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家底都被看穿了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冒頓享受著這種神明般的崇拜,草原上向來隻信奉最強的狼王。
然而他心底深處,卻始終盤踞著一團揮之不去的陰影,讓他無法真正安寧。
那個南朝的小皇帝,就像一團無法被看透的迷霧。
越是研究這個對手,冒頓就越是感到一種從骨頭縫裏透出的寒意。
這個對手的所有行為,完全顛覆了他對中原皇帝的傳統認知。
其人殺伐果斷,視千年規矩如無物,行事風格哪裏像個守成的君主。
反而更像一個與他自己一樣,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開創者。
甚至某些地方,他比自己還要瘋狂,還要不計後果。
那個傳遍草原的血腥故事,當著幾十萬人的麵剝皮萱草。
即便是他這個被譽為草原屠夫的人,聽了都覺得頭皮發麻。
跟這種瘋子打交道,任何常規的計謀都可能瞬間失效。
因為誰也猜不到,一個瘋子下一秒會幹出什麽不合常理的事。
他那所謂的瞞天過海之計,真能騙過那雙仿佛洞穿一切的眼睛嗎。
冒頓的心裏,沒那麽有把握了。
此刻,遠在千裏之外的晉陽行宮。
劉啟靜靜看著手中的一份密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密報上的內容,正是冒頓在金帳內剛剛定下的那個所謂天衣無縫的作戰計劃。
這份情報,來自錦衣衛安插在匈奴王庭最高層的一顆釘子。
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物,冒頓最寵愛的閼氏,大晉送去和親的前朝公主。
沒人知道這位看似柔弱的公主,實際上是錦衣衛裏一等一的密探。
她靠著身體和演技,徹底迷惑了草原的狼王,為大晉傳回了最要命的情報。
“陛下,匈奴人果然像您預料的那樣,選擇了分兵。”
薑禾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地站在劉啟身側。
她的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戰意,像一頭即將出籠的雌豹。
“冒頓這個人,生性多疑又極度自負,這是他性格裏最大的弱點。”
“他總以為自己是最高明的獵手,卻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了別人的獵物。”
劉啟將密報隨手扔進火盆,看著它化作灰燼。
“他想用十萬奇兵切斷我的後路,把五十萬大軍困死在雁門關下。”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很有創意,可惜他選錯了對手。”
劉啟的目光落在了沙盤上,那片被冒頓視為決勝之地的河套平原。
“他以為那裏是我們的軟肋,是我們防線上最薄弱的環節。”
“但他永遠不會想到,我為他準備的大餐,恰恰就擺在那裏。”
他從沙盤上拿起一枚黑色的令旗,重重插在了河套平原的中心。
“傳令給張居正,魚兒已經上鉤,準備收網。”
薑禾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她不太明白皇帝的意圖。
“陛下,張居正手上隻有三十萬民夫改編的部隊。”
“雖然人數不少,但終究沒經過嚴格訓練,裝備也相對落後。”
“讓他們去對付匈奴最精銳的十萬鐵騎,會不會太冒險了。”
在薑禾看來,張居正那支部隊,最大的作用是保障後勤,而非正麵作戰。
讓他們去執行如此關鍵的穿插任務,一旦失敗,整個戰局都會陷入被動。
劉啟卻隻是笑了笑,眼神裏滿是自信。
“裝備落後?誰跟你說他們裝備落後了?”
“我離開災區之前,就已經把神機營最新淘汰下來的一批裝備,全都送了過去。”
“一千門後裝線膛炮,三萬支燧發槍,還有足夠把整個河套平原犁一遍的***。”
“你覺得有這些東西在,那十萬匈奴騎兵,夠不夠張居正塞牙縫?”
薑禾倒吸一口涼氣,整個人都呆住了。
她怎麽也沒想到,皇帝竟然會把如此重要的戰略武器,交給一支地方部隊。
那可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軍事機密,是大晉能夠屹立不倒的最大底牌。
現在,她終於明白皇帝之前那一係列看似毫無關聯的布置,究竟意味著什麽。
平定水患,聚攏災民,以工代賑,建立起一個實驗區。
原來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
一個以整個黃河災區為棋盤,以三十萬災民為棋子,專為匈奴人量身定做的驚天殺局。
皇帝根本就沒想過要跟匈奴人打什麽勢均力敵的正麵決戰。
他想要的,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技術層麵上的降維打擊。
他要用一場最酣暢淋漓的勝利,來向整個世界宣告。
一個由他親手締造的,全新的工業化時代,已經到來。
而那些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蠻夷,都將被這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想通了這一切,薑禾看著眼前這個男人的眼神,徹底變了。
那是一種混雜著敬畏、崇拜,甚至是恐懼的複雜情感。
這個男人的算計,已經深到讓她感到戰栗。
她甚至覺得,自己在他的麵前,就像一個透明人毫無秘密可言。
然而,就在劉啟運籌帷幄,準備給匈奴人一個天大驚喜的時候。
京城,皇家工業園區。
這座由劉啟親自規劃,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秘密基地。
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地運轉。
高聳入雲的煙囪,日夜不停地噴吐著黑色濃煙。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在這裏回響。
數以萬計的工人,在墨遲和那些皇家內閣大學學員的指揮下。
像一顆顆精密的螺絲釘,維持著這台巨大戰爭機器的運轉。
一座座比山還要高大的高爐拔地而起,噴湧著炙熱的鐵水。
這些鐵水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序,最終變成烏黑發亮的鋼筋,和堅硬無比的鋼板。
然後被運送到旁邊的兵工廠,在那裏,它們將被打造成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殺戮機器。
墨遲已經很久沒有合眼了,眼中布滿了血絲,精神卻異常亢奮。
他像個瘋子一樣,整天泡在車間裏,親自指揮著每一個生產環節。
他甚至還根據劉啟留下的圖紙,對現有的生產線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
他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流水線作業模式。
將原本複雜的生產流程,拆分成了上百個簡單的步驟。
每一個工人,隻需要負責其中一個最簡單的環節,比如擰緊螺絲或者打磨零件。
這種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對工人技術的要求。
原本需要一個熟練工匠花費數天才能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