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玄光鏡

字數:4300   加入書籤

A+A-


    秦川初嚐《驚神十三變》帶來的神識飛躍的甜頭,心下欣喜,卻並未忽視這門功法潛藏的隱憂。
    需在限定年限內突破層境,否則神識暴脹,泥丸宮崩,便是身死道消之局。
    “若換作常人,隻怕如頂懸利劍不知何日落下,日夜憂懼,被迫苦修不輟。但於我而言,這似乎……並非難題。”
    他冷靜權衡。
    雖未親身嚐試,卻已知曉天蘊爐的另一項神異——回爐法蘊,加持功法。
    對他而言,隻需不斷積累法蘊,朝著《驚神十三變》層層加點,突破自是水到渠成。
    隻是不知,將這功法提升至第二層,究竟需要耗費多少法蘊。
    “此事,容後再試不遲。”
    入城首日,便於集市中撿得如此大漏,雖賴天蘊爐之神異,但他亦覺此乃吉兆,是個不錯的開端。
    “今夜便好生修行,看一宿究竟能積累多少靈粒。明日再去那集市碰碰運氣。”
    秦川盤膝靜坐,潛心練氣。
    直至窗外暮色四合,方才內視己身。
    “三千七百粒!”
    他本欲繼續修行,奈何腹中饑鳴如雷,隻得暫且收功。
    初涉道途,練氣一層未至,遠未達到辟穀之境,仍需人間煙火維係生機,隻得推門而出。
    正欲搭起從鄉間帶來的小泥爐,熬些小米粥,熱熱幹糧,就著鹹菜打發這頓晚飯,房東何先生卻笑著走了過來。
    “若不見外,今日便在我家共用晚飯如何?也算為小院新客接風洗塵。”
    “這……還是不便叨擾了,我……”秦川婉言推辭。
    “莫要如此客氣。”何先生上前拉住他的手,熱情道,“是星辰方才回來了,聽聞院裏住進一位道友,便想邀你一同敘話。正好玄光鏡即將播放《東勝琅音》,你我邊吃邊看,豈不正好?”
    何先生盛情難卻,秦川幾番推脫不過,終被拉著步入房東家正廳。
    廳內陳設簡潔幹淨,皆是實木家具。
    紅木桌案上,一方約十四寸大小的“玄光鏡”以白布覆蓋。
    四壁並無塵網,反懸掛著不少畫報與文書。
    秦川目光掃過,見其中幾張文書被精心裝裱,赫然是這家公子的“道人錄取通知”,以及琅音閣頒授的“優秀琅音道人何星辰”獎狀。
    正觀望時,隻聽裏屋傳來一道清朗嗓音,如金石相擊,吐字清晰:
    “這位便是暫居我院的秦道友了吧?”
    門簾掀動,一位身著標準黑白道袍的青年邁步而出。其身姿挺拔,五官周正,麵帶笑意,對秦川拱手一禮:
    “在下何星辰。”
    “在下秦川。何道友,幸會。”秦川立即還禮。
    “道友”二字,乃是天庭之下修行中人間的正式稱謂,意為同誌向合,共求大道之友。
    “今日下值歸來,聽家父說起院裏來了位道友,便想著請你過來一同用飯,相識一番。”
    何星辰言語間透著年輕道人特有的朝氣,“往後同住一個院落,又皆是修行中人,想必有許多話可聊。”
    秦川受他感染,亦露笑意,謙遜道:“我初入道途,亦是首日進城,諸多事宜尚且懵懂。”
    “無妨。日後於修行或差事上有何不明之處,盡可來問我。”何星辰爽朗一笑,側身引路,“快請入座。”
    “小秦啊——我便這般稱呼你了。星辰所言極是,往後有何難處,盡管尋他,便當是自己兄長一般。”何先生安排秦川坐下,語氣熱絡。
    感受著這對父子的殷切之情,秦川心下微感詫異。
    雖說道人身份尊貴,但對方亦是道門之家,何至於熱情至此?酒未沾唇,竟似有認作兄弟之意。
    何瑞峰自有他的算計。
    雖秦川僅是剛考中的道人,但即將赴任的“農靈寺”,乃天庭體係中專司郡縣福地所有靈植、靈農、靈田、靈獸事宜的衙署,權責重大,關乎整個九川縣靈植產業的規劃統籌。
    若能從此後於農靈寺任職的秦川口中,提前獲悉些許來年的種植風向,他家在鄉下的那二十多畝靈田,收成便能遠超旁人。
    此時的秦川,尚未真正踏入體製,對此中關竅自是渾然不覺。
    恰在此時,少女何青旋的聲音自廚房傳來:“哥,秦川哥哥,飯好啦!”
    她端著一個餐盤,上有四菜一湯。
    秦川與何星辰同時起身去接。
    看去皆是家常菜蔬,一碗清潤的蘿卜湯。雖不奢華,但這般夥食,已遠勝鄉間許多。
    片刻後,何母也解下圍裙,一同入席。
    “青旋,戌時已到,《東勝琅音》要開播了,將玄光鏡打開。”何瑞峰端著碗吩咐道。
    何青旋小聲嘀咕:“琅音有什麽好看的……”
    卻還是乖巧地跑到桌邊,先是掀開鏡上白布,繼而從抽屜中取出一枚玉簡,在其上輕點數下。
    滋啦——
    鏡麵頓時閃爍起一片雪花雜音,吸引了席間所有人的目光。
    緊接著,在那十四寸的鏡麵中,雜音漸褪,呈現出一幅黑白畫麵:
    “各位觀眾,晚上好。”
    一男一女兩位身著道袍、儀容端正的播報修士出現在畫麵中,神情莊重:
    “今天是天尊曆九七二八年五月初六。歡迎收看《東勝琅音》節目,我是琅音道人朱輝/倪卿。”
    “下麵為您介紹今天節目的主要內容……”
    望著那黑白閃爍的玄光鏡,秦川一時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某個熟悉的年代。
    “這,是否還有彩色電……彩色玄光鏡?”秦川下意識脫口,旋即改口。
    何星辰聞言笑道:“自然是有的。廬山福地一些富庶區域已漸流行,隻是價格不菲。此物乃十幾年前方才問世,許多核心陣紋需在天外刻錄完成,我東勝現今尚無此等技藝,隻得依賴天外進口。”
    秦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繼而好奇問道:“何道友,我考的是‘農靈’專業,對此不甚了了。這玄光鏡究竟是何成像原理?平日又靠何物供給靈力運轉?”
    “此中關竅,在於陣法傳輸與靈力轉換……”何星辰不愧是琅音閣的專業道人,對每日打交道的寶物自是了然於胸,三言兩語便讓秦川明白了大概。
    秦川聽了個大概,明白玄光鏡的供能依賴於一種稱為“玄光柱”的裝置,置於鏡體內部,可自行吸納天地靈氣維持運轉。
    所耗靈氣甚微,一月約相當於一人數日工資。
    正說著,何星辰忽注視著玄光鏡麵露驚疑:
    “新天條……果真頒下來了?”
    秦川也凝神看向鏡麵。
    此刻鏡中畫麵已切至天庭淩霄寶殿的景象。
    畫外傳來琅音道人朱輝字正腔圓的播報,輔以文字說明:
    【天尊曆九七二八年,萬仙禦前論道圓滿閉幕。論道通過《天條》數則,確立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