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差點就沒了

字數:4951   加入書籤

A+A-


    光現銀就有三百多萬兩,房產地契整理了很久還沒理完。
    還有碼頭、倉庫、商行、錢莊,幾乎把香江的生意全控製在手裏。
    “這幫蛀蟲,吸走了大晉太多的血。”
    蘇詩盯著滿桌賬本,心裏壓著一股氣。
    “現在都收回來,也算物歸原主了。”
    她隨即下令,把所有充公/產業重新整頓整合。
    碼頭歸港務局統一管理,商行錢莊全部並入皇家銀行香江分行。
    那些地產房產則按照規劃,該拆的拆,該建的建。
    短短半個月時間,整個香江的經濟命脈就徹底易主。
    而那些本地的華人勢力看到這一幕,心裏的想法也開始轉變。
    他們原本還指望著洋人能給蘇詩製造點麻煩,好渾水摸魚。
    現在看到洋人被收拾得這麽慘,一個個全老實了。
    既然打不過,那就隻能順著來,至少保住性命和基本家業。
    蘇詩也不是趕盡殺絕的人,她給這些本地勢力開出了條件。
    願意歸順的,可以保留部分產業,但必須接受新政府的管理。
    要是還想對抗,那下場就跟那些被滅門的宗族一樣。
    這些人權衡利弊之後,絕大部分都選擇了歸順。
    畢竟命隻有一條,家業沒了還能重新積攢,人沒了就什麽都沒了。
    就在香江這邊逐漸穩定下來的時候,京城那邊也傳來了新的消息。
    林婉清帶著技術小分隊已經抵達泰西各國,開始全麵接收技術資料。
    不過正如喬治密報裏說的,那幫泰西人果然在耍花招。
    很多技術資料都是殘缺的,或者幹脆就是過時淘汰的東西。
    他們想蒙混過關,拖延時間。
    林婉清可不是好糊弄的,她本身就是機械工程方麵的天才。
    那些假技術在她眼裏簡直跟白紙黑字寫著假貨一樣明顯。
    她當場就翻臉,把那些負責交接的工程師全部扣押。
    然後給帕默斯頓發了最後通牒,要麽交出真貨,要麽人質永遠別想回去。
    帕默斯頓收到消息後氣得差點吐血。
    他做夢都沒想到大晉派來的人這麽強硬,半點麵子都不給。
    更沒想到對方還真能看出技術資料的真假。
    這下騎虎難下,進退兩難。
    “首相大人,咱們不能再拖了。”
    財政大臣急得團團轉,國內的經濟已經快撐不住了。
    “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規模失業,民怨沸騰。”
    “再不恢複跟大晉的貿易,恐怕就要出大亂子了。”
    帕默斯頓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臉色陰晴不定。
    最終他還是咬牙妥協,下令把真正的技術資料交出去。
    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現在不是講麵子的時候。
    林婉清拿到真貨後,立刻組織人員開始研究學習。
    那些被扣押的泰西工程師也被迫手把手地教授技術。
    大晉的工程師和技工們學得飛快,很多技術一點就通。
    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掌握了相當一部分核心技術。
    這些技術被快速整理成冊,通過密信送回京城。
    劉啟拿到這些資料後,立刻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新式織布機、蒸汽機車、電報機,一個個項目快速上馬。
    整個大晉的工業化進程開始突飛猛進,速度快得讓人咋舌。
    而就在大晉這邊欣欣向榮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到了京城。
    喬治發來密報,帕默斯頓正在秘密籌劃一個針對大晉的陰謀。
    他打算聯合泰西各國,組建一支聯合艦隊。
    名義上是保護海上貿易安全,實際上是想封鎖大晉的海岸線。
    切斷大晉跟外界的貿易往來,從經濟上困死大晉。
    劉啟看完密報,臉上露出一個冰冷的笑容。
    “這幫蠢貨,輸了還不服氣,非要找死。”
    他立刻召集軍機處的大臣們開會,商討應對之策。
    “陛下,這事不能不防。”
    李斯神色凝重地分析局勢。
    “泰西各國如果真的聯合起來,他們的海軍實力不容小覷。”
    “咱們雖然有蒸汽鐵甲艦,但數量上還是處於劣勢。”
    “一旦爆發海戰,勝負難料。”
    劉啟擺了擺手,顯得胸有成竹。
    “李大人多慮了,這事沒你想的那麽嚴重。”
    “泰西各國看似強大,實際上各懷鬼胎,誰也不服誰。”
    “要讓他們真正聯合起來,難如登天。”
    “帕默斯頓這個計劃,注定隻是紙上談兵。”
    他略微停了下,隨即改了話頭。
    “不過還是要提前準備,不能總是被動挨打。”
    “傳信給林婉清,讓她加快技術轉移。”
    “還有通知香江的蘇詩,務必早日完成港口改造。”
    “等局勢有變,香江就成了我大晉真正的海上屏障。”
    眾臣領命離開,劉啟一個人坐在禦書房靜靜思考。
    他很清楚,這和泰西的較量才剛剛揭開序幕。
    雖然暫時掌握主動,但對方不會輕易服軟。
    之後的衝突隻會愈發激烈。
    劉啟不覺得害怕,反而隱隱有所期盼。
    這些碰撞和博弈,正是大晉站穩腳步、擺脫積弱局麵的關鍵。
    就在劉啟謀劃著下一步棋局的時候,京城裏又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
    太後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太醫束手無策。
    這個消息一傳出,整個京城都震動了。
    太後雖然在政治上已經沒什麽影響力,但她畢竟是小皇帝的生母。
    如果她死了,小皇帝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到時候劉啟要對小皇帝下手,就更加沒有顧忌了。
    很多老臣暗地裏議論紛紛,都說這是劉啟的手筆。
    他是想先除掉太後,然後再名正言順地廢掉小皇帝,自己登基稱帝。
    這種說法越傳越廣,弄得整個朝堂人心惶惶。
    劉啟聽到這些風言風語,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一群蠢貨,朕要是真想除掉太後,還需要下毒這麽費事嗎?”
    “直接一道聖旨下去,讓她自裁不就完了。”
    “何必搞得這麽複雜。”
    他說的是實話,以他現在的權勢,想要一個人的命易如反掌。
    根本不需要用什麽下毒這種上不了台麵的手段。
    不過太後的病確實來得蹊蹺,劉啟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立刻派趙高帶著鏡察司的人進宮徹查此事。
    結果還真查出了問題,太後身邊有個貼身宮女被人收買了。
    每天在太後的藥裏加一點慢性毒藥,日積月累,毒性發作。
    “說,是誰指使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