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社畜覺醒,初獲橫財 第6章:影響力初探與係統邊界

字數:6614   加入書籤

A+A-


    站在濱江一品頂層複式空曠的客廳,李逸喆凝視著舊手機上那行冰冷的提示:【社會影響力達到‘初露鋒芒’(0/100)】。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腳下是芸芸眾生,但他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立。係統不再隻是慷慨的饋贈者,它變成了一個發布任務的考官,而考題卻模糊得令人無從下手。
    “社會影響力……”他喃喃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冰冷的玻璃窗。這個詞涵蓋的範圍太廣了,是名望?是財富地位?是網絡關注度?還是某種更抽象的對他人或社會造成改變的能力?係統沒有給出任何解釋,隻有一個冰冷的進度條。
    他嚐試著像前幾天一樣,集中精神凝視那碎裂的屏幕,試圖在幽藍色的界麵上找到更多菜單、說明或者哪怕一個提示箭頭。但一切都是徒勞。界麵簡潔得近乎殘酷,隻有那條進度提示和灰色的【今日抽獎】按鈕——它確實被暫停了,無法點擊。
    “果然,除了每日抽獎,什麽額外功能都沒有。”李逸喆歎了口氣,印證了最初的猜測。這個係統沒有智能助手,沒有任務說明,沒有商城,沒有兌換界麵。它就像一個設定好的精密自動程序,隻負責發放獎勵,至於如何達成它後續的要求,則完全需要宿主自己去摸索、去闖蕩。
    這種完全未知的探索,讓他剛剛因獲得豪宅而興奮起來的心情,又重新沉靜下去,甚至多了一絲焦慮。依賴突然被切斷,前路需要自己一步步去丈量。
    他坐回那張價格恐怕堪比過去一年房租的意大利定製沙發上,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梳理手中已有的資源:
    1.現金:銀行卡裏安靜的五百萬元人民幣。
    2.不動產:金泰商城那間正在委托出租的商鋪,以及腳下這處震撼人心的濱江一品頂複。
    3.動產:地庫那輛賓利添越。
    4.係統關聯:一個暫停抽獎、但明確指示了下一步方向的神秘係統。
    這些都是硬實力,是杠杆的支點。但如何利用這些支點去撬動“社會影響力”這個龐然大物,他毫無頭緒。去社交媒體炫富吸引眼球?那似乎太low,且與他性格不符。去做慈善捐款?但巨額資金來曆如何向公眾解釋?去投資創業?可他毫無經驗,風險極大。
    思考中,手機屏幕亮起,是房產中介小劉發來的微信消息。
    “李先生晚上好!抱歉這麽晚打擾您。有個緊急情況必須向您匯報:今天下午有另一位客戶也看中了您金泰商城B座107的鋪位,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租賃意向,報價甚至比我們掛牌價略高一些。但因為我們已與您簽訂獨家委托協議,所以第一時間還是優先告知您。對方希望明天就能簽約,條件都可以談。您看……?”
    李逸喆心中一動。商鋪這麽快就有客戶爭奪?這似乎是一個微小的信號。他回複:“對方打算做什麽業態?”
    “是一家高端精品咖啡連鎖品牌,他們非常看好那個位置,認為潛力很大。”小劉迅速回複。
    “我知道了。明天上午十點,我過去一趟,當麵談。”李逸喆做出了決定。或許,從妥善處理這第一項資產開始,就是一個切入點?一次成功的商業租賃,是否也能帶來一絲微不足道的“影響力”?
    次日早晨,李逸喆刻意沒有開那輛過於紮眼的賓利,而是選擇打車前往金泰商城。他需要保持一種低調的觀察姿態。
    在中介會議室裏,他見到了那家咖啡品牌的區域拓展經理,一位穿著幹練、語速很快的三十歲左右女性。談判過程比想象中順利,對方確實誠意十足,幾乎沒怎麽壓價,隻是在租期和免租期上希望獲得更優惠的條件。
    李逸喆聽著中介小劉在一旁熟練地分析利弊、爭取條款,自己則大多時候保持沉默,隻在關鍵點上點頭或提出一兩個關於對方品牌規劃和運營模式的問題。他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沉穩、有遠見的業主,而非一個走了狗屎運的幸運兒。
    最終,在律師通過電話確認合同條款無誤後,李逸喆在為期五年的租賃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當筆尖劃過紙張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種奇異的踏實感。這是一筆基於他名下資產產生的、持續性的、合法的商業收入。與係統直接贈與的巨額財富不同,這是通過一個微小但完整商業流程達成的結果。
    送走咖啡品牌的代表,中介小劉難掩興奮:“李先生,太順利了!這個租金水平在目前市場裏絕對算優厚的!您真是有眼光!”
    李逸喆微微點頭,心中卻並無太大波瀾。他更關心的是,係統界麵是否會因此產生變化。他借口去洗手間,拿出那部舊手機。
    幽藍色界麵依舊,【社會影響力:0/100】。
    毫無動靜。
    一絲失望掠過心頭,但很快被他壓下。也是,一樁普通的商業租賃,影響範圍僅限於中介、租客和商場物業,怎麽可能觸動係統認定的“社會影響力”?
    他走出洗手間,正準備離開商城,目光卻被中庭一場小型活動吸引。一個區域被圍了起來,背景板上寫著“‘星星的孩子’公益畫展暨愛心義賣”,幾張長桌上擺放著一些色彩大膽、充滿童趣但筆觸略顯笨拙的畫作和手工藝品,旁邊站著幾位穿著誌願者服裝的年輕人和幾位看起來是老師或家長模樣的人,圍觀者寥寥,氣氛有些冷清。
    李逸喆的腳步頓住了。“星星的孩子”——他聽說過,這是對自閉症兒童的一種稱呼。這些畫作,想必就出自他們之手。
    他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靜靜地觀看那些作品。在一幅用色極其熱烈、幾乎要燃燒起來的向日葵油畫前,他停住了。畫作的技巧談不上高超,但那股幾乎要衝破畫布的生命力,卻猛地攫住了他的心。標簽上寫著作者小名:軒軒,8歲。作品名:《太陽花不怕黑》。
    一位誌願者小姐姐注意到他駐足良久,熱情地上前介紹:“先生您好,這些都是我們機構自閉症小朋友們創作的作品,今天在這裏義賣,所有收入都會用於他們的康複訓練和課程。您有興趣可以看看……”
    李逸喆指著那幅《太陽花不怕黑》:“這幅,多少錢?”
    “這幅……我們定價是八百元。”誌願者小姐姐語氣有點不確定,似乎覺得這個報價對於一位陌生路人的隨機慈善消費來說有點高了。
    “我買了。”李逸喆幾乎沒有猶豫,直接掏出手機,“掃碼可以嗎?”
    誌願者小姐姐愣了一下,隨即臉上綻放出驚喜的笑容:“可、可以!當然可以!太感謝您了!”
    付款成功,誌願者小心翼翼地將畫作包裝好,遞給李逸喆,連連道謝。李逸喆接過畫,感覺心裏某處柔軟的地方被輕輕觸動。這筆微不足道的消費,帶來的滿足感卻遠超購買賓利或得到豪宅時的那種震撼,它是一種溫暖的、實實在在的慰藉。
    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的瞬間,眼角餘光瞥見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他的小姑李文娟。小姑正和一個活動組織者模樣的人說著什麽,臉上帶著他從未見過的、發自內心的笑容和熱情,手裏還拿著一疊宣傳單。
    小姑也看到了他,先是驚訝,然後目光落在他手上那幅包裝好的畫作上,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得更加真切和溫暖。
    “小喆?你怎麽在這?”小姑快步走過來。
    “我來這邊處理點事情,剛好看到。”李逸喆揚了揚手裏的畫,“小姑,你這是?”
    “我周末沒事,就來這邊做誌願者,幫幫忙。這家機構我關注好幾年了,這些孩子真的特別需要社會的理解和幫助……”小姑的語氣充滿了善意,和她平時在家族群裏那種小心翼翼的樣子判若兩人。
    李逸喆看著小姑眼中真誠的光,又看了看這場略顯冷清的活動,一個念頭突然闖入腦海。
    “小姑,”他開口,聲音比平時沉穩許多,“如果……我想捐一筆錢給這個機構,怎麽樣操作比較合適?不是這種零散的義賣,是一筆……嗯,稍微有點數目的捐款。”
    小姑李文娟徹底愣住了,她仔細看著李逸喆的臉,似乎想判斷他是不是在開玩笑。“小喆,你……你說真的?這……這可不是小事情啊。”
    “是真的。”李逸喆目光平靜,“我剛做了個項目,賺了些錢,想回饋一下社會。你覺得,捐多少能實實在在地幫到他們,比如……改善一下教學環境,或者給老師們發點補貼?”
    他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像是賺了一筆不錯的獎金,而非擁有巨額財富。
    小姑深吸一口氣,壓低了聲音:“小喆,如果你是認真的……十萬,不,哪怕五萬!對他們這種小機構來說,都是一筆能解決大問題的巨款了!可以給好幾個孩子提供一整年的免費康複課程!”
    “好。”李逸喆點了點頭,“小姑,你幫我聯係一下機構的負責人吧。就以……我個人的名義,捐二十萬。”
    “二……二十萬?!”小姑失聲驚呼,幸好周圍人不多。她猛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極大,像是看陌生人一樣看著李逸喆,“小喆!你……你哪來那麽多錢?這……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小姑,你放心,錢是幹淨的。”李逸喆語氣堅定,“項目獎金,合法收入。你就幫我這個忙,牽個線,剩下的事情我和他們負責人談。我希望這筆錢能真正用到孩子們身上。”
    李文娟看著侄子異常認真和沉穩的表情,完全不似作偽,心中的震驚無以複加。她努力消化著這個信息,最終,對於機構孩子們的關愛壓倒了個人的疑慮。
    “好……好!小喆,小姑信你!我……我這就去找劉園長!”她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轉身快步朝後台走去。
    李逸喆看著小姑的背影,心情複雜。他這麽做,一方麵確實是那幅畫和冷清的現場觸動了他;另一方麵,他也存著一絲試探的心思——一次有針對性的、數額不小的慈善捐贈,是否能被係統認定為“社會影響力”?
    很快,一位五十多歲、氣質溫和但難掩疲憊的女士在小姑的陪同下快步走來,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和謹慎。
    “李先生,您好!我是星星緣康複中心的園長,我姓劉。文娟剛才跟我說……您……”劉園長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劉園長,您好。”李逸喆與她握了握手,直截了當,“我聽小姑介紹了機構的情況,很受觸動。我想向貴中心捐贈二十萬元人民幣,用於改善教學設施和補貼教師薪酬,希望能真正幫到孩子們。”
    接下來的半小時,李逸喆與劉園長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了解了機構的運營困難、資金用途規劃,並初步達成了捐贈意向。李逸喆特別強調,他不需要任何宣傳,但如果機構需要,他可以安排安平信托的律師來對接,確保流程合規、款項專用。
    劉園長激動得眼眶發紅,再三表示感謝,說這筆錢對他們而言簡直是雪中送炭。小姑李文娟在一旁,看著李逸喆條理清晰、沉穩大氣地處理著這一切,眼神中的驚訝逐漸轉化為一種欣慰和隱隱的驕傲。
    處理完捐贈事宜,李逸喆婉拒了劉園長共進午餐的邀請,帶著那幅《太陽花不怕黑》離開了商城。
    坐進出租車,他再次拿出那部舊手機。
    心跳微微加速。
    幽藍色的界麵依舊。
    然而,就在他幾乎要再次失望之時,界麵上那行數字,極其輕微地、幾乎是難以察覺地,跳動了一下。
    【社會影響力:1/100】
    數字變了!
    雖然僅僅是從0到1,漲幅微乎其微,幾乎是一種吝嗇的施舍,但它確實動了!
    李逸喆猛地靠向出租車後座,長長地、無聲地吐出了一口氣。一種巨大的欣慰感和明確的方向感瞬間驅散了之前的迷茫與焦慮。
    他猜對了!慈善捐贈,切實地幫助一個特定群體,哪怕規模很小,也能被係統認可為“社會影響力”的一種!
    但這漲幅……也實在太低了。二十萬現金捐贈,加上他親自出麵溝通,僅僅換來了1點進度。這意味著,如果想通過純慈善捐款的方式刷滿100點,可能需要投入一個天文數字,這顯然不現實,也偏離了他的本心。
    係統似乎在告訴他,影響力的提升,需要更綜合的方式,需要更廣泛的觸及,需要更深層次的……改變。
    他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手中的資源。
    出租車駛入城中村狹窄的巷道,周圍的嘈雜與破舊,與他剛剛談論二十萬捐贈時的心境,以及懷中那幅價值八百元卻重若千鈞的畫作,形成了尖銳又荒謬的對比。
    他知道,他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係統劃下了道,他必須接著走下去。而第一步,雖然微小,但方向,已然明確。
    他握緊了手機,屏幕上的【1/100】,像一顆剛剛破土而出的種子,渺小,卻蘊含著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