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8章 係統學習與思想碰撞

字數:1298   加入書籤

A+A-


    培訓班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充實,課程設置完全超越了林凡以往的知識體係。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學、財務會計、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基礎……大量的新概念、新理論、新知識如潮水般湧來,林凡調動全部精力去吸收消化。
    對於技術出身的他來說,有些課程,尤其是偏重財務和宏觀經濟的部分,學起來頗為吃力。但他拿出了當年鑽研技術的勁頭,熬夜看書、整理筆記、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很快便趕了上來,並且能結合紅星廠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和理解。
    課堂討論往往比講課更精彩。來自天南地北、背景各異的學員們,常常因為一個觀點、一個案例爭得麵紅耳赤。
    一次關於“價格雙軌製”的課堂辯論上,大部分來自內地國企的學員對此持謹慎甚至批評態度,認為這容易導致腐敗和混亂,擾亂計劃經濟的秩序。
    一位來自東北的同學激動地說:“統購統銷,計劃定價,這是保證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石!放開價格,讓市場決定,那不是亂套了?投機倒把分子不是要狂歡了?”
    林凡沉思片刻,舉手發言。他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從紅星廠的實際出發:“我認為,價格雙軌製有其產生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我們廠,計劃內的鋼材價格幾十年不變,但成本一直在漲,導致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缺乏發展動力。而另一方麵,市場上對鋼材的需求巨大,黑市價格遠高於計劃價。這本身就說明計劃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際。”
    他頓了頓,看到老師和同學們都在認真聽,繼續道:“‘雙軌製’確實可能帶來問題,比如‘官倒’。但或許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過渡階段的探索。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逐步讓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由市場來定價,從而更準確地反映價值和供求關係,激發企業的活力。關鍵不在於要不要‘軌’,而在於如何設計規則,減少漏洞,平穩地向並軌過渡。”
    他的發言,既有實踐支撐,又有理論思考,沒有空談理想,也沒有一味否定現實,顯得格外理性務實,引發了更深入的討論。連授課老師都對他投來讚許的目光,認為他的觀點“很有啟發性,體現了基層實踐者的深度思考”。
    課後,鄭桐摟著林凡的肩膀,笑道:“可以啊林凡!你這番話,可是說到點子上了!跟我們特區那邊的思路有點像了!不過我們那邊更徹底,市場就是老大!怎麽樣,結業後真不考慮跟我去南方看看?保證讓你見識見識什麽叫真正的‘市場定價’!”
    林凡笑了笑,依舊沒有立刻答應,但內心受到的衝擊一次比一次強烈。鄭桐等人描述的南方特區那種“野蠻生長”、充滿活力的景象,與他所熟悉的四九城和紅星廠,仿佛是兩個世界。他知道,自己必須去親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