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災人禍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A+A-


    “用那份圖紙的法子,我要親自在此為鄉親們壘起一座抵禦千載洪水不倒的河堤,讓這兒的憂患徹底畫上**。”
    “朕要讓你們的子子孫孫都再也不用遭受這水患之苦。”
    “再過多少年,後人也不必再憂心水災威脅,不讓你們的孩子們再像今天這樣苦苦掙紮。”
    “朕向你們保證,朕說到做到。”
    “有人質疑也無妨,凡是朕許下的話,必定一字不差地辦到。”
    劉啟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嗓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讓在場每個人下意識凝神屏息。
    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所有災民的心上。
    他說的,從頭到尾沒有一句空話。老百姓聽著,心裏的防線似乎一下就被擊穿了。
    片刻間,河堤上連空氣也一樣凝滯,隻能聽見眾人喘息。
    整個河堤之上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緊接著不知是誰反應過來,突然呼喊起來。
    接連著越來越多人雙手高舉,大聲嘶喊,那動靜連天上的烏雲仿佛都被驚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呐喊聲連成一片,像浪頭一樣翻滾傳開。
    所有的災民再一次發自內心地跪倒在地。
    一群衣衫單薄的百姓撲通跪下,他們這會真真正正感激涕零。
    他們的眼中不再是恐懼和麻木。
    眼裏頭徹底沒了往日孤立無援的僵硬表情,多的是希望,還有久違的光亮。
    不再是行屍走肉,不再是逆來順受的牲口。
    那是一種被點燃的火焰,是被賦予了價值和尊嚴之後,從靈魂深處迸發出來的光。
    他們看著那個站在高台上的男人,如同看著一尊行走在人間的神祇。
    劉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不需要一群麻木的綿羊,他需要的是一群懂得感恩,也懂得仇恨的狼。
    隻有這樣,這三十萬災民才能從累贅,變成他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
    “墨遲。”
    劉啟的聲音再次響起。
    那個剛剛還在為神跡而顫抖的老人,一個激靈,趕緊上前。
    “老朽在。”
    “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座千年大堤的總工程師。”
    “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三十萬的人手,還有無上限的物資供應。”
    “朕隻有一個要求,一個月之內,讓圖紙上的神跡,變成現實。”
    墨遲的身體因為激動而劇烈地顫抖著。
    他等了一輩子,就是為了等這樣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施展出來的機會。
    一個可以親手創造曆史,名留青史的機會。
    “先生放心,老朽就算是拚了這條命,也絕不辱沒先生的圖紙。”
    他再一次跪倒在地,這一次,是為知識,也是為知遇之恩。
    劉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把目光投向了那群還跪在地上的學生。
    “你們,也別跪著了。”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這座大堤的工程監理。”
    “墨遲負責技術,你們就負責計算和調度。”
    “材料配比,工程進度,人力分配,所有的計算工作,朕都交給你們。”
    “朕要你們用你們的腦子,用你們學到的數學和物理知識。”
    “來輔助墨遲,共同完成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這是你們的畢業考試,也是你們進入帝國中樞的一塊敲門磚。”
    “誰要是敢在這件事上給朕掉鏈子,就自己滾回京城,去國子監抄一輩子聖賢書。”
    學生們聞言,一個個都激動得滿臉通紅。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有機會,親身參與到這樣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工程之中。
    這比任何的理論教學,都要來得更加直接,也更加震撼。
    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由他們親手締造的時代,正在緩緩拉開序幕。
    “學生,遵命。”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杆,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就連那個之前最看不慣劉啟的王安,此刻也是一臉的狂熱。
    他終於明白,自己之前所信奉的那套東西,到底有多麽的狹隘和可笑。
    什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眼前這改天換地的偉力麵前,簡直就是個笑話。
    隻有掌握了真正的力量,才能去改變世界,才能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那個站在他們麵前的男人,就是力量的化身。
    安平縣的這場風暴,並沒有就此結束。
    劉啟的雷霆手段,很快就以一種超越光速的方式,傳遍了整個黃河災區。
    所有還在觀望,還在心存僥幸的地方官僚和士紳們。
    在得知安平縣那幾十個被剝皮萱草的同僚的下場之後。
    全都嚇得魂飛魄散,連夜將自己貪墨的賑災款和糧食,全都原封不動地交了出來。
    甚至還有不少人,為了保命,主動將自己的家產也一並獻上。
    短短三天之內,張居正在後方就收到了足以堆成山一樣的金銀和糧草。
    其數量之龐大,甚至超過了國庫一年的收入。
    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天災人禍,就這麽被劉啟以一種最簡單也最粗暴的方式。
    變成了一場席卷整個災區的財富再分配。
    而那些被壓迫了數代人的災民們,也嚐到了當家做主的滋味。
    他們分到了土地,分到了糧食,更重要的是,他們分到了尊嚴。
    他們對那個給了他們這一切的皇帝,產生了近乎於宗教般的狂熱崇拜。
    整個黃河兩岸,到處都自發地為劉啟建起了生祠。
    他的畫像,被當成了神明一樣,供奉在每一個家庭的香案之上。
    而就在整個災區都沉浸在這種狂熱的氛圍中時。
    安平縣的大堤工地上,一場前所未有的建設高潮。
    三十萬民夫,在軍事化的管理之下,被分成了上千個工程隊。
    每一個工程隊,都像一台精密的機器一樣,高效地運轉著。
    而墨遲和那些皇家內閣大學的學生們,則成了這台巨大機器的大腦。
    墨遲帶著一群最有經驗的工匠,夜以繼日地研究著劉啟留下的那份天書般的圖紙。
    照著那張看不懂的藍色/圖,原本光禿禿的荒地上陸續冒出幾座龐然大物,石灰窯、煉鋼爐什麽都齊了。
    以前從不拿正眼看的石灰石和鐵礦石,現在一車車被送進爐裏燒上好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