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政府項目

字數:6079   加入書籤

A+A-


    十月的風裹著桂花香,漫進“綠氧智能”的落地窗時,辦公區還留著質量危機後的餘溫——技術部的貨架上,合格密封圈與不合格品並排擺放,貼著“警鍾長鳴”的紅色標簽;客服部的白板上,密密麻麻記著客戶的感謝留言,那是林舟帶著團隊上門道歉後,客戶主動發來的反饋。林舟坐在辦公桌前,指尖摩挲著那張被翻得卷邊的“客戶賠償清單”,紙上的數字曾讓公司賬戶空了大半,如今卻成了員工手冊裏“誠信案例”的扉頁。
    突然,辦公桌上的固定電話響了,屏幕跳著“市科技局”三個字。林舟心裏一動,指尖頓了頓才接起——質量危機剛過,他還沒敢想新的機遇,隻盼著訂單能穩紮穩打地回升。
    “是綠氧智能的林舟嗎?”聽筒裏的聲音溫和卻帶著正式感,“我們是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想邀請你們參加‘智能家居下鄉’項目的競標,下周三上午九點在局裏的會議室,具體資料會發你郵箱。”
    “智能家居下鄉?”林舟的聲音不自覺提高了些,指尖的咖啡杯晃了晃,褐色的液體濺在桌角的賠償清單上,暈開一小片印記。他連忙穩住呼吸:“麻煩您再跟我說說,這個項目主要是……”
    “就是把適合農村市場的智能家居產品推廣到鄉鎮,政府會有補貼,中標企業的產品能通過我們的渠道覆蓋全市二十三個鄉鎮,銷量保守估計能翻兩三倍。”對方頓了頓,補充道,“這次競標有五家企業,你們是唯一一家做智能花盆的,好好準備。”
    掛了電話,林舟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科創園裏來來往往的人群,隻覺得桂花香裏都飄著暖意。他快步走到辦公區中央,雙手撐在前台的櫃麵上,聲音裏藏不住興奮:“大家停一下!告訴你們個好消息——我們要去參加市科技局的‘智能家居下鄉’競標,拿下這個項目,咱們的產品就能進農村市場,銷量至少翻三倍!”
    辦公區瞬間炸了鍋。小王從格子間裏跳起來,手裏的鼠標都差點碰掉:“真的?那我們以後就不用隻靠城市客戶了?”曉雯也笑著拍手,嗓子因為之前處理投訴啞了還沒好,聲音帶著點沙啞:“太好了,之前賠償花的錢,說不定很快就能賺回來!”老吳推了推老花鏡,嘴角也難得揚起來,手裏的遊標卡尺輕輕敲了敲桌麵:“要是能進農村,我們的產品得調整調整,農村的環境跟城市不一樣。”
    大家圍著林舟,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之前因為質量危機籠罩的壓抑感,好像被這個消息徹底吹散了。林舟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裏暖暖的——這就是他的團隊,再難的時候沒散,一有希望就立刻充滿幹勁。
    可這份興奮沒持續多久,就被一份郵件澆了點冷水。第二天早上,林舟打開科技局發來的競標企業名單,目光掃到第二行時,手指猛地頓住了——“啟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後麵跟著的法人名字,赫然是張總監。
    張總監,就是之前授意小李拿回扣、選劣質密封圈的采購總監。質量危機後,張總監怕被追責,沒等林舟處理就主動辭了職,沒想到才過了一個月,他居然自己開了公司,還盯上了同一個項目。更讓林舟心沉的是,名單裏還有兩家上市公司——“雲帆智能”和“聚力家居”,這兩家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深耕了五年,產品線全,資金雄厚,光是研發團隊就有上百人,跟他們比,綠氧智能就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
    “林總,名單我看了。”小王端著一杯熱咖啡走進辦公室,臉上的興奮勁兒沒了,語氣裏帶著擔憂,“張總監的公司就不說了,那兩家上市公司,我們能贏嗎?他們的產品廣告都打到鄉鎮電視台了。”
    林舟接過咖啡,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卻沒覺得暖。他把名單推到小王麵前,指著“雲帆智能”和“聚力家居”的名字:“你去查一下這兩家的農村市場布局,特別是智能花盆相關的產品,看看他們的價格和售後。”
    小王點點頭,轉身快步走了出去。林舟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著——他知道,這次競標不好打。張總監熟悉綠氧的產品,說不定會針對性地模仿;上市公司有錢有資源,方案肯定做得光鮮亮麗。可他不能放棄,這個項目是公司走出質量危機、打開新市場的關鍵,一旦錯過,再想找到這樣的機會就難了。
    他睜開眼,打開電腦裏的【商業分析】係統——這個係統是他去年花重金引進的,之前處理質量危機時幫他分析過客戶投訴數據,這次或許能派上用場。他在搜索欄裏輸入“農村智能花盆市場需求”,按下回車,屏幕上很快跳出一行行數據:【農村用戶核心需求:1.性價比(價格敏感,拒絕冗餘功能);2.售後保障(鄉鎮維修網點少,故障難解決);3.操作簡單(老年用戶多,複雜功能使用率低)】。下麵還附了一份調研問卷,裏麵有個老鄉的留言:“之前買過一個智能花盆,能語音控製澆水,可我不會用,壞了也沒人修,最後隻能當普通花盆用。”
    林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這就是突破口!他立刻拿起手機,撥通老吳的電話:“老吳,你馬上帶技術部的人開會,我們要調整智能花盆的功能,把‘遠程語音控製’‘手機 APP多端連接’這些功能去掉,農村用戶用不上,還增加成本。”
    “去掉?”老吳的聲音裏帶著驚訝,“這些可是我們之前宣傳的賣點,去掉了會不會顯得我們的產品不夠智能?”
    “真正的智能,是懂用戶需要什麽,不是堆功能。”林舟語氣堅定,“你算一下,去掉這些功能,成本能降多少?我要把價格壓低 20%,還有,我們得承諾在每個鄉鎮設售後點,24小時內響應維修需求,農村用戶最擔心的就是壞了沒人修。”
    掛了電話,林舟又撥通曉雯的電話,讓她帶著客服部的人去周邊鄉鎮做調研,跟老鄉聊一聊平時用花盆遇到的問題,再收集些售後需求。曉雯一口答應,當天下午就帶著兩個同事去了城郊的李家莊,回來時手裏記滿了筆記:“林總,老鄉們說,他們種的都是蔬菜和多肉,不需要太複雜的澆水模式,但是希望花盆能耐摔,因為農村院子裏小孩多,容易碰倒;還有,他們怕修東西麻煩,要是能在鎮上就找到維修點,肯定願意買。”
    林舟把這些需求都記在筆記本上,晚上加班時,他對著電腦裏的競標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方案的封麵,他特意讓設計部做了一張插畫——畫麵裏,一個農村老奶奶坐在院子裏,手裏拿著簡化版的智能花盆,旁邊的小孩正用小手指著花盆上的按鈕,笑得很開心。方案裏,他詳細寫了產品調整的原因,附了曉雯調研時拍的照片和老鄉的留言,還畫了一張售後網點分布圖,標注了每個鄉鎮的售後點位置和聯係方式。
    競標當天,市科技局的會議室裏坐滿了人。林舟帶著老吳和小王走進來的時候,正好碰到張總監。張總監穿著一身昂貴的西裝,手裏拿著一個精致的公文包,看到林舟,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林總,你們也來湊熱鬧啊?我還以為你們公司剛經曆危機,得歇一陣子呢。”
    林舟沒接他的話,隻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就帶著團隊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小王氣得攥緊了拳頭,小聲說:“他怎麽這麽囂張,不就是開了個新公司嗎?”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說:“別理他,我們用方案說話。”
    競標開始了,首先發言的是雲帆智能的代表。他拿著平板電腦,展示著自家的智能花盆,功能多得讓人眼花繚亂——能連接智能家居係統,能檢測土壤裏的微量元素,還能自動調節光照。“我們的產品,能讓農村用戶享受到和城市用戶一樣的高端智能體驗,”他語氣傲慢,“價格雖然比普通產品高 30%,但物有所值。”
    接著是聚力家居的代表,他們的方案主打“品牌優勢”,說自己的產品在全國有一百多個售後點,還展示了各種獲獎證書。可當評委問起“鄉鎮售後點具體有多少個”時,他支支吾吾地說:“目前主要在縣城,鄉鎮的話,用戶可以把產品寄到縣城維修。”
    然後輪到張總監。他走到台前,拿出的產品居然和綠氧之前的智能花盆很像,連外觀都幾乎一樣。“我的產品,保留了所有高端功能,價格比雲帆低 10%,”他得意地看著林舟,“而且我熟悉農村市場,知道用戶想要什麽。”可當評委問他“農村用戶最需要的是什麽”時,他卻說:“當然是和城市一樣的智能功能,誰不想用好東西呢?”
    林舟坐在下麵,心裏更有底了——這些競爭對手,都沒真正懂農村用戶。
    最後輪到林舟。他深吸一口氣,走到台前,沒有先展示產品,而是拿出了曉雯調研時的筆記本,翻到有老鄉留言的那一頁,輕聲念了出來:“李家莊的王大爺說,‘智能花盆不用太複雜,能自動澆水、壞了能及時修就行’;趙家村的劉阿姨說,‘太貴的我買不起,要是能便宜點,我想給我家的多肉買一個’。”
    他的聲音很輕,卻讓會議室裏瞬間安靜下來。評委們都抬起頭,認真地聽著。林舟又拿出平板電腦,展示了那張插畫,然後指著屏幕上的產品圖:“這是我們為農村市場量身定製的智能花盆,去掉了遠程語音控製這些冗餘功能,保留了核心的自動澆水、土壤濕度提醒功能,價格比原來低 20%,比雲帆的產品低 40%。”
    他頓了頓,又點開售後網點分布圖:“我們承諾,在全市二十三個鄉鎮都設立售後點,每個售後點配備兩名維修人員,用戶有問題,打個電話,24小時內肯定有人上門維修。我們還會在每個鄉鎮找一家雜貨店合作,用戶可以直接在雜貨店買到替換零件,不用等快遞。”
    他舉起帶來的樣品,這個樣品比之前的產品小了一圈,顏色是耐髒的淺灰色,按鈕很大,上麵標著“澆水”“暫停”“濕度查看”三個簡單的字樣。“大家看,這個按鈕比原來大了一倍,老人也能輕鬆按到;顏色選了淺灰色,不容易髒,農村院子裏灰塵多,擦起來也方便。”
    評委們頻頻點頭,其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評委還拿出筆,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林舟講完後,那位評委問:“林總,你們為什麽會想到在雜貨店設替換零件點?”
    林舟笑了笑,說:“因為我聽曉雯說,農村的雜貨店是大家常去的地方,要是能在那裏買到零件,用戶就不用跑遠路,也不用等快遞,這樣才真正方便他們。”
    會議室裏響起了掌聲,雖然不響亮,卻很真誠。張總監坐在下麵,臉色很難看,手裏的筆在紙上胡亂地畫著,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走出會議室的時候,小王興奮地說:“林總,我覺得我們肯定能中!評委們都在點頭呢!”老吳也笑著說:“這次的方案,確實接地氣,比那些堆功能的好多了。”林舟看著眼前的兩個人,心裏很踏實——他知道,這次不是靠運氣,是靠他們真正走進了農村用戶的心裏。
    一周後,市科技局的電話打來了。林舟接起電話的時候,手有點抖,聽到“綠氧智能中標”的那一刻,他忍不住笑了出來,眼眶卻有點紅。他走到辦公區中央,用力拍了拍手:“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中標了!”
    辦公區裏瞬間爆發出歡呼聲。小王跳起來,和旁邊的同事擊了個掌;曉雯激動地抱住了身邊的客服姑娘;老吳推了推老花鏡,拿出手機,給技術部的人發了條信息:“準備生產簡化版智能花盆,我們要進農村市場了!”
    林舟站在人群中間,看著大家開心的樣子,心裏感慨萬千。他想起質量危機時,大家一起加班召回產品、上門道歉的日子;想起調整競標方案時,曉雯帶著同事跑遍鄉鎮調研的樣子;想起競標當天,大家一起麵對競爭對手的樣子。他知道,這個項目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團隊的心血。
    當天晚上,林舟請團隊吃了頓飯。飯桌上,大家聊起了未來的計劃——老吳說要去每個鄉鎮的售後點看看,確保維修人員都培訓到位;曉雯說要再去農村調研,看看用戶還有什麽其他需求;小王說要做一個農村市場的推廣方案,讓更多老鄉知道綠氧的智能花盆。
    林舟看著大家,舉起酒杯:“謝謝大家,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中標。接下來,我們要把產品做好,把售後做好,讓農村用戶也能用上好用的智能花盆。我相信,隻要我們一直想著用戶,公司就會越來越好。”
    大家都舉起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窗外的月光灑進來,照在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希望的笑容。林舟喝了一口酒,心裏很清楚,中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路還很長——要生產、要鋪貨、要建售後點,還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但他不怕,因為他有一個團結、靠譜的團隊,有一顆始終想著用戶的心。
    第二天早上,林舟走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把中標通知書貼在了牆上,旁邊是那張被咖啡濺到的賠償清單。他看著這兩張紙,心裏很感慨——從質量危機到政府項目中標,從失去客戶信任到重新贏得機會,靠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誠信”和“懂用戶”。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真正的成功,不是打敗競爭對手,而是贏得用戶的心。”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筆記本上,那行字顯得格外清晰。辦公區裏,鍵盤敲擊聲又響了起來,比以前更有幹勁,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農村市場,奏響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