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奴至!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A+A-


    “方才探馬來報,老奴大軍已過虎皮驛,不日即將兵臨遼陽,不知諸位可有禦敵良策……”
    天啟元年,三月十八。
    在沈陽休整數日後,一如原曆史時空,老奴率八旗兵與沈陽降軍,攜城中火器直撲遼陽而來。
    麵對建奴大軍的到來,袁應泰這個遼東經略,自然也要召集諸將商討應對之策。
    “如今我軍新敗,建奴氣焰正盛。末將以為,宜先堅守城池,待其士氣稍泄之時再行出擊。”
    “建奴長於野戰,而我遼陽城高牆厚,防禦完備,末將以為我軍當以守為攻……”
    沈陽之戰,尤世功、賀世賢部全軍覆沒。
    渾河一役,戚家軍全軍戰歿,白杆兵隻餘不足三百殘兵。
    所以別看此刻遼陽城內明軍兵力還有八萬左右,但那不過是用來湊數的而已。
    真正能指望的,也就渾河之役中突圍的三千多酉陽土兵,外加由各將家丁整合、袁應泰親率的三千‘虎旅軍’而已。
    因此,麵對袁應泰的詢問,李懷信、侯世?、朱萬良、楊宗業、梁仲善幾個總兵,全都是據城堅守的想法。
    畢竟遼陽城可是大明統治遼東的心髒、大本營,本就高大厚實的城池,更是部署有此時東亞最密集的火炮。
    可以說,除大小麵積之外,遼陽城的防禦能力,甚至遠超如今的京師。
    如此堅城,隻要稍微有點軍事常識,都知道該如何揚長避短。
    “既然諸位都讚同守城,那本經略……”
    “報!”
    “啟稟經略,建奴前鋒已至太子河北岸。城外夷丁軍心浮動,看樣子似有反叛降虜跡象……”
    袁應泰之前在馬祥麟押下腦袋的保證下,已經同意據城堅守。
    此刻見幾個總兵也是如此意見,當即也就準備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
    隻不過還沒等他把話說完,一名匆匆而來的親衛,卻是帶來了蒙古夷丁可能反水的消息。
    “狗日的,就知道是些喂不熟的白眼兒狼!”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不如趁建奴未至,先剿了這些夷丁以防萬一。”
    有著沈陽失陷的前車之鑒,聽到移駐城外的蒙古人又有異動,眾將頓時不由得紛紛麵露恨色,殺心四起。
    “蒙古夷丁既已投我,便是我大明之卒,豈能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依本經略之見,這些夷丁隻需稍加安撫,還是能夠為朝廷出力的。”
    酸腐文人的通病,總以為靠著德行就能教化一切。
    都這個時候了,袁應泰居然還在想著收這些蒙古夷丁之心。
    “經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且韃子向來是畏威不畏德,若是一味施恩縱容,怕是……”
    “一次不忠終身不用,這些蒙古夷丁萬不可再輕信啊!”
    沈陽城是怎麽破的,不就是因為蒙古夷丁關鍵時刻的反水嗎?
    要不然以沈陽不遜遼陽多少的城防,即便建奴再猛,那也不可能一鼓而下。
    “諸位不必再說,如今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時。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量,若是將其推向建奴……”
    麵對眾將的反對,這一回袁應泰卻是毫不退讓,伸手便摸向了帥案上供著的尚方寶劍。
    “末將……末將等遵命……”
    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加之蒙古夷丁移駐城外後,對遼陽城的威脅也大為減輕,侯世祿、朱萬良等人也隻能閉嘴。
    “經略且慢!”
    然而,就在幾個總兵被袁應泰以尚方寶劍壓下之時,有人卻在這個時候當起了出頭鳥。
    “呃,這不是石砫宣撫司的小馬超嗎?”
    “嘖嘖,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看著頭纏繃帶、隻露左眼豁然起身的愣頭青,朱萬良等人為之一愣的同時,眼中更是多了些讚賞之色。
    不用說,這愣頭青正是之前蹲角落裏充數劃水的馬祥麟。
    ‘你娃充啥子殼子,人家安撫蒙古夷丁關你錘子事,又沒要你出錢出糧……’
    麵對一眾參會將領既有戲謔、又有讚賞的目光,馬祥麟卻是不由得一陣後悔。
    畢竟袁應泰答應的據城自守又沒反悔,耽擱不了他給戰神母親送禮,浪費點兒朝廷的錢糧又算得了什麽。
    “那個,末將……末將隻是有些私事想請教經略,就不在這耽擱諸位將軍的時間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什麽穿越者的麵子尊嚴,實力不夠的時候裝裝孫子也不丟人。
    馬祥麟不等麵色冷峻的袁應泰開口,已是趕緊為自己的衝動找補起來。
    “嗬嗬,現在的年輕人啊,做事就是毛躁得很!”
    “不過既是私事,那瑞征一會兒隨老夫後堂再說吧……”
    蒙古夷丁移駐城外的事,本就是馬祥麟先前拿腦袋立軍令狀時提出的小條件。
    袁應泰本以為他也要當麵反駁頂撞,現在見其如此會來事,頓時不由得對其好感大增。
    ……
    “說吧,瑞征可是也認為老夫不該懷柔那些夷丁?”
    馬祥麟那點兒臨機應變的小手段,哪裏能夠瞞得過袁應泰這種官場老油條。
    他才剛一踏入經略行轅後堂,對方便直接開門見山的盯了過來。
    “呃,夷丁本就精於騎射,經略將其招募成軍,卻是省下了操練之功……”
    好漢不吃眼前虧!
    迎上袁應泰那滿是戲謔的笑容,隻稍微一愣,馬祥麟隨即便列舉起了招募夷丁的好處來。
    “滑頭!”
    “莫非在你眼中,老夫就那麽剛愎自用、不聽忠言不成?”
    袁應泰想過馬祥麟可能會否認,但卻完全沒想到,他會反過來稱讚自己的決策。
    “經略言重了!”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之事,凡事皆有好壞兩麵。末將也隻是據實而言,可不是在拍您馬屁……”
    真誠才是必殺技!
    既然玩心眼兒玩不過,那就實事求是。
    沈陽之失和原曆史上的遼陽失守,雖然蒙古夷丁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歸根到底,還是大明自身的腐朽罷了。
    夷丁本身於大明來說,還是有其積極正麵作用的。
    “嗬嗬,凡事皆有好壞兩麵麽?那你倒是說說,這夷丁之壞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