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打江山容易,分蛋糕難
字數:4695 加入書籤
大晉的軍事實力太可怕了,科技水平****。
與其當敵人,不如當朋友。
於是,各國使節紛紛前來,表示願意與大晉建立友好關係。
劉啟來者不拒,但條件很簡單。
承認龍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開放市場,降低關稅。
作為回報,大晉願意提供技術援助和資金支持。
這些條件看似公平,實則都是為大晉的擴張鋪路。
一旦各國經濟都依賴大晉,他們就再也離不開了。
這叫經濟殖民,比軍事占領更徹底,更持久。
而那些還在地牢裏的魏征和於世蕃,每天都能聽到大晉勝利的消息。
他們的心一天比一天絕望。
他們曾經以為自己能扳倒劉啟,現在才知道,自己在他眼裏,連螞蟻都不如。
“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魏征抱著頭痛哭。
“我不該跟他鬥,我太蠢了。”
於世蕃已經不說話了,整個人像失了魂。
魏征癱在他旁邊,也好不到哪去,那張曾經布滿算計的臉龐如今隻剩一片死灰。
兩個人活像被抽幹了骨頭,軟綿綿地癱在潮濕的地牢稻草裏。
自以為是能與天博弈的棋手,到頭來才發覺,自己連棋盤上的灰塵都不配當。
那個男人根本就沒親自下場,僅僅是動了動手指,便叫整個世界天翻地覆。
這種被徹底碾壓的絕望,遠比任何酷刑都來得折磨人。
他們現在活著的唯一價值,就是作為失敗者的標本,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用以警示後世所有妄圖挑戰那個男人的野心家。
京城,金鑾殿。
這裏的氣氛跟地牢裏的死寂截然不同,一種近乎瘋狂的喜悅正在空氣中彌漫。
大晉連贏兩次,而且每一次都贏得如此徹底,贏得如此酣暢淋漓。
北方二十萬大軍被十萬新軍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恐怕百年內都不敢再南下窺探。
金融戰場更是史無前例的大勝,不僅粉碎了來自全世界投機者的聯合絞殺,還反手收割了數十億龍元的驚天財富。
現在的大晉,國庫之充盈前所未有,軍威之強盛四海震動。
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這場巨大的勝利狂歡裏。
大臣們三五成群地低聲議論,臉上是藏不住的興奮與榮耀。
“陛下當真是天縱神武,文治武功放眼千古也無人能及。”
“何止是千古未有,簡直是聽都沒聽說過,竟能以金融為武器決勝於萬裏之外,這等手段堪稱神鬼莫測。”
“經此一役,我大晉國威必將遠播四海,萬國來朝的日子不遠了。”
各種讚美之詞不絕於耳,仿佛劉啟已是三皇五帝的化身。
張居正位列百官之首,聽著周遭的議論聲,心情卻頗為複雜。
他固然為大晉的強盛感到高興,但劉啟那越來越深不可測的手段,也讓他生出一絲隱憂。
這個年輕人,已經完全超出了他能夠理解的範疇。
他就好像一個來自未來的訪客,用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邏輯,推著這個古老帝國向著未知的方向瘋狂前行。
沒人曉得他要把國家帶去哪裏,更沒人知道他那似乎永無止境的野心,最終會結出什麽樣的果實。
就在此時,殿外太監的唱喏聲高高揚起。
“攝政王殿下駕到。”
大殿裏的聲音一下安靜下來,眾人匆匆把衣冠整理好,齊刷刷躬身。
劉啟一身黑衣走進大殿,步子平穩,整個殿堂的氣氛頓時壓了下來。
這回他沒有走向龍椅,而是在台階前站定,回身看著眾人。
他表情不顯,隻環視一圈,眾人自動都緊張起來。
“你們也都知道,這仗咱們穩穩打贏了。”
他說話的聲音不高,但沒有一句聽不清。
“先別急著慶功,眼下有件更麻煩的事得和你們商量。”
他聲音慢了些,氣氛更沉了。
“說到底,還是錢的事。”
錢字一說出來,大家立刻警覺,大殿裏明顯安靜了不少。
這一輪抄家、罰款連同戰事,國庫有了將近五十億龍元的新進賬。
這是什麽概念。
這筆錢差不多相當於大晉過去二十年的財政收入總和。
這筆錢的用途,直接關係到殿上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哪怕隻是從指頭縫裏漏出那麽一丁點,都夠一個大家族舒舒服服過上幾輩子了。
刹那間,所有人的呼吸都粗重起來,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貪婪。
張居正心裏咯噔一下,他知道,真正的麻煩來了。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而最難的部分,永遠是如何分配勝利的果實。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乃論功行賞。”
吏部尚書第一個站了出來,他這話代表了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
“此次大勝,全靠陛下運籌帷幄,百官們也算同心協力。”
“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後方的官吏也算盡心盡力,功不可沒。”
“應當普天同慶大賞天下,以彰顯您的仁德。”
這話說得漂亮,其實核心就一個字,錢。
給我們這些做官的發錢,越多越好。
“臣附議。”
“臣也附議,賞賜有功之臣,向來是曆朝曆代的規矩。”
立刻就有大半的官員出聲附和。
“陛下,臣以為,除了賞賜功臣,還應大赦天下,與民同樂。”
戶部尚書緊跟著站出來,他代表的則是地方士紳豪強的利益。
“可減免天下賦稅三年,讓百姓們休養生息,也好感受皇恩浩蕩。”
減稅,聽上去是為百姓著想,實際上真正得利的還是那些田產萬頃的士紳大戶。
普通百姓手裏沒多少地,減稅與否對生活影響不大。
但對那些大地主而言,少交三年的稅,那可是一筆難以想象的巨款。
“臣以為,還當擴建宮室,重修皇家陵寢,以此來彰顯我大晉的國威。”
禮部尚書也來湊熱鬧,他想的是大搞工程,隻要項目能批下來,他就能從中撈到足夠的油水。
一時間,金鑾殿裏吵嚷得如同菜市場。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爭搶這塊史無前例的巨大蛋糕。
他們提出的所有建議,目的都隻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把國庫的錢,掏出來裝進自己的腰包。
至於國家的長遠未來,百姓的真正福祉,根本沒人在乎。
劉啟就這麽靜靜地看著他們,像看一群醜角在賣力表演,臉上瞧不出喜怒。
直到殿內聲音漸小,他才緩緩開口。
“說完了?”他的聲音很輕,卻像一盆冰水,瞬間澆熄了所有人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