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2章 爭取支持

字數:2028   加入書籤

A+A-


    林凡給韓春明的信發出後,如同石沉大海,暫時沒有回音。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這事關重大,韓春明也需要時間消化和運作。
    林凡並沒有幹等,他一邊繼續完善著自己的計劃,一邊開始物色適合作為突破口的第一單“技術合作”業務。目標很明確:難度適中、見效快、付款爽快、最好是能有點示範效應的單位。
    然而,就在他暗中篩選目標時,李廠長那邊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
    部委下屬的改革研究辦公室,一個政策研究性質的部門,不知從哪裏聽說了紅星軋鋼廠改革試點和林凡在北鋼的事跡,竟然主動發來了一份公函,邀請紅星廠選派代表,參加一個關於“搞活國營企業經營、探索多元化發展”的小型研討會,並希望紅星廠能重點介紹試點車間的經驗和新階段的改革思路。
    這簡直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李廠長拿著公函,興奮不已:“林凡!機會來了!這可是直達天聽的機會!要是能在部委領導麵前留下好印象,得到上麵的認可,劉副廠長他們再想使絆子,就得掂量掂量了!”
    林凡也是心中一動。這確實是一個絕佳的宣傳和爭取支持的平台。但是,僅僅介紹試點車間的經驗,分量還不夠,恐怕難以引起高層領導的真正興趣。
    “廠長,這是個好機會。但我們不能隻講過去,更要講未來!”林凡目光炯炯,“我們可以把創辦新型‘三產’公司的設想,作為一個大膽的‘改革新思路’提出來!不強調具體操作,而是側重其對於‘打破大鍋飯’、‘激發技術活力’、‘市場化探索’的積極意義和價值!”
    “這……”李廠長有些猶豫,“這會不會太冒險了?畢竟還隻是個設想,萬一領導覺得我們好高騖遠……”
    “廠長,改革本身就是冒險。”林凡堅定地說,“我們要展現的是思路和魄力!隻要我們的方向符合改革的大趨勢,哪怕具體細節不成熟,也能給領導留下‘敢於創新’的深刻印象!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支持!”
    他進一步分析:“而且,我們不提股份製等敏感內容,隻提‘技術輸出’、‘有償服務’、‘合作共贏’,這些都是政策允許鼓勵的方向。我們是在探索,而不是違規。”
    李廠長被說服了,用力一拍桌子:“好!就這麽幹!林凡,這個研討會,你跟我一起去!你主講!好好準備一下發言稿,一定要講出水平,講出氣勢來!”
    接下來的幾天,林凡閉門謝客,全心投入到發言稿的準備中。他仔細研究了當前的改革政策和風向,將試點車間的成功經驗與新構思的“三產”公司藍圖巧妙地結合起來,寫成了一份既有實踐基礎、又有理論高度、更充滿改革激情的發言提綱。
    他並沒有過多糾纏技術細節,而是重點闡述了“解放思想、尊重市場、激發人的創造性”的核心觀點,並將新公司的構想包裝成一個“服務於主業、探索新路徑、貢獻新經驗”的良性嚐試。
    研討會當天,林凡沉穩自信的發言,果然引起了與會領導和專家們的濃厚興趣。他紮實的數據、清晰的邏輯和大膽又不失穩健的構想,贏得了不少讚許的目光。尤其是部委改革辦的一位副主任,會後還特意留下林凡,詳細詢問了一些細節,勉勵他們“膽子可以再大一點,步子可以再快一點”。
    雖然沒有得到任何明確的承諾,但這種高層的關注和默許,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背書。
    李廠長和林凡滿載而歸,信心大增。
    一回到廠裏,李廠長就趁熱打鐵,在廠務會上通報了研討會的情況,著重強調了部委領導對紅星廠改革探索的“關心和鼓勵”。
    劉副廠長等人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他們顯然沒料到林凡和李廠長竟然能搭上部委的線,一時間也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反對。
    借著這股東風,林凡籌備“技術服務合作”的計劃,終於可以更順利地暗中推進了。
    也就在這時,韓春明的回信,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