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先探探虛實

字數:4567   加入書籤

A+A-


    一個身經百戰的宿將,對上一個初出茅廬的黃毛小子,這結果,用腳指頭想都知道。
    不少人幹脆提前張羅酒席,滿心以為軍改的失敗板上釘釘。
    這會兒忙著等消息,等著樂一場。
    可文官那邊,愁雲慘淡,每個人的表情都凝重得不行。
    他們大多對兵事不熟,可都能瞧出來,劉啟這次的冒險未免有些過火。
    到頭來倘若輸了一仗,倒黴的就不隻是軍改。
    皇帝這才攢出來一點聲威,可能也一朝打回原形。
    就怕那些才壓下不久的老將老帥們,全都跳出來鬧,氣焰更大。
    說到底,大風又要起,朝堂一團亂子幾乎可以想見。
    隻是這兩位心腹,趙括和蘇勳最清楚事情原委,他們心裏門兒清。
    他們明了,劉啟根本就不靠運氣行事。
    其實劉啟有他的盤算,他想用最強烈且直白的方法。
    把一切都亮在大殿裏,也選好了地方。
    軍機處的堂屋,哪裏都不如那地更合適。
    這天,劉啟直接叫人把殿裏人和東西撤了個幹淨。
    偌大的房間中部,還安放著一座巨大的沙盤,那都是大晉的山山水水。
    為了讓旁觀者都能目睹全程推演,劉啟幹脆請了文臣武將。
    隻要三品大員、所有將軍,通通能進殿見證。
    他要大家現場見識,權力更迭的瞬間,舊時格局在此消弭,新規則在此誕生。
    推演那天,軍機處大殿被人擠得滿滿當當。
    幾乎每個品級夠用的大臣和將軍,都擠在門口和屋子裏,連呼吸都緊湊。
    屋裏氣氛驟然緊張,無數道目光全往那一個沙盤裏頭紮,兩側站著兩個人。
    一頭站著李援,將帶發蒼蒼,臉有風霜,穿著那件立過功的舊帥袍,看著老成鎮定。
    對麵,有個年輕人麵容還沒褪盡青澀。
    可能才剛過二十,院服挺括,還帶著幾分書卷氣。
    大夥隻知,他姓霍名渠,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
    不是外麵說的那個塵封舊史裏的霍渠,這年輕人名字,還是劉啟自己親題的。
    寓意很簡單,希望他能像那個冠軍侯一樣,封狼居胥,為國開疆。
    霍渠,是皇家學院軍事分院一屆畢業生裏,成績最優秀的一個。
    他對劉啟所教的那些跨時代的軍事理論,有著近乎天才般的理解能力。
    這次,劉啟把他推到台前,就是要讓他作為新軍事思想的代言人,去迎戰舊時代的軍神。
    “那小子是誰啊?看著也太年輕了吧。”
    “就是,嘴上毛都沒長齊,能懂什麽打仗。”
    “陛下這次,真是有點胡鬧了。”
    觀戰的人群裏,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霍渠。
    甚至連那些文官,都覺得劉啟這次是托大了。
    隻有劉啟、趙括還有蘇勳,看著霍渠的眼裏充滿了信心。
    按照規則,雙方各自指揮十萬大軍。
    李援代表的,是駐紮在京畿地區的京營。
    兵種配置是傳統的步騎弓組合,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霍渠代表的,則是一支剛剛組建的,由皇家學院畢業生擔任基層軍官的新軍。
    兵種配置除了傳統的步騎之外,還多了一個全新的兵種,炮兵。
    這是神機營的簡化版,裝備的是威力稍小,但更加靈活的青銅野戰炮。
    雙方的戰場,被設定在大晉北方,靠近草原的一片開闊地帶。
    這裏地形複雜,有平原、有丘陵、有河流,非常考驗指揮官的應變能力。
    推演開始後,李援不愧是老將。
    他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派出大量斥候去探查地形,搜集情報。
    同時,大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在距離戰場中心五十裏外的一處高地上安營紮寨,構築工事。
    他的戰術非常穩健,幾乎找不到任何破綻。
    這是幾十年戰場經驗總結出來的,最穩妥的打法。
    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尋找機會,去擊敗敵人。
    觀戰的將領們看到李援這番操作,都是紛紛點頭,讚不絕口。
    “李帥果然是寶刀未老啊,這番排兵布陣,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
    “攻守兼備,滴水不漏,那小子根本就沒機會。”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霍渠會陷入苦戰的時候。
    霍渠的表現,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他根本就沒有理會李援的大營,他的軍隊在進入戰場後,就化整為零。
    以營為單位,分成了幾十支小部隊,像水銀瀉地般散布到了整個戰場的各個角落。
    他派出的斥候,數量比李援多了十倍不止。
    而且,這些斥候不僅僅是去探查地形。
    他們還帶著測繪工具,將整個戰場的地形,都繪製成了精確的軍事地圖。
    他們甚至還帶著一種叫做“望遠鏡”的新式裝備。
    可以從很遠的地方,觀察到李援大營的動靜。
    而他的主力部隊,則是在幹一件讓所有人都看不懂的事情,他們在修路。
    用最快的速度,在整個戰場上修建可以通行馬車的簡易道路。
    將他們占據的那些關鍵節點,都給連接起來。
    “這……這小子在幹什麽,他這是要打仗,還是要搞工程啊?”
    “瘋了吧,仗還沒打,先把自己兵力都給分散了,還浪費體力去修路。”
    “看來這次麻煩大了。李帥隨手派出支騎兵。”
    “這些分散的小股部隊可能全都被吃掉。”
    觀戰的人群像看熱鬧一樣,不時傳來幾聲不屑和冷笑。
    其實當下絕大多數人完全沒理解霍渠的奇怪打法。
    刻板印象裏,戰爭本該是兩軍列陣,對衝刀兵。
    哪有人像霍渠一樣,把局勢擺得像兒戲。
    可李援卻始終沒有陪著大家發笑。
    一直平靜的他,臉上浮現難得的凝重。
    連李援自己也說不上,到底霍渠到底在謀劃什麽東西。
    隻是在那似乎雜亂無章的翻騰中,他模模糊糊感受到了威脅。
    這個年輕人太難以琢磨,絕不會如臉上那樣單純。
    他每個動作背後,都仿佛藏著另一些旁人難以明了的意義。
    “傳話過去,讓全軍高度警覺,另外抽三千輕騎,把那些小隊給我擊潰。”
    到底忍不住,李援最終還是決定先探探虛實。
    他非常想知道霍渠葫蘆裏賣的什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