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2章 新的政策春風

字數:2254   加入書籤

A+A-


    時令進入初冬,四九城的天空時常蒙著一層灰蒙蒙的色調。但一股暖流卻悄然吹遍了各大國營廠礦——中央關於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政策細則正式下達了,文件中明確提到了可以在部分有條件的國有企業試行“承包經營責任製”。
    這份紅頭文件像一塊巨石投入湖中,在紅星軋鋼廠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動。廠領導班子連續開會學習討論,中層幹部和普通工人們也都在食堂、車間、更衣室裏熱烈地議論著。
    “承包?什麽意思?把車間包給個人?”
    “那不是成了舊社會的包工頭了?”
    “聽說能多勞多得,幹得好能發大財!”
    “扯淡吧,萬一賠了怎麽辦?喝西北風去?”
    各種聲音,有期待,有疑慮,有恐懼,有興奮。大多數習慣了“大鍋飯”安穩日子的人,對未知的變革本能地感到不安。但也有一小部分頭腦靈活、有闖勁的人,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機遇。
    李廠長敏銳地抓住了這個風向。在一次廠務擴大會議上,他拿著文件,語氣激動地對包括林凡在內的核心骨幹說:“同誌們,春風來了!這是打破僵局、讓咱們廠煥發新生的天賜良機!我認為,我們廠完全有條件進行試點!特別是林凡同誌負責的‘三產’公司,效益好,機製活,可以作為承包試點的首選!”
    這話一出,會議室裏頓時炸開了鍋。保守派的代表,一位姓趙的副廠長立刻表示反對:“廠長,慎重啊!承包製,聽著就好,做起來風險太大!把國有資產交給個人經營,虧了算誰的?工人安置怎麽辦?搞不好就是國有資產流失,是要犯大錯誤的!”
    支持改革的另一派則據理力爭:“改革就是要敢闖敢試!‘三產’公司本來就是新事物,效益有目共睹,讓有能力的同誌承包,更能激發活力!總比現在有些車間半死不活強!”
    雙方爭論不休,焦點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三產”公司的實際負責人林凡身上。他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理念的堅定實踐者,更是李廠長心目中承包者的不二人選。
    趙副廠長把矛頭指向林凡:“林凡同誌,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承包不是過家家,要負全責的!你敢保證一定能盈利?能保證工人收入隻增不減?能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萬一搞砸了,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凡身上。林凡麵色平靜,他知道,這是必須正麵回答的問題,也是他走向更大舞台的關鍵一步。他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全場,沉穩地開口:“趙廠長的擔心有道理。承包確實有風險,但觀望和等待的風險更大。‘三產’公司的發展證明,隻要機製對頭,管理到位,工人的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效益就能上去。如果廠裏決定試點,我願意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我不敢說百分百成功,但我有信心,有能力,更有決心,帶領大家闖出一條新路!”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和自信。支持者們紛紛點頭,連一些中間派也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李廠長滿意地看著林凡,一錘定音:“好!要的就是這股子膽識和擔當!這件事廠裏會認真研究,盡快拿出方案。林凡同誌,你也抓緊時間,準備一個詳細的承包方案,要包括產值、利潤、上繳、分配、風險抵押等具體內容,越詳細越好!”
    會議結束後,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全廠,自然也傳回了四合院。
    閻阜貴第一時間湊到林凡身邊,小眼睛裏閃著精光:“林凡,聽說你要承包公司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以後你就是名副其實的‘林老板’了!有什麽用得著我這老家夥的地方,盡管開口!”他已經在盤算著如何從中分一杯羹,哪怕隻是沾點光也好。
    劉海中則酸溜溜地對老伴說:“哼,看他能嘚瑟幾天!承包是那麽好搞的?到時候賠個底朝天,看他怎麽收場!”但眼神裏卻藏不住嫉妒。
    許大茂聽到消息,更是嫉恨交加,暗自咒罵:“媽的,什麽好事都讓他趕上了!承包?老子也得想點辦法撈點實惠!”他倒賣電影票的行為更加隱蔽,但也更加頻繁,試圖盡快積累資本。
    就連在勞動服務隊的棒梗,也聽說了這件事,心裏有種說不出的複雜滋味。林凡越是成功,就越襯托出他過去的荒唐和現在的卑微。
    林凡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目光,有期待,有嫉妒,有懷疑。他知道,承包這條路絕不平坦,廠內的阻力,院裏的風言風語,都隻是開始。但他更清楚,這是時代的大勢所趨,也是他個人發展的必然選擇。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