錢,也不是當場賣掉魚獲分現錢。”
    他目光掃過眾人,見大家都凝神聽著,便詳細解釋:
    “我的提議是,按份子來算。”
    “這個份子,主要看兩點。”
    “一是你出海幹了多少天,二是你這個季度交給合作社的海貨總共值多少錢。”
    “比如說,老王這個季度出了三十天海,交給合作社的魚貨總共賣了三百塊。”
    “那他這個季度就有三十個工份和三百塊的貨份。”
    “等到季末,合作社就把所有的利潤,比如刨去油錢,修船,買網這些成本後,算算還剩多少。”
    “到時候那就用這些錢,除以全村社員總的工份和貨份加起來的總數,算出一個份子值多少錢。”
    “最後,按照占的份子多少來分紅。”
    陳川說完又強調道:
    “還有就是一點我要先明確,入股是不用大家掏現錢的,還有就是加入合作社漁船以後就統一管理。”
    “縣裏的船塢我們送躍進號過去的時候商量了。”
    “量大的話,以後價格就可以商量。”
    其實陳川這個想法已經有了一段時間。
    經過這麽一次改變,河口村合作社就真的變成了河口村全體村民的。
    漁船的損耗也會從集體掏出,雖然很難實現。
    但他還是有信心。
    而且漁船的管理交給合作社的話,眾人出海的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話音剛落,一直仔細聽著的劉水生就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了口:
    “川哥,那意思以後大家出海的油錢也是村裏出嗎?”
    陳川點了點頭:
    “嗯,大家出力就行。”
    “這法子是好,可你說出海天數也算份子,這會不會……”
    劉水生頓了頓,繼續道:
    “會不會有人就光顧著湊天數,出工不出力啊。”
    趙德柱吧嗒了一口旱煙,悠悠接話:
    “水生擔心的在理。”
    “早年搞大集體那會兒,這種混工分的事情,可沒少見。”
    “到時候勤快的人心裏肯定有疙瘩。”
    陳川點了點頭,臉上並沒有意外的神色:
    “水生,你們說的這個問題,我明白。”
    “海上的事,誰也不敢保證天天豐收,有時候跑空網很正常。”
    “我提這個出海天數,主要是想給大夥兒一個底。”
    這時,許大海猛地一拍大腿,嗓門洪亮:
    “這有啥難的!我有辦法。”
    許大海環視一圈,冷笑道:
    “咱們可以互相監督啊!”
    “一條船上又不是一個人,誰賣力誰偷懶,一起出海的眼睛都雪亮!”
    “到時候咱們定個規矩,要是被發現確實故意磨洋工,影響了收成,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工份,第三次……那就別怪大家不帶你玩了!”
    他這話說得直白,卻一下子點醒了眾人。
    是啊,都是一個村的,鄉裏鄉親,誰什麽樣大家都清楚,真要有誰想鑽空子,不用上麵管,同船的人第一個不答應。
    這種熟人間的相互監督,往往比硬性的條文更有效力。
    陳川聞言笑了笑:
    “嗯,大海這個提議不錯,同船互相監督,是咱們眼下就能執行的好辦法。”
    他先是肯定了許大海,隨即,將剛才陸有業遞來的那個小筆記本拿在手裏掂了掂,笑道:
    “而且,我這裏其實還準備了另外一個對策,算是給咱們這新章程加一道保險。”
    “目前來說可能還用不到這麽細致,但隨著合作社規模擴大,以後肯定是能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