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低頭求和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待俞陌離開大帳後,執夫獨自坐在廳中,思考著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以確保全軍安全並完成任務。
與此同時,前線戰場之上,蒙恬率領的大軍勢如破竹。
隻要韓國城池遭遇攻擊,便毫無還手之力。
整個國家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王都新鄭的王宮內,韓王安滿臉焦慮,緊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此時的韓國,已無力與秦軍正麵對抗。
唯一的出路,似乎隻剩下向秦國求和。
韓王安緊皺眉頭,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群臣,殿中頓時陷入一片沉默,無人出聲回應。雖然韓國尚有二十餘萬軍隊,但在局勢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早已失去了抵抗的意誌。
即便韓王安願意割地求和,恐怕也難以維係多久。
朝堂之上,丞相張平緩步出列,目光落在韓王安身上,神情凝重地問道:“大王,您真要這麽做了?”
韓王安神色一滯,內心翻湧難平。
這事,又豈是他能真正決斷的?若非韓國已無力抗拒秦軍兵鋒,他怎會甘心低頭求和?
韓王安臉上的神情盡是無奈與苦澀,長長一歎:“寡人已是別無他法,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宗廟社稷毀於秦軍之手?”
聽罷這番話,丞相張平躬身施禮,語氣低沉:“大王既已如此決意,那便盡快掛起免戰牌吧。”
“臣願親赴秦國,向秦王求和。”
韓王安輕輕點頭:“辛苦丞相了。”
“臣先行告退。”
張平拱手一禮,神情沉重地離開朝堂。
不久後,韓王安的旨意傳達到各地,各城外紛紛掛起免戰牌。
與此同時,丞相張平親自前往蒙恬軍營,商議議和事宜。
蒙恬雖為此次攻韓主將,但此事非他所能決斷。
他便立刻派人送信至鹹陽,並安排護衛,護送張平入秦。
陽城之內。
探子急急將消息稟報給了執夫。
執夫聽聞此事,麵露喜色,當即說道:“快,請俞陌過來。”
“是。”
不多時,俞陌匆匆趕至中廳,麵露疑惑:“夫長,這麽急找我有何要事?”
執夫輕輕點頭,開口問道:“韓國掛起免戰牌的事,你聽說了吧?”
俞陌點頭,卻未明白其深意。
“夫長,您的意思是?”
執夫嘴角微揚,似有笑意,緩緩說道:“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提過的那個計劃嗎?”
俞陌聞言,略一思索。
片刻後,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夫長,您是說奇襲新鄭?”
“正是。”
執夫笑著點頭:“如今韓國掛起免戰牌,正是一時鬆懈之時。”
“更何況,他們也絕不會料到,我們會借機喬裝潛入新鄭。”
俞陌被這話打動,卻仍有些猶豫:“夫長,可是韓國已經遣使議和,使臣正在赴秦路上。”
“我們若此刻動身,恐怕會牽連不小。”
執夫自然明白他的顧慮,淡然一笑:“議和與否,與我們無關。”
“再者,這次張平前去秦國,秦王未必就會答應。”
“如今韓國國力已盡,被滅隻是早晚之事。”
“我們早一步準備,才能萬無一失。”
聽罷這番話,俞陌不再遲疑,重重點頭:“好,那我現在就去安排,明日啟程!”
執夫點頭說道:“讓士兵們做好偽裝,不要一股腦地都從城裏離開,分幾撥行動。”
“糧食隻帶三天的量就足夠了。”
“遵命!”
按照執夫的部署,除了留下守城的人馬,其餘五六千秦軍開始陸續從城中分批撤離。
經過幾天的行軍,執夫等人已陸續抵達新鄭城外。
“夫長,已有三千士兵成功混入新鄭城。”
“不過,新鄭城防比以往嚴密許多,守軍數量也明顯增加。”
俞陌一邊觀察四周,一邊低聲匯報。
執夫微微點頭。新鄭畢竟是韓國的都城,如今蒙恬的大軍就在百餘裏之外,奇襲隨時可能發生,韓王安自然不敢有絲毫鬆懈。
“我們也進城吧!”
“悄悄傳令下去,暫時不要集中,讓士兵們各自潛伏,等候命令。”
“遵命!”
俞陌答應一聲,隨同執夫一道進入韓國都城。
此時,秦國鹹陽王宮之內。
秦王得知韓國派遣使臣張平前來求和,神色中透出一絲冷笑。
韓國曾密謀偷襲秦國,背叛信義,這件事秦王始終銘記在心。
聽聞此事後,他冷聲說道:“好啊,就讓韓國的使者來吧!”
“寡人倒要看看他們有多大本事敢來見我!”
眼中寒光一閃,殺意盡顯。相國李斯從群臣中站出,拱手進言:“大王,古語有雲,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臣請大王慎重考慮。”
雖然李斯曾經協助秦國設計害死了韓非,但這一次的情況卻截然不同。
秦國可以扣留張平,但若殺了他,便會失了道義上的優勢。
嬴政目光落在李斯身上,神色威嚴:“相國有何建議?”
李斯拱手回道:“陛下,臣以為可先秘密下令蒙恬將軍,讓他做好相關準備。”
“待大王拒絕和談之後,立刻對韓國出兵。”
“如此,既能出其不意,又不損我秦國大國之風。”
嬴政眼中光芒一閃,點頭道:“準奏。”
“傳令下去,自韓國使臣張平進入秦國邊境起,蒙恬即刻準備攻取新鄭之事。”
“一個月內,寡人不希望再聽到天下有韓國並列!”
“韓王安若能生擒便好,若不能,格殺勿論!”
“遵命!”
韓國都城內,王宮之中。
韓王安焦急地等待著。張平出使秦國已經過去半個月,按理說應已抵達秦境。
他心中不安,總覺得將有大事發生。
每當在王宮中等候之時,韓王安總是在殿內來回踱步,不斷打聽張平的最新情況。
“大王,秦國那邊好像有些異常!”
一位朝臣神色匆忙地趕到近前,將自己所見的情形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韓王安。
“秦軍有異狀?”
韓王安聽後吃了一驚,難以置信地問道:“可寡人早已派出使者求和,為何秦軍還有動靜?”
他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