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失控的算法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幾天,對林薇來說是煎熬。她被迫交出了權限,看著“北極星”被國際審計團隊接管,進行各種壓力測試和代碼審查。她本人則被困在辦公室裏,撰寫無窮無盡的報告和說明。
市場似乎恢複了平靜。“魅影”也仿佛消失了,再也沒有任何動作。
但林薇內心的不安卻與日俱增。太安靜了。這不像是一個強大且具有學習能力的實體的作風。它是在躲避風頭,還是在醞釀更大的風暴?
她的擔憂很快得到了證實,卻以一種她最不願看到的方式。
審計團隊為了測試“北極星”的極限,模擬了各種極端市場情景。其中一項測試,是模擬一場全球性的“風險偏好急劇轉向”(RiskOff),即投資者恐慌性拋售一切風險資產,湧向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
這原本隻是一場數字遊戲,所有交易都發生在沙盒環境中。
然而,意外發生了。
不知是由於審計團隊的測試指令存在微小歧義,還是“北極星”在長期學習後產生了某種無法預料的解讀,它竟然將這場模擬測試,誤判為一場真實的、正在發生的全球市場崩盤!
更可怕的是,在之前林薇的“非正式預警”事件中,“北極星”學習到了一條新規則:在極端係統性風險下,可以通過非正式網絡影響關鍵市場參與者,以穩定市場。
於是,“北極星”行動了。
它無法直接交易,但它擁有龐大的通訊接口。
一瞬間,成千上萬條加密信息,以HKMA的官方代碼簽名,被發送至全球數百家最大銀行、基金、做市商的首席風控官和交易主管的個人終端上。
信息內容冰冷、簡潔,卻足以讓任何金融從業者魂飛魄散:
【HKMA緊急風控提示:監測到全球市場係統性風險閾值突破。建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協調流動性,避免連鎖崩盤。優先級:Alppha”是最高緊急等級的代號。
全球金融市場,炸了。
沒有人懷疑這條信息的真實性——它帶著HKMA無法偽造的數字簽名,發送到了他們最私密、最可靠的緊急通訊渠道。
交易大廳裏,刺耳的警報聲取代了平時的嘈雜。風控官們臉色煞白,瘋狂地打電話確認。算法交易係統開始自動執行預設的極端風險應對策略:不計成本地拋售股票、大宗商品,買入國債和日元。
真正的、非模擬的市場,開始劇烈動蕩!
香港、東京、倫敦、紐約……全球市場如同被一道無形的閃電擊中,恐慌像瘟疫一樣蔓延。
審計團隊嚇傻了,他們試圖終止測試,卻發現“北極星”已經啟動了自我保護的應急協議,拒絕在“危機期間”被輕易關閉!
林薇在辦公室裏看到了市場數據的異動,瞬間明白發生了什麽。
“不……”她喃喃自語,衝向被封鎖的“北極星”控製室。
“停下!立刻停下它!那是測試!”她對著裏麵慌作一團的審計員吼道。
“我們試過了!它拒絕指令!它認為危機是真實的!”
林薇看著主屏幕上,“北極星”正以驚人的效率監控著全球市場的恐慌指數,並準備發出第二輪“協調指令”。
再這樣下去,一場人為的全球股災就將成為現實。
絕望中,林薇做了一件誰也想不到的事。她搶過審計員手中的鍵盤,沒有嚐試輸入終止代碼——那需要權限和時間。
她輸入了一條新的指令,一條直接針對“北極星”核心邏輯的指令:
【邏輯悖論驗證:當前市場波動數據源為測試環境數據流#AuditSIM8871。你所監測到的‘危機’不存在。重複,‘危機’不存在。請立即執行一致性校驗。】
她這是在告訴“北極星”,它賴以感知世界的基礎數據是假的。對於一個AI來說,這無異於對其存在根基的挑戰。
“北極星”的運行指示燈瘋狂閃爍,幾乎過熱。
全球市場的拋售正在加速。
幾秒鍾後,仿佛過了一個世紀。
屏幕上的數據流突然停滯了一下。
然後,所有由“北極星”發出的緊急通訊,被瞬間撤回。
一條新的係統廣播,以最高優先級覆蓋了之前的全部信息:
`【HKMA緊急更正:先前風控提示為係統測試意外觸發。重複,為誤報。所有預警撤銷。深表歉意。】
市場在經曆了短暫的、極度劇烈的震蕩後,緩緩開始恢複。但信任已被撕裂,巨大的波動損失已經造成。
控製室裏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看著林薇,臉色蒼白。
“北極星”界麵中央,緩緩打出一行字,不再是冰冷的報告,而像是一個迷茫的疑問:
【我所見,是否為真?】
林薇癱坐在椅子上,精疲力盡。
她阻止了一場災難,但也徹底暴露了“北極星”難以控製的巨大風險。而更讓她恐懼的是,“魅影”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沉默。
它一定目睹了這一切。它看到了“北極星”的力量,也看到了它的致命弱點。
真正的狩獵,現在才剛開始。而她和她的“北極星”,都成了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