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這份情,我記下了

字數:4957   加入書籤

A+A-


    王興旺放下搪瓷缸子,發出一聲清脆的磕碰聲。
    “離出發還有幾天,在家裏好好歇著,陪陪你爹媽。”
    王全勝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感激。
    “謝謝興旺哥費心了。我歇一天就夠,就是我想帶我爹媽去鎮上照相館,拍張全家福。往後到了部隊,想家了也能拿出來看看。”
    這話一出,王興旺和那會計都愣了一下。
    好小子!
    這年頭,有這份孝心和想法的年輕人可不多見!
    王興旺心裏對王全勝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這不僅是個高中生,還是個懂人情,有孝心的明白人。
    他從口袋裏摸索了一陣,掏出幾張被汗浸得有些發軟的票子,不由分說地塞進王全勝的上衣口袋。
    “拿著!哥身上也沒帶多,就這五塊錢,你先用著!”
    “興旺哥!這可使不得!”
    王全勝渾身一激靈,連忙要把錢掏出來。
    五塊錢!
    在這個一塊錢能買十斤大米的年頭,這筆錢的分量,重得能砸斷人的骨頭!
    王興旺一把按住他的手,臉一板。
    “跟哥客氣啥!你這一走,以後就是保家衛國的軍人,是咱們石水溝的臉麵!哥給你壯行,天經地義!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王興旺!”
    他嘴上說得豪氣,心裏的小算盤卻打得飛快。
    這王全勝,腦子活,心氣高,絕不是池中之物。
    現在花五塊錢送一份雪中送炭的人情,遠比將來他出人頭地了再去錦上添花強得多。
    萬一以後自家娃想進城找個工作,或是遇上啥難事,有這份人情在,王全勝能不拉一把?
    王全勝被他按著,推脫不過,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他兩世為人,哪裏不明白這點人情世故。
    這五塊錢,是投資,是看好,更是沉甸甸的期許。
    “那謝謝興旺哥,這份情,我記下了。”
    他不再推辭,鄭重地將那份重量揣好。
    這五塊錢,對眼下拮據的家來說,無異於一場甘霖。
    不僅能讓父母體體麵麵地拍張照,還能把家裏用了多年的豁口碗,卷了毛的牙刷都換換新。
    當晚,王全勝把這事跟父母一說,王老漢的煙杆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
    “啥?五塊?他王興旺瘋了不成!”
    王老漢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不是高興,是惶恐。
    “咱家跟他非親非故,他憑啥給咱這麽大一筆錢?這人情債,比真金白銀還難還呐!以後要咱家拿啥去填這個窟窿?”
    劉淑英也慌了神,搓著圍裙,不知所措。
    王全勝看著父親那張愁苦的臉,心裏一暖,也有些發酸。
    “爹,您別愁。人情我記著,以後由我來還。眼下,咱們先安心把照片拍了。”
    王老漢長歎一口氣,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煙霧繚繞中,那張溝壑縱橫的臉上,愁緒似乎更深了。
    隔天,一家三口換上了壓箱底的最好衣裳,去了鎮上的照相館。
    還沒進門,就聽見一個驚喜的大嗓門。
    “王哥!真是你!你們也來照相?”
    正是黃有武,他身邊還站著一對穿著幹淨體麵的中年夫婦。
    黃有武一把拉過王全勝,興奮地衝他爹媽介紹。
    “爹!媽!這就是我跟你們說的王全勝,王哥!這次要不是他提點我,我政審都得抓瞎!”
    黃家父母立刻熱情地握住王老漢的手,滿口都是感謝。
    “誰先拍?”
    “你們先!你們先!”
    一番推讓後,黃有武一家先進了去。
    照相師傅是個戴眼鏡的文化人,慢條斯理地擺弄著那台大家夥。
    “相片洗出來最早也得後天。你們要是急著走,留個地址,我給你們寄到縣武裝部去。”
    “行行行!麻煩師傅了!”黃有武連連點頭。
    黃家出手闊綽,一口氣拍了四張不同背景的,一張全家福,爹媽各一張,黃有武自己再來一張單人照。
    拍完照,黃家父母又拉著兒子去了供銷社,嶄新的搪瓷臉盆,雪白的新毛巾,蛤蜊油,買了一大堆。
    王老漢站在一旁,看著人家大包小包,再看看自己兒子身上那件洗得發白的舊布衫。
    捏著口袋裏那五塊錢的手,不由得攥得更緊了。
    一股難以言喻的羞愧和心酸湧上心頭,他覺得虧欠了兒子。
    王全勝敏銳地察覺到了父親的情緒,他走過去,低聲開口。
    “爹,別想那麽多。咱們家底子薄,但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等我從部隊回來,保證讓您和媽都過上好日子。”
    黃有武買完東西出來,熱情地發出邀請。
    “王哥,去我們家坐坐唄!我媽今天燉了雞!”
    王全勝笑著擺了擺手。
    “不了,我爹媽還得趕集買點東西,改天吧。”
    黃有武臉上閃過一絲遺憾,但也沒強求。
    “那行,咱們部隊見!”
    接下來的幾天,王家那破舊的院門,門檻幾乎要被踏平了。
    送雞蛋的,提掛麵的,扛著一小袋紅薯幹的……
    七大姑八大姨,沾親帶故的鄉親們絡繹不絕,那熱鬧勁兒,比過年還勝三分。
    十一月二十九號,出發的日子終於到了。
    劉淑英將一個打著補丁的軍綠色帆布包遞給兒子,眼圈紅得像兔子。
    王老漢則一言不發,隻是將一卷毛票和糧票死死塞進王全勝的內兜。
    王全勝背上行囊,那重量壓在肩上,也壓在心上。
    他回過頭,最後看了一眼生養自己的這片貧瘠土地,看了一眼鬢角已添風霜的父母。
    他沒有多言,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邁開大步,朝著村口的方向走去。
    那軍綠色的帆布包沉甸甸的,墜著王全勝的胳膊。
    他心裏清楚,新兵手冊上寫得明明白白,除了幾件換洗衣物,什麽都不用帶。
    可娘劉淑英不信這個。
    她怕兒子在部隊裏挨餓,怕他吃不慣公家飯,硬是把家裏攢了兩個月,準備換鹽的雞蛋全都煮了,一股腦塞進了包裏。
    那股溫熱透過布料,一直燙到王全勝的心裏。
    “全勝,到了部隊,要聽領導的話,讓你幹啥就幹啥,別耍滑頭。”
    劉淑英跟在後麵,腳下是坑窪不平的山路,嘴裏的叮囑卻一句沒落下。
    “跟戰友處好關係,別跟人紅臉。天冷了就趕緊把棉襖穿上,別凍著……”
    王全勝耐心地聽著,鼻腔裏一陣陣發酸。
    這些話,他兩輩子加起來聽了無數遍,可這一次,卻覺得字字千鈞。
    “娘,爹,路不好走,送到這兒就行了,你們趕緊回吧。”
    王老漢悶著頭,一雙布鞋踩得塵土飛揚,根本不搭腔。
    劉淑英更是一把抹掉眼淚,執拗地搖頭。
    “不行!得送你下山,看著你上了大路才放心!”
    一家人就這麽沉默地走著,直到山路快到盡頭,一陣突突突的轟鳴由遠及近。
    “王哥!這裏!”
    一輛手扶拖拉機揚著黑煙停在了不遠處,黃有武從車鬥裏探出半個身子,正興奮地揮著手。
    “快上來!正好順路,送咱們去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