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揭竿而起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李靖這是要從根子上,徹底抹掉孔雀王朝這個國家,以及他們這個民族存在過的一切痕跡。
    是要把這片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還有這片土地上的上億人口,徹底地,完全地,融入到大晉的版圖裏。
    這種手段,已經不能用霸道來形容,這簡直就是魔鬼。
    消息傳回京城,朝堂之上終於徹底炸了鍋。
    “瘋了,李靖一定是瘋了。”
    吏部尚書楊博跳出來,氣得胡子都在抖。
    “他一個武將,憑什麽敢擅自決定這麽重大的國策。”
    “吞並一個國家,這……這是要把我大晉陷於不義。”
    “自古以來,窮兵黷武的國家,都沒有好下場。”
    “孔雀王朝是敗了,可他們還有上億國民。”
    “這些人要是心懷故國,揭竿而起,我大晉就永無寧日了。”
    “陛下,臣懇請您立刻下旨,把李靖召回京城問罪。”
    “並且,馬上廢除他在西南行省頒布的那些亂命。”
    “我們應該扶持一個新的孔雀王室。”
    “讓他們繼續做我們的藩屬國,這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
    楊博的話,立刻得到大部分文官的支持。
    他們這些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老夫子。
    腦子裏根深蒂固的還是那天朝上國,萬國來朝的宗藩體係。
    對於直接吞並一個大國這種事,他們從心底裏感到恐懼和排斥。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破壞規矩的行為。
    “楊大人此言差矣。”
    就在這時,一個清冷的女聲在大殿裏響了起來。
    所有人都順著聲音看過去,隻見一個身穿緋色官袍,身姿挺拔的女子,從隊列中緩緩走出。
    她正是如今大晉朝堂上唯一的一位女性高官。
    也是劉啟一手提拔起來的,軍機處的行走大臣,新貴派的領袖。
    秦可卿的出現,讓原本嘈雜的大殿瞬間安靜了不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個傳奇女子的身上,沒人敢小看她。
    因為誰都知道,這個女人雖然年輕,雖然是女子。
    但她的手腕和心智,比朝中九成九的男人都厲害。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清楚,她代表的是攝政王劉啟的意誌。
    “秦大人有何高見?”
    楊博看著她,臉色很不好看,他知道,這個女人是他今天最大的對手。
    秦可卿衝他微微躬了躬身,算是行了禮。
    可她一開口,說出的話卻像刀子一樣鋒利。
    “楊大人剛才說,李靖將軍這麽做,會把我大晉陷於不義。”
    “可卿想請問楊大人,什麽是義,什麽又是不義?”
    “當孔雀王朝的軍隊悍然侵入我大晉國土。”
    “屠戮我大晉百姓的時候,他們可曾講過半點信義?”
    “當約翰牛國在背後陰謀算計,企圖把我們拖進戰爭泥潭的時候,他們又可曾講過半點道義?”
    “這個世界的真相,從來就不是靠仁義道德來維係的。”
    “靠的是鐵和血。”
    “我們今天要是不把孔雀王朝徹底打殘,徹底吞並。”
    “那明天,就會有二個三個孔雀王朝跳出來,繼續挑戰我們。”
    “到那時候,我們又要付出多少將士的鮮血,多少百姓的性命,才能換來所謂的和平?”
    “真正的仁義,不是對敵人寬容,而是對自己人守護。”
    “為了讓我大晉的子民能夠永遠免受戰火的侵擾。”
    “別說隻是吞並一個孔雀王朝,就算是把這片大陸上所有國家,都納入我大晉的版圖。”
    “那也是替天行道,功在千秋。”
    秦可卿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直接把楊博那些虛偽的道德說辭,給駁斥得體無完膚。
    楊博被她懟得滿臉通紅,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反駁。
    是啊,跟一群不講規矩的強盜,去講什麽仁義道德,那不是蠢,就是壞。
    “好,就算你說的有理。”
    楊博強撐著,從另一個角度發起攻擊。
    “可人心的問題,你又怎麽解釋?”
    “孔雀王朝上億國民,跟我們大晉言語不通,習俗不同,信仰更是天差地別。”
    “我們強行把他們並入版圖,他們怎麽可能心服?”
    “李靖現在用高壓手段,或許能暫時壓住他們。”
    “可一旦我們的軍隊撤離,他們必然會揭竿而起。”
    “到時候整個西南,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泥潭。”
    “我們會為了維持那裏的統治,而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這筆賬,秦大人,你算過嗎?”
    這一下,算是真正問到了點子上,軍事占領從來都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是如何進行長久有效的統治。
    這也是曆史上所有龐大帝國,最終都走向崩潰的根本原因。
    文化和民族的差異,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
    所有人都看著秦可卿,想聽聽她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就連龍椅上的劉啟,也饒有興致地看著她。
    他也很想知道,自己這位得力幹將,會給出什麽樣的答案。
    秦可卿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慌亂。
    她隻是淡淡地笑了笑。
    “楊大人,您覺得,決定一個人歸屬感的,到底是什麽?”
    “是所謂的血脈,所謂的傳統,還是所謂的信仰?”
    “都不是。”
    她伸出了一根纖細的手指。
    “是利益,隻要我們能給他們,帶來比他們原來君主好上一百倍一千倍的生活。”
    “隻要我們能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有自己的土地,有受教育的機會。”
    “甚至,能讓他們過上比我們大晉普通百姓還要富足的生活。”
    “您覺得,他們還會去懷念那個讓他們世世代代為奴為婢的孔雀王朝嗎?”
    “他們還會去為了那些早已腐朽的舊貴族,而拋頭顱灑熱血嗎?”
    “不會的,他們隻會把我們當成解放者,當成再生父母。”
    “他們會爭先恐後地學習我們大晉的語言,融入我們大晉的文化。”
    “他們會以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大晉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等到那時候,所謂的民族差異,所謂的文化隔閡,都將不複存在。”
    “因為我們已經用最強大的武器,征服了他們的心。”
    “這個武器,就叫做共同的利益。”
    秦可卿的話,像一道驚雷,劈在了所有人的腦海裏。
    所有人都被她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給徹底鎮住了。
    用利益,收買人心,用更好的生活,同化一個民族。
    這種想法,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這些傳統士大夫的認知範疇。
    他們一直以為王道教化,靠的是聖賢文章,是禮樂綱常。
    卻從沒想過,原來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教化,就是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