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石獅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A+A-


    “大周的東西?”
    秦川蹲下身,唇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手指卻已不著痕跡地依次撫過攤上的件件“古玩”。
    “嘿,您可聽真了,這可是正經大周年間的青銅羊方爐,貴人案頭賞玩的雅器,上萬年的老物件了!”
    攤主攏著袖子,說得煞有介事。
    秦川不置可否。
    上萬年?
    大周,確是萬載之前的另一方天庭盛世,是諸天世界的四大古天庭之一。
    但這攤子上,莫說千年古物,便是有個十年以上的真東西,都值得他多看兩眼。
    他起身欲走。
    “您慢走,沒入眼的不打緊。下回您來,有好東西一準給您留著!”
    見秦川無意購買,攤主也不著惱,依舊那副笑模樣,攏袖蹲回原處,靜候下一位主顧。
    這一行,素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平日積攢人氣乃是常事。
    秦川牽著馬車,在這街角巷尾的一個個小攤前流連,逐一品鑒那些所謂的“古物”。
    足足半個時辰過去。
    他心下暗忖:
    “果然,古今中外的古玩市場,大抵都是一般模樣,真品寥寥,盡是仿貨,想要撿個漏,我怕是在白日做夢。”
    不少東西,莫說引動天蘊爐感應,便是他自己粗看,也覺假得可笑。
    但他並未就此離去。
    隻因想著三叔還未回轉,時間還早,既來之則安之,便耐著性子,繼續在這些攤位上翻撿,將一件件物事過手。
    【鎮宅石獅,內含法蘊……】
    腦海中天蘊爐驀然浮現的字跡,讓秦川眼皮微微一跳。
    他麵上卻不動聲色,麵對這位同樣眯縫著眼、方麵闊耳的攤主,並未在那尊一尺來高、略顯殘破的石獅子上過多流連,反而繼續在攤上翻抹尋覓。
    直至拿起一隻小碟,方問道:“這怎麽賣?”
    大耳朵攤主見秦川牽著馬車,隻道是位闊綽主顧,眯眼笑道:“驪山福地出來的老物,兩千年前的玩意兒,誠心要,五個靈元您拿走。”
    秦川皺眉:“這麽貴?”
    攤主似是見怪不怪,笑道:“嫌貴?您再瞧瞧別的,我這裏好東西不老少嘞。”
    秦川又隨手挑了幾件問價,狀似無意地帶問了那石獅子的價錢,得知作價“一靈元”。
    他故意表現出對那碟子的些許中意,問道:“這碟子還能便宜些麽?”
    攤主歎口氣:“看您年紀輕輕卻是個識貨的,給您打個八折,結了這份善緣。”
    秦川麵無表情:
    “半貫錢,這碟子搭上那石獅子,我都要了。”
    “得嘞!就當今日開張,討個彩頭,您拿走!”攤主答得幹脆利落。
    “……”
    秦川麵皮微緊,心下暗罵自己:
    “給高了。”
    原怕攤主識貨,卻是自己想多了。
    將石獅子與那“附贈”的碟子裝上馬車後,他又逛了片刻,再無其他發現。
    眼看需返回原處等候三叔,他瞧著車上那尊石獅,略一思忖,取布將其仔細包裹,塞入裝有被褥日用雜物的背簍中掩藏起來——天蘊爐之秘,絕不可為外人所知,即便是三叔,亦不能告知。
    日頭偏西,暑氣最盛之時,三叔終於回來了。
    “替你尋的房子在南邊建春門那頭,屬坊外之地。離我家約有三裏,距你上值的農靈寺約四裏,是遠了些,但租金便宜,那地界的靈氣在坊外也算數一數二,夠你修煉至練氣一層了。”
    秦禮過來牽住馬車,看了眼車內,點頭道:
    “不錯,都出清了?得了多少?”
    “五貫多點。三叔,租房花了多少?”秦川問道。
    他來時便知,三叔一月俸祿加上各類補貼,也不過十枚靈元。
    “月租一貫,押一付三,統共四個靈元。”
    見秦川便要掏錢,秦禮擺了擺手:
    “你初來乍到,用錢的地方多著。這租金我先替你墊上三個月。不必急著還,待你日後俸祿寬裕了再說。”
    秦川心中記下,也不多言,隻點頭稱是。
    叔侄二人駕著馬車,又行小半個時辰,方至建春門下。
    此處顯然較四府街清淨不少,屋舍多是民宅小院。
    秦川雖久居鄉間,亦知城中分坊內坊外。城內繁華地界劃為七坊,坊外則近乎城鄉交界,多為民居,然亦屬縣城戶籍。
    馬車停在一處小院前。
    院門處,一位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執斧劈柴,見馬車到來,便停下活計,向秦禮拱手,隨即目光落向車上的秦川:
    “秦捕快,這位便是您那位高中農靈寺的賢侄了吧?果真一表人才。”
    秦禮含笑點頭,為秦川介紹:“這位是房東,何瑞峰先生。他的公子何星辰,去年也中了道人,如今在琅音閣任職。你往後可多與人家往來,都是年輕道人,自有話聊。”
    秦川肅然起敬,原是道人之家。
    “皆是孩子們自己爭氣。”
    何先生對秦川笑道:
    “秦捕快說的是,你們年輕人正當多來往。對了,家中因星辰職司之故,特地置辦了一麵玄光鏡。日後你下了差,不妨常來坐坐,一同看看上麵的節目。尤其是每晚的《東勝新文》與《九川縣文》,於你等道人而言,多聆聽其中教義,對日後發展大有裨益。”
    琅音閣,主司留聲玉符、玄光鏡播送及邸報印製,乃是東勝天庭宣導教義之喉舌。
    無論是留聲符還是玄光鏡,皆所費不貲。一枚留聲符便需兩千靈元,能用者,在九川縣皆非尋常人物。
    玄光鏡雖便宜些,一麵亦需六十靈元,仍非尋常人家所能負擔。
    此人竟能置辦一台,可見其家底。
    秦川抱拳:“多謝何先生。”
    “快屋裏請吧,都已收拾妥當了。”
    何先生言罷,朝院內喚了一聲:
    “青旋,出來幫這位哥哥搬搬東西,咱們院裏添新人了。”
    聲落處,院門內探出一位紮著馬尾、身著竹青色薄衫的姑娘,約莫十五六歲年紀。
    她瞧見門外馬車前的清俊少年,靈動的雙眸倏然一亮:
    “你就是新來的道人哥哥?你好呀,我叫何青旋。”
    “你好,我是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