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各懷鬼胎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A+A-


    兩日時間一晃而逝。
    雁門關城頭,徐介領著一眾將領眺望城外青州軍的大營。
    他眉頭緊皺,神色上帶著疑惑,“諸位將軍,你們說說這寧遠到底在耍些什麽鬼把戲?”
    “為何整整兩日時間,不見他對我雁門關動兵?”
    身後一名將領,拱手開口,“回太守,末將認為鎮北侯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他隻有三萬兵馬,而且是青州的所有力量,若是在雁門關這裏損失殆盡,他這個鎮北侯恐怕也就名存實亡了。”
    其餘將領臉上都露出笑容,紛紛點頭。
    大家一致認為,寧遠隻是做做樣子,實際上並不敢真的進攻雁門關。
    徐介聽聞此話,並未舒展眉頭,而是扭頭看向一旁的諸葛誕。
    諸葛誕感受到自家太守的目光,連忙拱手,“大人,末將認為,鎮北侯或許在等一個時機。”
    徐介眉頭一挑,“等一個時機,什麽時機?”
    諸葛誕開口,“鎮北侯大張旗鼓興師動眾的來到這裏,若是說隻是虛張聲勢,末將絕不認同。”
    “我反而認為鎮北侯是在等援兵。”
    徐介聞言臉色一變,“等援兵,你的意思是青州還有軍隊沒趕過來?”
    諸葛誕點了點頭。
    諸葛信這時突然說道:“可能也並非是青州兵馬,涼州距離此地也不是很遠,涼州太守公孫行手握重兵,野心勃勃,若是他摻和上一腳……”
    諸葛信並沒有把話說完。
    然而在場的眾人全都明白他的意思。
    僅僅是青州大軍,他們並不害怕,可若如果涼州的兵馬也來到這裏,那麽眾人就必須要做出抉擇了。
    要知道涼州太守公孫行手上可是握著整整十五萬大軍。
    一旦和鎮北侯會合,雙方共計十八萬大軍,強行攻打雁門關,是有極大的把握將雁門關拿下的。
    徐介深吸一口氣,“張別駕那邊可有回信?”
    諸葛誕連忙開口,“回大人,張別駕那邊已經派人過來,新兵的招募進展得十分順利,隻是訓練尚缺,一時之間不能形成戰鬥力。”
    “若是強行拉到戰場上,恐怕會適得其反。”
    旁邊一位將軍冷哼一聲,“眼下是我等生死存亡之際,張別駕莫非是想見死不救?”
    “即便是城中的百姓,臨時聚攏起來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何況那些新招募的士兵都配備了武器和鎧甲。”
    徐介很是讚同這段話。
    他當即開口,“立刻寫信告訴張別駕,三日後,本太守要看到援兵到來,援兵不到,那他就提頭來見。”
    諸葛誕拱了拱手,當即領命。
    與此同時,城外的青州大營。
    寧遠正在看著一封問賊檄文。
    “公孫行手底下倒是有能人,能夠寫上這麽一篇好文章。”
    眾人笑了笑。
    司馬元開口,“侯爺這些天一直按兵不動,莫非就是在等這一封問賊檄文?”
    寧遠搖了搖頭,“這檄文對本侯來說沒什麽用。”
    “本侯等的是公孫行。”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
    實際上,這兩天來,大家在私底下都在討論,為什麽侯爺遲遲不動兵。
    一些青州將領,都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因此他們對這次攻打雁門關很感興趣。
    個個摩拳擦掌,想要立下功勞。
    同時也是在寧遠麵前表現實力。
    “公孫行既然想要攻打雁門關,那本侯爺為何不等他到來呢?”
    “這雁門關誰都知道,易守難攻,本侯又何必要獨自一人去攻打。”
    “若我等真的拿下雁門關,朝廷大概率是要讓蕭世玉接管。”
    “如此一來,我青州將士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眼下天下大亂,各地太守諸侯野心勃勃,誰都想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一番事業,本侯也不例外。”
    “今日我和公孫行還同為大虞的太守,可能到了明日,我和他就是戰場上的死敵。”
    寧遠的一番話語,讓在場的眾人大開眼界。
    司馬遠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寧遠。
    他當即開口,“侯爺的深謀遠慮,在下佩服。”
    “讓公孫行前來攻打雁門關,既可以減少我軍的傷亡,又可以消耗公孫行的實力,等到之後和公孫行為敵,我青州的勝算也會相應提升。”
    眾人聽到司馬遠的解釋,這才徹底明白寧遠之前說的什麽。
    丁三炮麵露疑惑之色,“侯爺,若公孫行當真把雁門關拿下,到時候雁門關內的戰利品他豈不是會要走一大半?”
    “如此一來,公孫的實力,恐怕並不會減少太多呀。”
    寧遠聽聞此話,淡淡一笑,“他想帶走雁門關中的東西,那也要看他有沒有那個實力。”
    “何況雁門關裏的東西不都是蕭世玉的嗎?”
    “到時候讓蕭世玉跟他扯皮去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與此同時,距離雁門關不足五十裏處。
    公孫行正領著八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朝雁門關開進。
    “稟報太守,青州的鎮北侯已經率領三萬大軍,駐紮在雁門關城下。”
    公孫行眉頭一挑,目光看向雁門關的方向。
    “鎮北侯這個時候也來插手,莫非他也對雁門關有想法?”
    楚香搖了搖頭,“大人,依我看非也。”
    “鎮北侯率兵來到雁門關,恐怕是因為蕭世玉的求助,畢竟鎮北侯當初是蕭世玉一手提拔起來的。”
    公孫行若有所思。
    他扭頭看向楚香,“依先生看,我們現在應當如何?”
    楚香皺了皺眉頭,“回大人,我們不妨在雁門關城外十裏處紮營,此後按兵不動,隻需要靜靜等待。”
    公孫行行眉頭一挑,笑著說道:“先生的意思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楚香點頭,“正是如此。”
    “讓青州兵和幽州兵互相去拚命吧,我們涼州的勇士就在旁邊靜靜地看著,豈不美哉。”
    身旁眾多騎在戰馬上的將領紛紛大笑。
    每個人都覺得楚香說的很對。
    公孫行點了點頭,“好,就依照先生所言。”
    很快涼州的大軍在雁門關城外十裏處安營紮寨。
    寧遠得到消息後,眉頭稍稍一皺。
    隨即忍不住笑道:“這家夥竟然也想要漁翁得利。”
    “既然如此,那本侯倒是要親自過去會一會他。”
    寧遠領著親兵營直奔涼州大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