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四天一艘萬噸輪?你管這叫造船?!

字數:4492   加入書籤

A+A-


    天幕的畫麵,從珍珠港的殘骸與烈焰中抽離,瞬間跨越半個地球,直指華盛頓。
    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消息傳來,房間內死寂無聲。
    富蘭克林·羅斯福靜靜地坐在輪椅上,這位帶領美國走出大蕭條的總統,一生都未能征服小兒麻痹症。
    他的雙腿早已沒有知覺,但此刻,整個國家的重量,仿佛化作了實質,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肩胛骨上。
    他沒有咆哮,沒有怒吼,隻是沉默地凝視著窗外。
    那份沉默,正醞釀著一場席卷全球的風暴。
    天幕上,鏡頭給了一個特寫,充滿了黑色的荒誕。
    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正一臉“誠懇”地將一份文件,遞交到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的手中。
    天幕的旁白,帶著毫不掩飾的辛辣與嘲諷,冰冷地響起。
    “這份姍姍來遲的宣戰書,是在珍珠港的爆炸聲響起一個多小時後,才送達美國政府手中。”
    “它不再是外交文書,而是一份記錄著背信棄義的罪證。”
    國務卿赫爾看完文件,眼神冰冷得像要將對方凍結。
    “在我五十年的公職生涯裏,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顛倒黑白的文件!”
    他猛地一揮手,一個驅趕的動作,蘊含著一個國家被冒犯後的全部尊嚴。
    鏡頭切換,國會山。
    羅斯福總統出現在了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的講台前。
    他沒有坐輪椅。
    而是拄著拐杖,由他的兒子攙扶著,一步一步,走到了麥克風前。
    他站著。
    他用那雙早已失去知覺的腿,強行站立,支撐起一個被徹底激怒的國家的脊梁。
    整個國會大廳,鴉雀無聲。
    全世界的目光,透過天幕,聚焦在這位老人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沉穩而清晰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大廳,響徹所有時空。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將永載國恥的日子……”
    沒有慷慨激昂的詞藻,隻有對事實最冷靜的陳述。
    每一個字,都像一柄重錘,狠狠砸在每個美國人的心上。
    “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海軍空軍部隊蓄意的、突然的攻擊。”
    他的聲音逐漸升高,蘊含的力量越來越強。
    “……我請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發動無端、卑鄙的進攻時起,美國和日本之間,已經進入戰爭狀態!”
    話音落下。
    整個國會山,瞬間引爆!
    “戰爭!”
    “通過它!”
    議員們紛紛站起,揮舞著拳頭,臉上滿是憤怒。
    投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完成。
    對日宣戰決議,幾乎全票通過。
    一個沉睡的工業巨人,在這一刻,睜開了他的雙眼。
    天幕的畫麵,開始以一種令人窒息的速度,瘋狂切換。
    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無數工廠的煙囪,在沉寂許久之後,重新噴吐出滾滾濃煙,如同蟄伏的巨獸群,在同一瞬間蘇醒,開始了貪婪的呼吸。
    全國各地的征兵站前,前來應征的青年排起了望不到盡頭的長龍。
    他們中有農夫,有工人,有學生,有富家子弟,但此刻,他們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士兵。
    報紙的印刷機瘋狂轉動,頭版頭條,用最大號的字體,印著同一句話:
    【REMEMBER PEARL HARBOR!】(牢記珍珠港!)
    這句口號,如複仇的烈焰,一夜之間燒遍了美國的每一寸土地。
    畫麵中,一個寧靜的小鎮車站。
    一位頭發花白的母親,正在為自己即將奔赴戰場的兒子整理軍裝。
    她的眼眶泛紅,卻沒有流下一滴淚。
    她隻是用力將一枚小小的十字架,塞進兒子的手心。
    “去吧,孩子。”
    “為國家而戰。”
    這股由國恥與憤怒凝聚成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化為一種讓所有時空帝王都感到靈魂戰栗的恐怖效率。
    旁白的聲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讓所有數字都黯然失色的,活生生的工業奇跡。
    福特公司的廠房裏,最後一輛民用轎車緩緩下線,工人們沉默地目送它離開,下一秒,巨大的吊臂就將全新的軍用模具吊裝到位,火花四濺!
    過去每三分鍾生產一輛汽車,改造後,每小時就能生產一架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
    畫麵中,巨大的機身部件在傳送帶上流動,無數工人如精密的蟻群,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一架完整的轟炸機從廠房的另一端滑出時,上一架的引擎轟鳴聲還未在天際消散。
    凱撒造船廠,將下水一艘萬噸級“自由輪”的時間,從最初的230天,壓縮到了驚人的4天15小時!
    鏡頭下,一艘萬噸巨輪的龍骨剛剛鋪設,天幕便以快進的方式展現了它“生長”的全過程,鋼板如皮膚般合攏,艦橋如頭顱般升起,四天後,香檳砸碎,巨輪鳴笛滑入水中,而它旁邊的船塢裏,下一艘船的龍骨,已經準備就緒。
    戰爭期間,美國平均每小時製造4架飛機,每兩天就有一艘各型軍艦下水!
    天幕之上,一幕幕神跡般的畫麵飛速閃過:
    剛剛出廠的嶄新戰機,密密麻麻停滿了整個機場,無邊無際,一片鋼鐵的森林。
    船塢之中,數十艘航母與戰列艦同時開工,焊槍的弧光猶如夜空中的繁星,將整個海岸線照得亮如白晝。
    無盡的坦克、火炮、卡車,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湧出,匯聚成奔向港口的鋼鐵長河。
    那奔騰的鋼鐵洪流,讓曆史上一切所謂的“鐵騎雄兵”,都顯得渺小如笑話。
    大秦,鹹陽宮。
    鹹陽宮內,秦始皇嬴政身體猛地前傾,他死死盯著天幕,眼神裏除了凝重,更有種見到終極力量的狂熱與戰栗。
    “這……”嬴政的聲音有些幹澀,“這才是……工業化的巔峰嗎?”
    “日本……惹錯了對手。”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緊握著拳頭,指節發白。
    他身後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已是麵無血色,喉頭發幹,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們終於明白,為何天幕會將這個國家稱為“沉睡的巨人”。
    這一覺醒,便是天崩地裂!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的畫麵將是美日之間慘烈的太平洋大對決時。
    天幕的旁白,卻提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問題。
    “就在美國將全部的怒火與力量,都準備傾瀉向太平洋的對手時。”
    “遠在歐洲的另一個法西斯巨頭,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包括他的盟友日本,都始料未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