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黑曆史曝光的深夜炸雷

字數:4405   加入書籤

A+A-


    第58章:黑曆史曝光的深夜炸雷
    淩晨兩點,書房裏的咖啡機還在咕嚕冒泡,陸硯之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敲完最後一行備注。他剛把顧晚舟發來的現場視頻存進加密文件夾,標題是《雨中審判》,底下還加了個括號:**“她連地都給你防滑了,你碰瓷個鬼?”**
    手機震動了一下,他沒看,但腦子裏已經跳出三行字。
    【#蘇然碰瓷前輩#】
    【#綜藝劇本寫進法醫學#】
    【#陸硯之論文預告下架#】
    他眨了眨眼,確認不是幻覺。
    第一條詞條正在預熱,熱度還沒起來,但時間窗口隻有46小時,得立刻動手。他順手把第三條劃掉——又是趙氏資本在搞小動作,想用學術封殺轉移輿論焦點?做夢。
    他抽出抽屜裏的黑色U盤,插進接口,屏幕一閃,彈出一堆按年份分類的監控錄像壓縮包。這些都是陳墨之前幫他扒的行業黑料備份,平時當資料庫用,今天終於派上正場。
    電話撥通,響到第二聲就被接起。
    “又半夜call我?”陳墨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你是真不打算讓我評上正教授了。”
    “《星途1990》第七場戲,蘇然摔倒那段。”陸硯之直接說重點,“調原始監控,我要動作軌跡分析圖。”
    “等等啊……”陳墨那邊傳來敲鍵盤的聲音,“那不是三年前的劇嗎?當時還是我幫你們工作室存的備份,你說‘萬一哪天用得上’,我還以為你在講冷笑話。”
    “現在笑點落地了。”陸硯之打開剪輯軟件,導入模糊的監控畫麵,“把她的腳尖離地角度、重心偏移速率、落地姿勢全標出來,我要讓全網看看什麽叫‘職業級碰瓷’。”
    “你這是要把娛樂圈當法庭審啊?”
    “不然呢?”陸硯之冷笑,“她敢演,我就敢判。”
    畫麵一幀幀過,像素渣得像打了馬賽克,但他眼神穩得一批。放大,增強,去噪,再逐幀對比前後動作。別人看不出門道,他看得清清楚楚——膝蓋沒彎,手不撐地,整個人像被線拉著往下墜,落地時還特意扭了下腰,就為了顯得更慘。
    “找到了。”陳墨語音發來一張分析圖,“第七次,和之前六次手法一致:都是靠近主角時突然失衡,鏡頭剛好對準臉,摔倒後第一反應不是疼,是看導演有沒有喊卡。”
    陸硯之嘴角一揚:“好家夥,形成肌肉記憶了?”
    “這都不叫碰瓷,什麽叫碰瓷?”
    “把圖發我。”他說,“我要做成‘碰瓷教學長圖’,標題就叫《第7次實錄:從預謀到落地,全程0.8秒精準操控》。”
    “你這標題比論文還狠。”
    “那就配篇論文。”陸硯之新建文檔,打下標題:《論綜藝語境下“被動式肢體衝突”的預設特征》。
    陳墨一聽就樂了:“你又要拿學術整活?”
    “學術怎麽了?學術最幹淨。”他邊敲邊說,“數據不會撒謊,幀率不會演戲,紅圈一畫,誰碰瓷誰心虛。”
    兩人分工明確,陳墨負責文字論證,引用心理學、影視行為學理論,解釋為什麽“連續多次在同一情境摔倒”不可能是巧合;陸硯之則把關鍵幀拉成時間軸長圖,每一步都標注異常點:
    【T+0.2s:右腳主動外撇,製造絆倒假象】
    【T+0.5s:肩部提前傾斜,重心脫離支撐麵】
    【T+0.7s:手未伸出保護,違反人體本能反應】
    最後加上一句總結性文案:“當一個人七年摔七次,每次都摔給鏡頭看,那她不是演員,是特技演員——專攻‘無辜受害者’賽道。”
    圖做完,淩晨兩點四十三分。
    陸硯之喝了口冷掉的咖啡,登錄私人賬號,把圖文打包發進幾個高權重娛評人的私域群,附言:“來源可查,時間戳對得上,轉發不怕被告。”
    然後,他自己發了一條微博:
    “當一個人連續七次在同一類情境下‘意外’摔倒,那就不叫意外了。”
    配圖即長圖文。
    發送。
    三分鍾後,熱搜第五,詞條蹦了出來:#蘇然碰瓷前輩#
    閱讀量瞬間破億。
    評論區炸了。
    【前麵那個《星途1990》我看過!當時就覺得她摔得太巧了,原來真是劇本?】
    【這分析圖比我高考物理卷子還嚴謹】
    【建議申遺:中國碰瓷藝術·綜藝限定版】
    【顧晚舟:我自費百萬建雨林;陸硯之:我用論文送她進監獄】
    陸硯之看著後台數據飆升,沒笑,反而點了根煙——這玩意兒是他唯一不良嗜好,但隻在打完一輪硬仗後才抽。
    煙剛燃到一半,手機又震。
    陳墨發來消息:“外網韓媒開始轉載,我加了英文版說明,標題是‘Tl’,夠不夠國際範兒?”
    他回:“夠。順便把趙氏資本過去五年壓榨新人的財務流水也掛上去,別光讓她背鍋。”
    “你這是要掀桌子啊。”
    “不是我要掀,是他們自己站不穩。”
    他又刷新了熱搜榜,發現有水軍開始刷“陸硯之蹭熱度”“惡意剪輯”之類的詞條,但壓不住勢頭。證據鏈太完整,連幀率誤差都標出來了,誰敢質疑?
    就在這時,一條新私信跳出來。
    是蘇然的助理,匿名賬號,語氣慌得不行:
    “陸老師,這事能不能刪?我們願意道歉,也可以公開承認是策劃……隻求別牽連公司……”
    陸硯之看完,截圖轉發給陳墨,回了一句:“你覺得我會收錢封口?”
    對方再沒回複。
    書房安靜下來,隻剩電腦風扇嗡嗡轉著。他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眼角有點發酸。這場仗打得不算難,但耗神。信息戰最怕的就是拖,一旦對方緩過勁買量洗地,再鐵的證據也會被淹成爛泥。
    所以他必須快,準,狠。
    就像手術刀,切進去就得見血封喉。
    他重新戴上眼鏡,打開另一個文檔,標題寫著:《反製預案:趙氏資本可能的三波反擊路徑》。
    剛敲下第一行,手機又亮。
    熱搜排名更新:#蘇然碰瓷前輩# 已衝上第三。
    底下新增一條爆評:
    【求求了,把她送去參加《最強大腦》,題目就叫“如何用身體博同情”】。
    他輕哼一聲,正要關屏,郵箱提示音響起。
    一封未標記發件人的郵件靜靜躺在收件箱裏,標題是:
    “你漏了一個細節。”
    鼠標懸停三秒,他沒點開。
    窗外,天還沒亮。
    他的手指在回車鍵上方頓了頓,轉而切回微博後台,新建草稿:
    “接下來,該聊聊趙天雄是怎麽教新人‘走位技巧’的了。”
    鍵盤敲下最後一個字時,樓下傳來電梯“叮”的一聲。
    他沒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