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口誅筆伐之聲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用這種方式來換取我們的和平與安全。”
    “同時,我們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光明正大地去學習他們那些先進的技術和製度。”
    “等到我們把他們的東西全都學到手了。”
    “等到我們的實力足以與他們抗衡了。”
    “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討論是誰吃掉誰的問題,不是更好嗎?”
    俾斯麥的這番話,就像一個魔鬼的低語,充滿了致命的誘惑。
    在場的這些君主和政客們,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他們立刻就明白了俾斯麥這套“臥薪嚐膽”計劃的核心。
    那就是,打不過你,我就跪下。
    但我是假跪,等我偷學了你的武功,我再站起來一拳打死你。
    這個想法很陰險,但不得不說也很高明。
    比直接頭鐵衝上去送死,要明智得太多了。
    會議室裏的氣氛開始變得微妙起來,之前那種同仇敵愾的情緒漸漸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夾雜著屈辱不甘,以及一絲絲興奮的複雜情緒。
    或許這位普魯士人說得對,大丈夫能屈能伸。
    一時的低頭,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抬起頭。
    最終,約翰牛國的首相先鬆了口。
    “或許,我們可以先派一個使團過去,試探一下他們的口風。”
    他的話就像推倒了一塊多米諾骨牌。
    其他國家的代表也紛紛表示了讚同。
    一場原本是為了“抗晉”而召開的會議。
    最終竟然以一種荒誕的方式,變成了“降晉”的預備會議。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劉啟,對此還一無所知。
    他此刻正在為另一件讓他感到頭疼的事情而煩惱。
    那就是,蘇媚和林婉清這兩個女人,又又又吵起來了。
    紫宸殿裏,空氣像是凝固了。
    蘇媚和林婉清,這兩個大晉最有權勢也最頂尖的女人,正站在劉啟的書案兩邊。
    誰也不看誰,但那股子對峙的勁頭,幾乎要把房梁給頂穿了。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錢。
    林婉清的能源動力研究所,最近又搞出了一個新項目,要建一座全新的高溫高壓熔煉爐。
    按照她的說法,這個爐子要是能建成,大晉的特種鋼產量能直接翻三倍。
    到時候別說造鐵甲艦,就是造鐵王八都能當白菜一樣量產。
    可問題是,這個爐子太燒錢了,光是第一期的預算,就要五百萬兩龍元。
    林婉清拿著項目書直接就來找劉啟批錢,結果半道上被蘇媚給截胡了。
    蘇媚的理由也很充分,皇家銀行的每一分錢都有用處。
    現在國家最大的開銷,是那條從京城通往江南的鐵路主幹線。
    那邊每天睜開眼就是幾十萬兩的窟窿要填,一刻也斷不得。
    她已經把能調動的資金全都壓上去了,實在是擠不出這五百萬兩。
    兩個女人就這麽從皇家銀行一路吵到了紫宸殿,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個代表著最前沿的科技研發,一個代表著最核心的基建命脈。
    在她們看來,自己負責的那攤子事,才是大晉的頭等大事,是絕對不能耽誤的。
    “陛下,您得給我評評理。”
    林婉清先把話頭搶了過來,她性格直,不喜歡繞彎子。
    “特種鋼的重要性您比誰都清楚,這關係到我們下一代武器和裝備的更新換代。”
    “現在被卡在產能上,就像是守著金山要飯吃,我看著都著急。”
    “隻要這五百萬兩批下來,我保證半年之內,讓新式火炮的數量翻一番。”
    蘇媚聽完,隻是冷冷地哼了一聲。
    “林院長,你說的這些我都懂,可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你那爐子再重要,能有京楠鐵路重要嗎?”
    “那條鐵路是我們打通南北經濟大動脈的關鍵,關係到幾千萬人的生計。”
    “更是我們未來快速調動兵力,穩定全國局勢的根本保障。”
    “現在工地上幾十萬工人等著吃飯,無數的材料商等著結款。”
    “我要是把這筆錢抽調給你,那邊停工一天,造成的損失就不止五百萬兩。”
    “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這話問得就有點誅心了,直接把林婉清給噎得說不出話。
    她隻是個搞科研的,哪裏懂這些國家經濟層麵的大賬。
    她隻知道,自己的技術要是不能盡快轉化成國力,那就是一堆廢紙。
    “我……我不管,反正我的項目不能停。”
    林婉清急得臉都紅了。
    “沒了先進的武器,鐵路修得再好,那也是給別人修的。”
    “本末倒置,說的就是你這種隻看眼前利益的奸商。”
    “你說誰是奸商?”
    蘇媚的眼睛也立了起來,她最恨別人拿她的出身說事。
    “林婉清,你別以為自己搞了幾個破鐵疙瘩就了不起了。”
    “要不是我在這邊幫你管著錢袋子,你那些研究所早就喝西北風去了。”
    “忘恩負義的東西。”
    眼看著兩個人就要從文鬥升級成武鬥,劉啟終於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都給我住口。”
    他一開口,兩個女人就像被按了暫停鍵一樣,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但還是互相瞪著眼,誰也不服氣。
    劉啟看著她們,心裏也是一陣無奈。
    他知道,這兩個人其實都沒有錯,她們都是為了這個國家好。
    隻是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視野也不同。
    林婉清是個純粹的科學家,在她眼裏,技術就是一切。
    蘇媚是個金融家,在她眼裏,資本和流通才是王道。
    她們就像是劉啟的左膀右臂,缺了任何一個,他這輛戰車都玩不轉。
    可現在,這兩個膀子自己先打起來了。
    “你們兩個,都隻顧著各自麵前的一點事。”
    劉啟說話不高不低,語氣平穩,卻沒有商量的餘地。
    “婉清,你的爐子確實關鍵,但蘇媚講的也有道理,鐵路是大事,一刻也不能耽誤。”
    “蘇媚,鐵路的進度不能拖,可婉清手裏的那個技術,對咱們今後的路同樣影響很大。”
    “你們為了這點資金爭得這麽厲害,其實根本問題並不是出在誰多誰少。”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顯然之前沒有想過去追根溯源。
    “真正讓我們發愁的,不是沒錢,而是錢還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