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烏桓之亂
字數:8246 加入書籤
遼西郡。
陽樂城。
太守府。
自從遼西太守劉政被烏桓人襲殺後。
公孫瓚便率兵進駐此城。
這太守府亦被其占據!
此時。
公孫瓚正與麾下將領嚴綱、公孫越、公孫範等人議事。
軍中主簿田楷,正好入內。
“主公!”
“遼東急報!”
公孫瓚詫異道。
“遼東?”
“莫非是陽太守又來催促援軍了?”
田楷正色道。
“主公!”
“非也!”
“遼東郡已被黃巾軍攻下了!”
“遼東長史公孫度,已前來陽樂報信!”
公孫瓚大驚道。
“什麽!”
“遼東已失?”
“陽太守如何守城的?”
“襄平城中郡兵加上青壯,至少2萬!”
“就是2萬頭羊!”
“那黃巾軍也得抓上數月啊!”
田楷開口道。
“那公孫度就在門外!”
“主公不妨問問他!”
片刻之後。
公孫度進得大堂。
痛哭流涕道。
“伯圭兄!”
“那柳毅、柳明趁守城之際,暗中與黃巾軍勾結!”
“舉襄平城投降!”
“陽太守亦慘遭其毒手啊!”
公孫瓚連忙將其扶起。
“升濟兄!”
“請起!”
“還請細細說來!”
“這遼東郡怎地就丟了!”
公孫度定了定心神後。
遂將黃巾軍圍城後,柳毅等人裏應外合,舉城投降之事,一一道來!
公孫瓚聽後,亦是勃然大怒!
“好個柳氏!”
“竟膽敢降賊!”
“必遭天譴!”
公孫度急忙道。
“伯圭兄!”
“還將速速派兵回援!”
“奪回遼東啊!”
聽聞此言。
公孫瓚臉上一時尷尬不已!
“升濟兄!”
“你有所不知!”
“眼下漁陽張純、張舉聯合烏桓王丘力居聚眾十餘萬造反!”
“猛攻薊縣等地。”
“朝中震怒!”
“已派中郎將孟益將軍統率幽州兵馬平叛!”
“眼下,孟中郎已至涿郡。”
“我部兵馬亦受其節製!”
“未得孟中郎號令!”
“我亦不得擅自調兵回遼東郡啊!”
公孫度定了定心神道。
“伯圭兄!”
“何不派人速速向孟中郎報信!”
“想必其得知遼東郡已失!”
“亦會同意你派兵回援的!”
公孫瓚點頭道。
“升濟兄!”
“所言有理!”
又看向一旁的田楷道。
“有勞先生前往涿郡一趟!”
“將此事報與孟中郎定奪!”
田楷連忙應道。
“諾!”
薊縣。
張純、張舉聯合烏桓王丘力居已猛攻此城月餘。
奈何這薊縣守軍意誌堅定。
抵抗月餘任有餘力。
然昨日涿郡、代郡、上穀郡等地兵馬,已在大漢中郎將孟益率領下,與薊縣50裏外紮營。
與城中守軍遙遙呼應。
如此一來,張舉等人的叛軍想要攻破薊縣,更是難上加難!
叛軍大營。
張舉看向一旁的張純道。
“安定王!”
“眼下這薊縣久攻不下。”
“我等如何是好?”
張純思索後應道。
“天子勿憂!”
“這薊縣城池堅固。”
“我等不防先行圍城!”
“那孟益雖率領萬餘大軍前來!”
“但亦不敢與我等正麵交鋒!”
“想來亦是畏懼我等!”
一旁的丘力居聞聽二人所言。
起身道。
“二位!”
“我烏桓部眾離開部落日久!”
“若再無所獲!”
“恐族中不穩!”
張舉連忙安撫道。
“烏桓王!莫急!”
“眼下薊縣,雖難以攻下!”
“但閣下的部眾亦可分作兩部!”
“一部隨我等繼續圍攻此地!”
“另一部可自漁陽南下渤海、河間、平原等地就糧!”
“想必以冀州之富,定能讓閣下滿意!”
丘力居輕撫長髯道。
“天子所言甚是!”
“本王這就回營安排。”
“令我兒蹋頓領兵南下冀州!”
待丘力居走後。
張純開口道。
“天子!”
“這烏桓王分兵南下。”
“若那屯兵陽樂的公孫瓚趁機來攻!”
“我登豈不是腹背受敵?”
張舉笑道。
“安定王多慮了!”
“烏桓人即便分兵,南下之人亦不會超過3萬!”
“否則單是這糧草供給,其便承受不住!”
“如此一來!”
“我等在薊縣外的大軍依然有8萬餘!”
“眼下,朝廷派來平叛的兵馬!”
“不過是孟益麾下的萬餘北軍,公孫瓚麾下的萬餘遼東兵!”
“豈是我等敵手!”
張純聞言點頭道。
“天子英明!”
“高瞻遠矚!”
“這大漢江山,早晚是您的!”
張舉大笑道。
“安定王!”
“爾與吾同富貴矣!”
一月之後。
遼西郡。
陽樂城。
太守府。
田楷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回。
剛一進門。
公孫瓚等人早已等候多時。
公孫度急不可耐地開口道。
“田主簿!”
“猛中郎如何回複?”
“我等可是要即刻點兵回遼東?”
田楷一臉苦笑地看向公孫瓚!
公孫瓚暗自心驚。
“田主簿不必多慮!”
“升濟兄乃是自己人!”
“但說無妨!”
田楷定了定心神道。
“主公!”
“公孫長史!”
“孟中郎有令!”
“我部兵馬即刻西進!”
“猛攻右北平!”
“斷那張舉、張純等叛軍的後路!”
公孫度忍不住問道。
“那遼東呢?”
“難不成不管了?”
田楷應道。
“孟中郎有言!”
“眼下,一切以平叛為重!”
“至於遼東,乃至遼西,先行放棄!”
“一切待平定張舉、張純二人的叛軍後,再做議處!”
公孫度聽完此話後,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癱坐在地。
公孫瓚連忙將其扶起。
安慰道。
“升濟兄!”
“孟中郎亦是為大局著想!”
“待平定張舉等人的叛軍,我必助你奪回遼東!”
公孫度此時強行穩住心神道。
“伯圭兄!”
“那張舉等人聚眾十餘萬造反!”
“你麾下不過萬餘兵馬,然孟中郎即便能調動幽州兵馬,估計亦不會超過2萬!”
“如此敵眾我寡!”
“恐平叛之事不易!”
公孫瓚亦是一臉心憂。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即便兵馬不足!”
“某也當為陛下盡忠!”
公孫度再次開口道。
“伯圭兄!”
“某有一計,可為你徒添萬餘兵馬!”
公孫瓚聞言,一把抓住公孫度的雙手!
激動不已。
“升濟兄!”
“還不,速速說來!”
公孫度開口道。
“右北平烏桓首領,烏延!”
“其素與烏桓王丘力居不合!”
“其部眾更是被丘力居排擠在外!”
“伯圭兄,既身為護烏桓校尉!”
“何不征召此人率部眾前來!”
公孫瓚開口道。
“這?”
“烏桓人野性難馴!”
“若無重金,恐其未必能聽我號令啊!”
公孫度陰冷地說道。
“孟中郎不是說,一切以平叛為重嘛!”
“遼東,乃至遼西皆可棄之!”
“這陽樂城,便是犒賞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