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章 去京區見父母!難道我們不就是門當戶對?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A+A-


    一九七五年的京區。
    綠皮火車駛入站台,汽笛長鳴。
    沈知微跟著顧硯舟走下火車,北方的風幹燥刮在臉上,與南方的濕潤截然不同。
    站台上,掛著軍牌的黑色轎車靜候一旁。
    車子並未駛向繁華市區,而是穿過一道道崗哨,開進了一片靜謐的大院。
    高牆古樹,一棟棟風格沉穩的蘇式小樓,都在說著這裏頭的居民的非同尋常。
    顧家小樓前。
    顧硯舟的母親周雅茹已經等在門口。
    她麵容保養得宜,看到兒子臉上立馬綻放出笑意,“硯舟回來了。”她先看向兒子,視線才落到沈知微身上,笑容淡了幾分,“這位就是沈知微同誌吧?一路辛苦了,快請進。”
    用語客氣,稱呼疏離。
    那打量的目光自然地打臉著沈知微身上半舊卻幹淨整潔的棉大衣,微微蹙了下眉。
    沈知微心裏不太舒服,麵上卻依舊禮貌回應上。“阿姨,您好打擾了。”
    客廳裏。
    顧父顧振華正與一位富態的婦人喝茶。
    顧振華氣質沉穩和顧硯舟有幾分相像,隻是那兩隻眼睛從未在沈知微身上停留過片刻。
    反倒是那位王姨熱情地站起來,“硯舟回來了!這就是你對象吧?真俊俏!”
    “聽說以前在南方醫院工作?哎喲,那可是委屈了,現在到了京區,是想讓硯舟給你安排個清閑工作享福吧。”
    這話看起來關心,實則句句戳在出身和依附上。
    沈知微唇角微揚起,這話聽起來怎麽就那麽的不舒服,“謝謝王姨關心,我在軍區總院的工作很好,暫時沒有變動的打算。”
    顧母端來茶水,眼眸中掃過了王姨一眼,“聽說沈同誌在南方還做些小生意?女孩子家,拋頭露麵總是不安穩。”
    顧硯舟眉頭驟然鎖緊,剛要開口,沈知微卻輕輕按了下他的手背,示意自己來。
    她抬眼看向周雅茹,“阿姨時代不同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靠自己的雙手和頭腦創造價值,為國家經濟建設出力,不丟人。”
    王姨在一旁打著哈哈,“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嘛,還是要多聽聽長輩的話,謹慎些好。”
    顧硯舟麵色冷凝,不再給她們繼續施壓的機會,直接握住沈知微的手,“知微的能力和分寸,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外人就不必操心了。”
    “外人”二字。
    王姨臉上的笑容徹底掛不住了,訕訕地端起茶杯掩飾尷尬。
    周雅茹的臉色也沉了下來,顯然對兒子直白地維護一個外人感到不悅,但礙於身份和教養,也不好說什麽。
    沈知微感受到顧硯舟手心的溫度。
    心中暖流淌過。
    但她知道,硬碰硬並非上策,尤其是在顧家這樣的家庭,她需要用自己的方式破局。
    “叔叔,阿姨,”她聲音清甜,“第一次登門,帶了些南邊的特產,給您二位嚐嚐鮮。”
    她先拿出個紫砂茶葉罐,遞給顧振華。
    一股山野靈韻的茶香瞬間逸出,絕非市麵上任何名茶可比。
    他愛茶懂茶,立刻知道這絕非凡品,甚至是他從未接觸過的頂級貨色。他抬起眼,第一次真正地看向沈知微,緩緩道,“這茶有意思。”
    “阿姨,”她笑容溫婉,“我平時喜歡搗鼓些草藥,自己配了點安神的香料,晚上放在枕邊或許能睡得好些。”
    “另外,這塊料子是用古法草木染的,顏色是從茜草和蘇木裏一點點熬出來的,過程麻煩了點,但勝在天然,想著花色襯您的氣質。”
    周雅茹接過。
    那香囊湊近鼻尖,比她用過的任何進口香水都更高級。
    特別是這真絲料子,在七十年代絕對是稀罕物,連見多識廣的周雅茹眼底都閃過喜愛。
    周雅茹臉上的冰霜也融化了些,“來就來,還帶什麽東西,太破費了。”話是這麽說,手卻接過了香囊和料子,仔細看了看嘴角微微上揚。
    沈知微趁熱打鐵,笑著對王姨也點了點頭。
    “王姨,今天倉促沒特意準備,下次再給您補上些外麵拿不到的。”
    王姨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她本想挑剔禮物的價值,卻發現對方的東西根本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讓她所有挑刺的話都堵在喉嚨裏,隻能幹笑著擺手,“哎喲,太客氣了,不用不用。”
    顧硯舟看著父母眼中藏不住的欣賞,再看向身旁笑容淡然的沈知微,眼底的笑意幾乎要滿溢出來。
    他輕輕攬了下她的肩,“爸媽,微微她在這方麵是專家,她弄出來的東西,外麵可是見不著。”
    午飯準備得頗為豐盛,能看出周雅茹是用了心的。
    但就是席間氣氛依舊有些微妙。
    不像是自個在家吃飯,想咋吃就咋吃。
    沈知微臉上帶著笑表現得落落大方,話不多,但每次開口都恰到好處。
    周雅茹提起顧硯舟小時候的趣事,沈知微就笑著接話:“硯舟現在這麽穩重,想不到小時候也這麽調皮。”既附和了未來婆婆,又暗誇了顧硯舟。
    顧振華偶爾問及南方軍區的一些情況,沈知微也能根據前世記憶和今生見聞,說得條理清晰,見解不俗,讓顧振華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王姨不死心,捏著嗓子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全桌聽見,“說起來,京區這邊到底不一樣,講究個知根知底。”
    “老話說得好,結婚呐,還是得門當戶對不然以後日子難過了。”她眼神意有所指地瞟向沈知微。
    桌上氣氛瞬間一凝。
    周雅茹夾菜的動作頓住了,沒說話顯然默認了這種觀點。
    顧振華眉頭微皺,但也沒立刻反駁。
    沈知微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她放下筷子沒有立刻接話,而是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抬眼看向王姨,“王姨,您說的門當戶對,指的是什麽?”
    “是父輩的官職大小,還是家裏的票子多少?”
    王姨沒料到她這麽直接,噎了一下,“哎喲,當然是說家境,教養還有什麽見識…”
    “哦?”沈知微輕輕打斷她,“那我請問王姨,門當戶對裏,包不包括我?”
    “我父親一生清貧,卻將畢生精力獻給國家機械建設,最後積勞成疾至今未曾抱怨過半句,這是不是您說的教養?”
    “我沈知微,不敢說有多大見識,但從閻王爺手裏搶回過老首長的命,剛剛獲批參與總部直屬的重大科研項目。”
    “這是不是您說的見識?”
    “還有硯舟,他們守衛國門為的是保家衛國,讓千家萬戶安居樂業,我們兩家人,一個為國為民流汗流血,一個為國為民貢獻技術心血,請問王姨,這算不算是最大的門當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