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4章 突如其來的審查
字數:3079 加入書籤
廠紀委的小會議室裏,氣氛嚴肅得近乎壓抑。空氣裏彌漫著舊家具和紙張特有的味道。林凡坐在一張硬木椅子上,對麵是廠紀委的孫書記和一位負責記錄的中年幹事。
孫書記是個麵色嚴肅、做事一板一眼的老革命,他推了推眼鏡,盡量讓語氣顯得平和:“林凡同誌,今天請你來,主要是根據群眾反映,就一些情況進行初步的了解核實。你不要有思想負擔,如實回答就好。”
林凡點點頭,神情平靜:“孫書記請問,我一定如實回答,積極配合組織調查。”
“好。”孫書記拿起那份匿名信的要點記錄,“首先,有群眾反映,你的技術能力提升異常迅速,遠超同齡人甚至許多老師傅。對此,你自己怎麽看?是否有什麽特殊的經曆或學習途徑?”
這個問題在意料之中。林凡從容回答:“孫書記,我的技術主要來源於幾個方麵。第一是家學,我父親生前就是老鉗工,留下了很多技術筆記和書籍,我從小耳濡目染。第二是自學,我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和工資都用來購買和借閱機械、金屬工藝方麵的書籍,包括一些國內外的期刊,廠裏資料室的借閱記錄都可以查到。第三是實踐,我珍惜每一次上手操作的機會,喜歡琢磨和總結。第四,我也確實得到過廠裏很多老師傅,比如王師傅他們的指點。我認為,技術提升沒有捷徑,就是多看、多學、多練、多思考。”
他的回答條理清晰,合情合理,並且有據可查。孫書記微微點頭,在記錄本上寫著什麽。
“第二個問題,關於與軍方人員,特別是陳大校的接觸。有反映稱你們接觸頻繁且內容保密,能否說明一下主要接觸事由?是否存在超出正常工作範圍的聯係?”
林凡心中冷笑,知道這才是重點之一。他謹慎地回答:“與陳大校的接觸,完全是因為‘重生’項目以及其他涉及軍品生產的緊急技術任務。這些任務均經過廠黨委批準,且具有高度保密要求,具體技術細節恕我不能透露。但每一次接觸,李廠長或相關廠領導均知情,並且多數時候有其他技術人員在場。所有接觸均限於工作範圍,不存在任何私下交易或超出權限的行為。陳大校和部隊的同誌作風正派,一切以任務為重。”
他巧妙地將個人接觸上升到了組織行為和有保密規定的任務層麵,並且拉上了領導和同事作為旁證。
孫書記和幹事交換了一個眼神,繼續問道:“第三個問題,關於你的生活消費水平。有群眾反映你經常購買肉食,並購置了自行車、收音機等大件物品,這與你的工資收入似乎存在一定差距。對此你有什麽需要說明的嗎?”
林凡對此早有準備,他甚至希望對方問這個問題。
“孫書記,關於生活消費,我可以做出明確解釋。”林凡不慌不忙地說,“首先,我目前是四級工工資,加上‘重生’項目以及之前幾次技術革新,廠裏頒發的獎金,我的收入在青工裏屬於較高水平。其次,我父母去世較早,沒有家庭負擔,工資大部分都用於個人生活和學習提升。”
他頓了頓,拋出了關鍵點:“至於購買自行車和收音機,自行車票是上次成功修複進口設備安裝難題後,部委領導特批獎勵給我的工業券購買的。收音機則是用我獲得廠裏技術能手標兵稱號的獎金購買的。這兩件事,廠辦和工會都有記錄可以查詢。我認為,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獎勵改善生活,是正當且光榮的。”
他的話有理有據,並且將消費來源指向了組織獎勵,完全合理合法。
孫書記一邊記錄,一邊暗自點頭。從林凡的回答來看,幾乎找不到任何破綻。技術來源有跡可循,與軍方接觸合規合法,經濟來源清楚正當。
問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林凡始終對答如流,態度不卑不亢。
最後,孫書記合上筆記本,語氣緩和了許多:“林凡同誌,你的情況我們大致了解了。組織上不會冤枉一個好同誌,但也不會放過任何問題。今天的問話就到這裏,你需要保證今天所說的內容屬實,並且在此期間,可能需要暫時停止接觸涉密項目,配合進一步的調查,希望你能理解。”
暫停接觸核心項目?林凡心中一沉,但麵上依舊平靜:“我理解組織的程序,保證所述一切屬實,並隨時配合調查。”
他知道,這肯定是劉副廠長等人施加的壓力結果。即使調查不出問題,也能借此機會暫時把他從核心位置排擠開,拖延項目進度。
離開紀委辦公室,林凡深吸了一口室外冰冷的空氣。雖然問心無愧,但這種被審查、被懷疑的感覺,依然讓人心情沉重。
他回到車間,消息靈通的工友們都圍了上來,眼神裏有關切,有好奇,也有疑慮。
“林工,沒事吧?”
“紀委那幫人找你幹嘛?”
“是不是有人使壞?”
林凡笑了笑,安撫大家:“沒事,就是例行了解一些情況。大家安心工作。”
但他注意到,那個平時對他頗為巴結的車間小組長,眼神有些閃爍,躲躲閃閃的不敢與他對視。
下午,關於林凡被紀委談話、並被暫停接觸核心項目的消息就在廠裏悄悄傳開了。風向似乎又開始微妙地變化。
有人為他抱不平,有人暗中竊喜,更多的人則在觀望。
易中海歎了口氣,對徒弟說:“看看吧,我就說太張揚了不是好事。”
許大茂則躲在角落裏,得意地對劉光天說:“瞧見沒?上麵動手了!看他還能神氣多久!”
林凡感受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但他沒有解釋,也沒有抱怨,隻是更加專注於手頭允許他做的工作,同時默默地整理著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他知道,調查不會這麽快結束。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麵。
他現在需要的是耐心和證據。
然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一個意想不到的、對他極其有利的證據,即將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