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全國震驚!大佬點名:此子有經天緯地之才

字數:5127   加入書籤

A+A-


    胡蘿卜喂完就上鎖!祁同偉亮出天網,綠藤官場集體失聲!
    在祁同偉的鐵腕與秦若蘭的資本雙重驅動下。
    綠藤市這台生鏽停擺了二十年的老舊機器,被強行注入了最頂級的潤滑油和最澎湃的動力。
    它開始以一種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速度,瘋狂運轉起來。
    漢東省的官方媒體上,一個新詞匯悄然誕生,並迅速火遍全省。
    “綠藤速度”。
    “鳳凰計劃”正式啟動僅一個月,就有超過二十家來自京州、深城、滬市的高新科技企業。
    完成了所有簽約流程,正式入駐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新科技園。
    這些企業帶來的,不僅是百億級別的投資,還有數千名頂尖的工程師和研發人員。
    三個月後,由祁氏資本全資投建的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在伊河入海口正式破土動工。
    數千台工程機械日夜轟鳴,光是這個項目本身,就為綠藤市直接創造了上萬個就業崗位。
    無數下崗多年的工人,重新穿上了工作服,走進了熱火朝天的工地。
    與此同時,那張名為“數字政府”的天網,也開始展現它冰冷而恐怖的效率。
    綠藤市行政服務大廳。
    一個戴著眼鏡、行色匆匆的中年男人,將一遝厚厚的材料遞進窗口。
    “同誌,我想辦個食品生產許可證,聽說現在很快?”
    窗口裏的年輕辦事員頭也不抬,接過材料,熟練地掃描、錄入。
    “所有材料齊全,符合規定。您坐那邊等一下,法人需要現場進行一次電子簽名。”
    中年男人將信將疑地坐到等候區,剛喝了一口水,大廳的廣播就響了。
    “請037號,李衛國先生,到發證窗口領取您的許可證。”
    李衛國一口水差點噴出來。
    他看了看手表,從遞交材料到現在,總共過去四十分鍾。
    四十分鍾!
    要知道,在過去,辦下這麽一個證,不跑個十趟八趟,不請客送禮打點關係,沒有半年時間根本想都不要想!
    他恍惚地走到發證窗口,拿到了那張還帶著打印機溫度的許可證,感覺自己像在做夢。
    漢東衛視的記者恰好在此采訪,將話筒遞到了他的麵前。
    “先生,能談談您對綠藤現在辦事效率的感受嗎?”
    李衛國激動得滿臉通紅,對著鏡頭,語無倫次。
    “快!太快了!我……我做生意十幾年,從來沒見過這麽快的!這……這簡直不是在辦事,這是在給我們送錢啊!”
    這段采訪,當天晚上就在漢東新聞播出。
    畫麵裏,祁同偉恰好在服務大廳視察工作。
    記者順勢將他也拉入了鏡頭。
    一位前來考察投資環境的外地企業家,看到祁同偉,立刻激動地衝了上來,緊緊握住他的手。
    “祁顧問!我跟您握個手!我叫王海,在全國投資了半輩子,跑過幾十個城市,我敢說,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能有綠藤現在這麽好的營商環境!”
    王海指著窗明幾淨的大廳,指著那些精神飽滿的辦事人員。
    “在這裏,我們這些做企業的,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是真正的尊重!什麽是真正的效率!我們不用再琢磨怎麽跟官員搞關係,隻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經營上!謝謝您!真的謝謝您!”
    祁同偉隻是平靜地與他握了握手。
    “王總客氣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綠藤歡迎所有真心實意來投資興業的企業家。”
    這段畫麵,讓無數守在電視機前的漢東百姓,第一次將祁同偉的形象。
    從那個雷霆掃黑、殺伐果斷的“活閻王”,與一個銳意進取、眼光卓絕的“改革先鋒”聯係了起來。
    如果說經濟騰飛是看得見的政績,那麽官場風氣的扭轉,則是在無聲處聽驚雷。
    “廉政AI監督”係統上線第一周。
    一份預警報告,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祁同偉的辦公桌上。
    報告鎖定了三名基層幹部。
    一名交通局下屬收費站的站長,利用職權,私設小金庫,將部分過路費截留。
    一名環保局的科員,在審批企業排汙許可時,暗示對方購買其親戚公司高價出售的“環保設備”。
    一名街道辦的主任,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物料采購中,與供應商勾結,虛報價格,侵吞差價。
    金額都不算巨大,最大的也不過十幾萬。
    但在過去,這種事情根本沒人管,甚至都算不上“事”。
    祁同偉看完報告,隻在文件末尾批了兩個字。
    “嚴辦。”
    第二天,漢東省紀委督導組、綠藤市檢察院、公安局聯合行動,在同一時間,將三名還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的幹部直接帶走。
    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通融的餘地。
    一周後,處理結果通過紅頭文件,下發至綠藤市的每一個單位,每一名公職人員手中。
    開除公職,移交司法。
    全市通報批評。
    殺雞儆猴。
    這記響亮的耳光,徹底打醒了那些還抱著僥幸心理的官場老油條。
    曾經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夜之間,徹底成為了曆史。
    再也沒有人敢在審批流程上故意拖延,再也沒有人敢暗示企業“意思意思”。
    那套懸在每個人頭頂的“天網”係統,讓所有不軌之念,都在萌芽階段就被徹底掐死。
    半年後。
    一份經濟數據報告,震驚了整個漢東省委。
    綠藤市,這個曾經全省GDP增長率常年墊底的“老大難”。
    在過去兩個季度,其增長率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躍成為全省第一!
    財政收入,同比翻了一番!
    整個城市的麵貌,煥然一新。
    曾經破敗的舊城區被改造成了時尚的商業街,高聳入雲的寫字樓拔地而起,取代了低矮的棚戶區。
    街道變得整潔繁華,公園裏隨處可見帶著孩子散步的市民,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一種久違的、名為“希望”的笑容。
    “綠藤模式”的成功,已經無法被掩蓋。
    它的光芒,甚至刺痛了國內最頂尖的一批經濟學家的眼睛。
    在一個國家級的高端經濟論壇內部交流區,關於“綠藤模式”的討論,已經刷了屏。
    “瘋了!綠藤市的數據我看過了,這個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它完美證明了強力高效的政府與無上限的資本結合起來,能爆發出多麽恐怖的威力!”
    “祁同偉是誰?查了一下履曆,不到三十歲,從京海到綠藤,掃黑起家,現在又搞出這麽個東西……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建議國家層麵立刻重視!”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全國都推廣‘綠藤模式’……”
    “樓上的別做夢了,這種模式,根本無法複製!”
    爭論雖然激烈,但一個名字,卻通過這些頂級精英的口,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了京城最高層那些大佬的視野。
    祁同偉。
    他的報告,他親手設計的“數字政府”構架方案,他關於產業升級的施政綱領,被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冊子,悄悄地擺在了京城許多間辦公室的案頭。
    綠藤市,CBD中心,新建成的“長藤之星”大廈頂層。
    這裏是秦若蘭為祁氏資本在綠藤打造的總部,也是整座城市的最高點。
    祁同偉獨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整座被他親手重塑的城市,在他腳下,如同一張壯麗的畫卷,鋪陳開來。
    萬家燈火,璀璨如星河。
    他的心中,並無太多成功的波瀾,隻有一種棋局盡在掌握的絕對平靜。
    這綠藤,不過是他宏大藍圖上的一塊小小的試驗田。
    這漢東,也不過是他走向更高舞台的一級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