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組反壟斷聯盟,向教育局提投訴

字數:7151   加入書籤

A+A-


    十一月的雨接連下了三天,城郊紅光屠宰場的鐵門被雨水衝刷得發亮。趙建國攥著鐵鍬,站在門口的監控攝像頭下,身後跟著五個村裏的年輕人,每個人手裏都拿著木棍——半小時前,那三輛黑色麵包車剛被派出所的警車驅離,車後座裏還搜出了撬棍和汽油桶,混混們雖然沒來得及動手,卻在屠宰場的圍牆上噴了紅色的“拆”字,像一道猙獰的傷疤。
    “多虧你們提前安排,不然我這屠宰場今晚就沒了。”趙建國看著剛趕來的陸辰,聲音裏滿是後怕,他指著牆上的“拆”字,“這些人太瘋狂了,為了斷你們的供應鏈,連放火的心思都有!”
    陸辰伸手摸了摸牆上的噴漆,顏料還沒幹透,蹭得手指發紅。他抬頭看向遠處的公路,警車的警燈已經消失在雨幕裏,可他心裏清楚,這隻是李誌強的試探,鼎盛集團給的最後通牒沒到,對方絕不會善罷甘休。“趙叔,您再辛苦幾天,我們已經聯係了安保公司,明天就派人來24小時值守,費用由辰風承擔,絕不能讓他們再搞破壞。”
    “費用不用你們出!”趙建國擺擺手,把鐵鍬扛在肩上,“我跟李誌強的仇早就結下了,守住屠宰場也是為了我自己。再說,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哪能讓你們單獨花錢?”
    從屠宰場回來的路上,雨勢漸小,陸辰看著車窗上的雨痕,心裏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單靠辰風和幾家商家,根本擋不住李誌強背後的鼎盛集團,必須聯合校園裏其他被打壓的創業團隊,形成合力,才能在教育局和工商局麵前爭取更多話語權。他掏出手機,給蘇晴發了條消息:“你之前說認識校園裏其他創業團隊,比如打印社、考研資料館,能不能聯係他們,說我想組織一場‘校園創業交流會’,有重要的事商量。”
    蘇晴的回複很快:“我早就跟他們聊過,打印社的張哥、考研資料館的李學姐、綠植租賃的王學長,都被李誌強的人騷擾過,張哥的打印設備還被砸過,他們肯定願意來!我現在就建個群,把大家拉進來,定明天下午在辰風工作室開會。”
    第二天下午,科創大廈12樓的工作室擠滿了人。張哥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手裏拎著一個破舊的打印機零件,是上次被混混砸壞的;李學姐戴著眼鏡,懷裏抱著一摞考研真題,說“李誌強的人讓我把資料館轉讓給他,不然就舉報我‘非法經營’”;王學長則拿著一張被撕爛的綠植訂單,“他們搶了我跟學生會的合作,還威脅學校裏的宿舍不讓訂我的綠植”。
    “李誌強就是想把校園裏所有能賺錢的生意都壟斷了!”張哥把零件拍在桌上,零件碰撞的聲音格外刺耳,“我這打印社開了三年,靠的就是學生照顧,現在他一來,不僅搶訂單,還砸設備,這日子沒法過了!”
    李學姐也歎了口氣:“我這資料館是用考研時攢的錢開的,裏麵的真題都是我一道一道整理的,他竟然說‘給你5000塊,把資料都交出來’,這不是明搶嗎?”
    陸辰看著大家激動的神情,知道時機成熟了。他拿出之前整理的證據——李誌強的資金流記錄、偽造的檢疫報告、威脅商家的錄音,一一擺在桌上:“大家的遭遇,我們辰風都經曆過。李誌強背後有鼎盛集團撐腰,單靠咱們各自抵抗,根本不是對手。我想提議,咱們成立‘江城大學創業反壟斷聯盟’,共享證據、聯合維權,一起向教育局提交投訴,隻有團結起來,才能把李誌強趕出校園!”
    “聯盟?能有用嗎?”王學長有點猶豫,他之前試過向學校投訴,結果石沉大海,“李誌強跟後勤處有關係,教育局會不會也偏向他?”
    “有用!”蘇晴立刻接過話,她拿出手機,調出市紀委的最新公告,“之前我們提交的後勤處資金流證據,市紀委已經受理,正在調查;而且咱們有李誌強偽造檢疫報告、破壞經營的實錘證據,這些都是違法行為,教育局沒有理由不受理。另外,咱們聯盟有7家團隊,覆蓋打印、資料、綠植、餐飲多個領域,能代表更多學生和創業者的聲音,教育局肯定會重視。”
    陳陽也打開電腦,調出一份數據表格:“我統計了一下,咱們7家團隊,每月服務的學生超過5000人,創造的就業崗位(包括兼職)有30多個。要是被李誌強壟斷,不僅咱們要倒閉,學生也會失去便利和實惠,這些數據都能作為投訴材料的支撐,讓教育局看到壟斷的危害。”
    張哥第一個表態:“我加入!就算最後失敗,我也認了,總比被李誌強欺負到倒閉強!”李學姐和王學長也紛紛點頭,其他幾個小團隊的負責人也沒了猶豫,當場表示願意加入聯盟。
    陸辰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聯盟章程》,上麵寫著三條核心規則:1. 共享證據與資源,共同應對李誌強的打壓;2. 輪流擔任聯盟代表,負責與政府部門、學校溝通;3. 若某成員遭遇惡意騷擾,其他成員需全力支援(包括輿論、人力支持)。大家仔細看完章程,都在末尾簽了字,李學姐還特意在章程上加了一條:“每月召開一次聯盟會議,及時溝通最新情況”。
    接下來的三天,聯盟成員們分頭行動。張哥收集了李誌強搶打印訂單的合同(上麵的價格遠低於成本,明顯是惡意競爭);李學姐整理了被威脅時的錄音;王學長找到了學生會之前與他合作的合同,證明李誌強是通過不正當手段搶走合作;辰風則提供了偽造的檢疫報告公證書、資金流記錄、黑客攻擊日誌。所有證據匯總到陳陽手裏,他用編程技術將這些材料分類整理,做成了一份可視化的《校園壟斷行為調查報告》,裏麵包含數據圖表、錄音轉文字、照片證據,一目了然,連非專業人士都能快速看懂。
    蘇晴則負責潤色報告的文字部分,她把各團隊的遭遇寫成“案例故事”,比如“張哥的打印社:設備被砸後,訂單量暴跌70%”“李學姐的考研資料館:5000元被要求轉讓三年心血”,用真實的故事增強報告的感染力。她還在報告末尾附上了300多名學生的聯名簽名,以及辰風APP上1000多條支持反壟斷的用戶留言,讓投訴更有群眾基礎。
    提交投訴材料的那天,天氣終於放晴。陸辰、張哥、李學姐作為聯盟代表,一起去了江城市教育局。接待他們的是市場監管科的王科長,四十多歲,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接過報告後,先是快速翻了翻,當看到偽造的檢疫報告和黑客攻擊日誌時,他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這些證據很關鍵,尤其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已經涉嫌違法,我們必須嚴肅調查。”
    他讓工作人員給三人做了詳細筆錄,記錄每個團隊被打壓的時間、地點、具體行為,還特意問了李誌強與鼎盛集團的關係:“你們有沒有證據證明鼎盛集團參與了壟斷?比如資金往來、人員關聯?”
    陸辰拿出匿名者之前提供的“鼎盛集團與李誌強公司的資金流水截圖”(雖然不是原件,但能看到轉賬記錄):“我們暫時沒有原件,但根據多方信息,鼎盛集團是李誌強公司的實際出資方,而且李誌強的壟斷計劃,也是按照鼎盛集團的‘校園生態鏈’規劃推進的。”
    王科長點點頭,把截圖複印下來:“這些我們會核實,要是情況屬實,鼎盛集團也會被納入調查範圍。你們先回去等消息,我們會在7個工作日內給出初步調查結果,期間要是再遭遇騷擾,隨時給我打電話。”
    從教育局出來,張哥激動地拍了拍陸辰的肩膀:“沒想到王科長這麽重視,看來咱們這次有希望了!”李學姐也笑著說:“我剛才在筆錄裏提到學生聯名,王科長特意讓工作人員複印了一份,說要交給領導看,這說明他們真的在認真對待。”
    陸辰心裏也鬆了口氣,但他沒敢掉以輕心——李誌強肯定會通過鼎盛集團施壓,調查過程絕不會順利。他掏出手機,給匿名者發了條消息:“我們已經向教育局提交投訴材料,王科長表示會調查,你知道鼎盛集團會不會介入施壓?”
    匿名者的回複很快:“鼎盛集團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法務部正在準備材料,想以‘辰風APP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為由,反駁你們的投訴,還會聯係教育局的領導,要求‘暫緩調查’。另外,李誌強的人已經盯上了聯盟的成員,張哥的打印社附近,最近有陌生車輛徘徊,你們要提醒他注意安全。”
    陸辰心裏一沉,趕緊給張哥打電話,讓他暫時關店幾天,或者安排人值守。張哥在電話裏說:“我已經看到那輛車了,是輛黑色大眾,從早上就在門口轉悠,我已經讓我弟過來幫忙,還裝了新的監控,不會有事的!”
    掛了電話,陸辰又給林風發消息,讓他安排兩個配送員,去張哥的打印社附近巡邏,要是遇到異常情況,立刻報警。林風回複:“已經安排好了,趙宇和孫磊正在往那邊去,他們帶了防狼噴霧和記錄儀,保證張哥安全。”
    當天晚上,聯盟群裏突然熱鬧起來——王學長發來消息,說“有個穿西裝的男人找到我,說‘隻要退出聯盟,就給我2萬塊補償,不然就舉報我綠植有病蟲害’”,還附上了男人的照片,正是之前威脅劉阿姨的劉峰。
    張哥立刻回複:“別理他!我早上也收到了類似的威脅,說‘退出聯盟就不砸你剩下的設備’,咱們不能被他嚇住!”李學姐也附和:“對!現在教育局已經介入,咱們要是現在退出,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以後更沒人能對抗李誌強!”
    陸辰在群裏發了條消息:“大家別慌,劉峰的威脅正好能作為新的證據,我已經讓陳陽把照片和王學長的遭遇整理成補充材料,明天提交給教育局,證明李誌強還在持續惡意打壓。另外,大家遇到任何威脅,第一時間拍照錄音,保護好自己,聯盟會全力支持你們。”
    陳陽很快在群裏發了補充材料的預覽版,裏麵不僅有劉峰的照片,還有王學長與劉峰的對話錄音(王學長特意錄了音),以及張哥打印社附近陌生車輛的車牌信息(趙宇拍的)。群裏的成員看到材料,都沒了之前的恐慌,反而更堅定了對抗的決心——李誌強的威脅,讓他們意識到,隻有團結起來,才能守住自己的創業成果。
    第二天一早,陸辰和陳陽一起,把補充材料送到了教育局。王科長看到材料後,臉色變得更嚴肅:“李誌強這是頂風作案,明知道我們在調查,還敢威脅聯盟成員,我們會立刻聯係派出所,加強對聯盟成員的保護,同時加快調查進度。”
    從教育局出來,陸辰的手機突然響了,是校紀委的李書記打來的:“陸辰,市紀委那邊有消息了,後勤處的資金流確實存在問題,已經對後勤處的主任進行了停職調查,但鼎盛集團的勢力很大,他們通過市裏的關係,想把調查範圍縮小到‘後勤處個人問題’,不牽扯李誌強和鼎盛集團,你們要做好準備,可能需要補充更多證據。”
    陸辰心裏一緊,鼎盛集團果然開始施壓了!他趕緊問:“李書記,我們還需要什麽證據?隻要能拿到,我們一定盡力!”
    “需要鼎盛集團直接參與壟斷的證據,比如會議紀要、內部郵件、或者鼎盛集團高管與李誌強的溝通記錄,”李書記的聲音壓低了些,“這些證據很難拿到,但隻要有,就能打破他們的‘個人問題’說辭,把鼎盛集團也拉進來調查。”
    掛了電話,陸辰陷入了沉思——鼎盛集團的內部證據,怎麽可能輕易拿到?匿名者之前提供的資金流水截圖,隻是間接證據,沒有原件,說服力不夠。他掏出手機,給匿名者發了條消息:“我們需要鼎盛集團直接參與壟斷的證據,比如內部郵件或會議紀要,你有沒有辦法拿到?”
    匿名者這次回複得很慢,過了一個多小時才發來消息:“鼎盛集團的內部管理很嚴,普通員工根本接觸不到核心文件,但我知道他們下周會在江城酒店召開‘校園生態鏈’會議,李誌強會參加,會上可能會討論如何應對教育局的調查,以及下一步的壟斷計劃。要是能拿到會議錄音或紀要,就能作為直接證據。不過,會議安保很嚴,進去很難,而且風險很大,你們要想清楚。”
    陸辰看著短信,手指微微顫抖。去鼎盛集團的會議現場取證?這不僅難度大,還可能麵臨人身危險——李誌強的人肯定會在現場巡邏,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但他也知道,這是目前唯一能拿到直接證據的機會,要是錯過了,調查很可能會被鼎盛集團幹擾,之前的努力都將白費。
    他抬頭看向科創大廈的方向,工作室的窗戶還亮著燈,陳陽應該還在整理證據,蘇晴在回複聯盟成員的消息,林風在安排配送員的巡邏路線。每個人都在為對抗壟斷努力,他不能在這個時候退縮。
    陸辰深吸一口氣,給匿名者回了條消息:“我們去!請你幫忙提供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入場方式,我們會做好準備,拿到證據。”
    匿名者很快回複:“會議時間是下周三下午2點,地點在江城酒店3樓會議室,入場需要邀請函,我會想辦法給你們弄到一張,但隻能進去一個人,而且裏麵有信號屏蔽,錄音設備可能會被檢測到,你們要提前準備好隱蔽的設備。另外,李誌強的保鏢會在門口檢查,進去後一定要小心,別被認出來。”
    陸辰把短信轉發給團隊群,群裏瞬間安靜下來,過了幾分鍾,陳陽發來消息:“我去吧,我懂技術,能準備隱蔽的錄音設備,而且我沒跟李誌強的人正麵接觸過,不容易被認出來。”
    林風立刻回複:“不行!太危險了,我跟你一起去,我能保護你!”
    蘇晴也說:“我可以裝作服務員,混進去幫忙,酒店的服務員製服我能借到。”
    陸辰看著群裏的消息,心裏湧起一股暖流——團隊成員都願意為了對抗壟斷冒險,這是他最大的底氣。他回複:“陳陽去取證,我和林風在酒店外接應,蘇晴負責聯係酒店的工作人員,提供內部路線,咱們分工合作,確保安全第一,證據第二,就算拿不到,也不能讓任何人受傷。”
    群裏的成員都同意了這個方案,陳陽開始研究隱蔽錄音設備(比如偽裝成鋼筆的錄音筆),蘇晴聯係酒店的同學(在餐飲部兼職),林風則去準備接應的車輛和應急物品(比如急救包、備用手機)。
    夜色漸深,陸辰坐在工作室的電腦前,看著教育局的投訴材料,又看了看匿名者發來的“江城酒店會議信息”,心裏清楚——下周三的會議,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要是能拿到證據,就能徹底扳倒李誌強和鼎盛集團的校園壟斷計劃;要是失敗,不僅調查會受阻,聯盟成員也可能麵臨更大的報複。
    就在這時,陳陽突然指著電腦屏幕,聲音急促:“辰子!你看!鼎盛集團的法務部在網上發布了‘聲明’,說‘辰風APP涉嫌非法收集學生信息,已向網信辦舉報’,還附了所謂的‘證據截圖’,明顯是偽造的!”
    陸辰湊到屏幕前,看到聲明裏的“證據截圖”——是辰風APP的用戶注冊頁麵,但被篡改了,添加了“強製獲取通訊錄”的選項,而實際上,辰風APP隻獲取必要的收貨地址和電話,根本不會收集通訊錄。
    “這是李誌強和鼎盛集團的反擊!他們想通過舉報網信辦,轉移教育局的調查注意力,還想毀掉辰風的口碑!”陸辰的手指緊緊攥著鼠標,心裏清楚,一場新的危機已經到來——網信辦的調查,很可能會讓辰風APP暫時下架,而這,正是李誌強和鼎盛集團想看到的。
    聯盟剛有進展,新的威脅就接踵而至。辰風APP能否頂住網信辦的調查?下周三的會議取證計劃,又能否順利實施?這些懸念,像烏雲一樣籠罩在陸辰和團隊的心頭,也讓接下來的對抗,變得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