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現在需要一把刀

字數:5055   加入書籤

A+A-


    隨後,李衛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房間。
    穿過嘈雜的大堂,走進後廚,再從後廚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溜了出去。
    最終,他的身影消失在京城蛛網般密布的深邃胡同之中。
    與此同時,紫宸殿內。
    劉啟正看著一份來自江南的緊急奏報,眉頭緊緊鎖了起來。
    奏報是江南總督張居正親筆所寫,內容隻有一件事,江南的紡織業出了天大的亂子。
    隨著大晉工業化的全麵展開,無數新式蒸汽紡織機被投入生產。
    這種新機器的效率,是傳統手工作坊的百倍以上。
    生產出的布匹不僅質量更佳,成本更是低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其結果就是,那些依靠傳統手搖紡織機糊口的家庭作坊,在短短數月內成片倒閉。
    上百萬以此為生的紡織工人,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飯碗。
    這些人沒了生計又找不到新的活路。
    很快就從普通的失業工人,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
    一旦流民數量激增,各種社會問題便接踵而至。
    偷盜搶劫,甚至聚眾鬧事,開始在江南各大城市頻繁上演。
    整個江南,這個大晉最富庶也最穩定的錢袋子。
    如今已經走到了社會秩序即將崩潰的邊緣。
    張居正的意思很明確,希望劉啟能立刻下令,暫停推廣新式紡織機。
    給那些傳統的家庭作坊留一條活路,也為江南的穩定爭取一點喘息之機。
    劉啟看完奏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很清楚,這是工業革命必然會帶來的陣痛。
    新技術的出現,注定會淘汰落後的生產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一部分人淪為時代的犧牲品。
    這是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
    他如果此刻心軟,暫停工業化的進程,那無異於自廢武功,開曆史倒車。
    可他要是不管不顧,任由江南的局勢繼續惡化下去。
    一場席卷全國的大動亂,就很可能因此釀成。
    到那個時候,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這點工業基礎,也會在戰火中毀於一旦。
    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陛下,秦可卿求見。”
    就在他頭疼之際,殿外傳來太監的通報。
    “讓她進來。”
    劉啟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很快,一身緋色官袍,身姿颯爽的秦可卿便走了進來。
    她似乎看出了劉啟的煩惱,並沒有像往常那般直接匯報工作。
    而是走到他身邊,很自然地伸出纖纖玉手,在他太陽穴上輕輕按揉起來。
    她的手指微涼,觸感柔軟,還帶著一股淡淡的蘭花香氣。
    劉啟有些煩躁的心情,瞬間平複了不少。
    “你也看到了?”
    劉啟閉著眼睛,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溫存。
    “嗯。”
    秦可卿的聲音很輕柔。
    “張大人把奏報也抄送了一份給軍機處。”
    “你怎麽看這件事?”
    劉啟開口問道。
    “堵不如疏。”
    秦可卿的回答言簡意賅。
    “曆史的車輪一旦開始滾動,就沒有人能讓它停下。”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去阻擋它,而是要想辦法引導它。”
    “讓它在碾碎舊秩序的同時,也為那些被碾碎的人,鋪出一條新的生路。”
    劉啟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抹讚許。
    這個女人,總能在他最迷茫的時候,給出最清醒的建議。
    她的眼光與格局,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所有男人的想象。
    “說得再具體些。”
    “以工代賑。”
    秦可卿隻用了四個字。
    “我們可以把那些失業的紡織工人全部組織起來。”
    “讓他們去修路,去挖礦,去興修水利。”
    “用國家工程來消化掉這些富餘的勞動力。”
    “這樣既解決了他們的吃飯問題,也加快了我們的基礎建設,一舉兩得。”
    這個辦法,其實就是後世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
    通過國家力量幹預市場,主動創造就業崗位。
    在劉啟看來,這並不算什麽了不起的手段。
    可從秦可卿這個土生土長的封建時代女子口中說出,那就隻能用驚世駭俗來形容了。
    “你這個腦袋到底是怎麽長的?”
    劉啟忍不住轉過身,捏了捏她那吹彈可破的臉蛋。
    “簡直就是個妖孽。”秦可卿的臉頰瞬間飛上兩抹紅暈。
    她下意識地想躲閃,卻又舍不得他指尖傳來的那份溫熱。
    隻能任由他像揉麵團一樣,揉著自己的臉頰。
    兩人之間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曖昧。
    “陛下……”秦可卿的聲音細若蚊蠅。
    “咳咳。”劉啟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他尷尬地收回手,重新坐直了身體。
    “你這個辦法很好,就按你說的辦。”
    “你立刻以軍機處的名義,草擬一份詳細章程出來,速度要快。”
    “是。”
    秦可卿應了一聲,卻並沒有馬上離開。
    她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說道。
    “陛下,臣還有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臣覺得,我們現在需要一把刀。”
    秦可卿的眼神突然變得異常銳利。
    “一把能夠懸在所有官員頭頂上,讓他們不敢有任何異心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劉啟的雙眼眯了起來,他知道秦可卿指的是什麽。
    隨著大晉的攤子越鋪越大,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舊有的監察體係,已經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很多新出現的腐敗和陰謀,都隱藏在舊製度的監察盲區裏。
    比如李衛這種,利用新興的海外貿易勾結外敵,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
    傳統的禦史台和都察院根本無從查起。
    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懂這裏麵的門道和貓膩。
    所以,建立一個全新的,獨立於現有官僚體係之外,並且直屬於他本人的特務機構。
    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件事劉啟其實早有打算。
    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以及合適的人選。
    而現在秦可卿的主動提議,無疑是跟他想到了一塊兒去。
    “你有人選了?”劉啟直接問道。
    “有。”秦可卿點了點頭。
    “此人名叫趙高,原本隻是宮裏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
    “但此人心思縝密,手段狠辣,而且對陛下您忠心耿耿。”
    “最重要的是,他無親無故,了無牽掛。”
    “是做這種髒活,最合適不過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