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前方吃緊?他們後方緊吃!

字數:6254   加入書籤

A+A-


    【1942年10月,晉察冀。】
    天幕的鏡頭,緩緩掃過連綿不絕的太行山。
    山巒依舊雄渾,但鏡頭拉近,山間的村落已然化作一片死寂的焦土。
    曾經的屋舍隻剩下斷壁殘垣。
    被燒得焦黑的房梁,如同屍骨般刺向天空,無聲地控訴著不久前發生的人間慘劇。
    【日軍調集萬人,對晉察冀根據地發動秋季大“掃蕩”,妄圖徹底摧毀我敵後抗日力量。】
    【其所過之處,燒光、殺光、搶光。】
    【根據地軍民浴血奮戰,最終粉碎了日軍的“掃蕩”圖謀。】
    天幕上沒有再播放那些令人發指的屠戮畫麵。
    但僅僅是“掃蕩”與“三光”這幾個字,配上眼前這片廢墟,就足以點燃所有時空帝王的滔天怒火。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死死攥成了拳頭。
    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每個字都帶著血腥味。
    “又是‘三光’!”
    “又是這幫畜生!”
    剛剛因中途島大捷而舒展的龍顏,此刻陰沉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贏了,可這代價……也太大了!”
    “後世的百姓,又受苦了啊……”
    這位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草莽皇帝,對土地和人民,有著旁人無法理解的深沉情感。
    眼見家園被毀,他的心口像是被一塊巨石死死堵住,喘不過氣。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的臉色也沉了下來。
    “以如此劣勢的武備,對抗敵軍萬人‘掃宕’,還能將其擊退。”
    “後世這支軍隊的戰力與意誌,著實可畏。”
    杜如晦在一旁躬身補充道。
    “陛下,臣看這更是軍民一心之功。”
    “若無百姓甘為魚水,深山之中,無糧無援,如何能存?”
    李世民緩緩點頭,目光卻驟然一凝,落在了天幕上一個更讓他糟心百倍的畫麵上。
    鏡頭,轉到了南京。
    【1942年11月,偽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附屬協議。】
    畫麵裏,一個男人出現了。
    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梳得油光鋥亮,一副金絲圓框眼鏡顯得斯文敗類。
    他正對著一群神情倨傲的日本軍政要員,點頭哈腰,臉上堆滿了謙卑而諂媚的笑容。
    正是汪精衛。
    他提起筆,在一份文件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所有天幕前的皇帝,集體炸了。
    “汪!精!衛!”
    朱元璋一字一頓,從牙齒裏迸出這個名字,那聲音仿佛要將此人生吞活剝。
    “這個狗漢奸怎麽還沒死!”
    “咱要是活在那個時候,不用別人動手,咱親手剮了他!”
    “把他的人皮掛在城門樓子上,讓天下人都看看,當漢奸是個什麽下場!”
    老朱的暴脾氣被徹底引爆,唾沫星子噴出老遠。
    “陛下息怒……”
    一旁的文臣嚇得瑟瑟發抖,生怕皇帝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
    “息怒?咱息不了這個怒!”
    朱元璋指著天幕上汪精衛那張臉,破口大罵。
    “別人在前線流血掉腦袋,保家衛國!”
    “他在後方錦衣玉食,賣國求榮,認賊作父!”
    “豬狗不如的東西!”
    “朕恨不得現在就過去,把他千刀萬剮,挫骨揚灰!”
    大漢,未央宮。
    劉徹的臉色鐵青,嘴角噙著一抹極度鄙夷的冷笑。
    “我大漢,最看不起的就是軟骨頭!”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死則死,豈能為一時苟活,而屈膝於蠻夷!”
    “此人,簡直丟盡了我炎黃子孫的臉!”
    衛青的臉上也滿是嫌惡,直接開口道:“陛下,此等人物,連當年那些匈奴降將都不如!”
    “至少那些人兵敗被俘,還知羞恥二字為何物!”
    大唐。
    李世民盯著天幕上汪精衛那張臉,眼神冰冷得像是臘月的寒冰。
    “又是這無恥狗賊!”
    他轉向房玄齡,聲音裏帶著困惑與厭惡。
    “房卿,你說,為何我華夏地大物博,英雄輩出,卻也總出這等數典忘祖的敗類?”
    房玄齡長歎一口氣,躬身道:“陛下,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有擎天之柱,自然也就有蛀國之蟲。”
    “隻是此蟲,太過惡心。”
    【汪偽的賣國行徑,遭到了國共兩黨以及全國人民的一致聲討。】
    【我黨重申“堅持抗戰,反對投降”之主張。】
    畫麵流轉。
    【自1942年下半年起,美利堅擴大對華“租借物資”援助。】
    一架架銀色的運輸機,正艱難地飛越險峻的駝峰航線,將一箱箱寶貴的物資運抵華夏大後方。
    汽油、藥品、武器彈藥……
    雖然數量依舊有限,但對於苦苦支撐的中國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然而,下一個畫麵,卻讓所有人的心再次沉入穀底。
    【經濟上,國統區為應對戰爭困難,推行“統製經濟”。】
    【然而,官僚資本趁機壟斷,囤積居奇,倒買倒賣。法幣急劇貶值,通貨膨脹嚴重,百姓民不聊生。】
    鏡頭下,是重慶的街頭。
    物價一日三漲,一袋米的價格,早上和晚上能差出天際。
    街邊的百姓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神裏是看不到盡頭的迷茫與絕望。
    而鏡頭的另一邊,某些官員的府邸內,卻是夜夜笙歌,珍饈滿盤,美酒飄香。
    這種撕裂般的對比,比任何文字都更具衝擊力。
    “混賬!”
    朱元璋又是一聲爆喝,這一次,他罵的不是漢奸,而是那些發國難財的貪官汙吏!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這幫天殺的貪官,跟那幫倭寇有什麽區別?!”
    “殺!”
    “都該殺!”
    李世民和劉徹的臉色同樣難看到了極點。
    一個國家的崩潰,往往不是從外部被攻破,而是從內部開始腐爛。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感到了深深的憂慮。
    就在所有人都心情沉重,甚至感到一絲絕望之時,天幕的畫麵再次一轉。
    這一次,投向了那些被日軍重重包圍的敵後根據地。
    這裏的環境,比國統區惡劣百倍。
    沒有駝峰航線的援助,還要時刻提防日軍慘無人道的“掃蕩”。
    然而,畫麵中的景象,卻截然不同。
    【為打破日軍的經濟封鎖,敵後根據地展開“大生產運動”。】
    一個響亮的口號,烙印在天幕之上。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鏡頭下,沒有哀鴻遍野,沒有麻木絕望。
    田埂上,是開墾荒地的軍民,汗水浸透了他們破舊的衣衫,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昂揚的勁頭。
    窯洞前,婦女們搖著紡車,將粗糙的棉花紡成一縷縷結實的紗線。
    士兵們脫下軍裝,卷起褲腿,拿起鋤頭,和百姓一起在田間耕作,笑罵聲不絕於耳。
    他們的夥食很簡單。
    自己種的小米,自己種的南瓜。
    他們的衣服很簡陋。
    自己紡的土布,針腳粗大。
    但每個人的眼睛裏,都有一種國統區百姓所沒有的東西。
    那是希望。
    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從自己手中生長出來的希望。
    “好!”
    朱元璋死死盯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八個字,猛地一拍大腿,雙眼迸發出熾熱的光芒!
    “好!好一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才是咱莊稼漢的本色!”
    “靠天靠地,不如靠咱自己的一雙手!”
    這位布衣皇帝咧開嘴,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咱喜歡!”
    大唐,太極殿。
    李世民看得連連點頭,臉上滿是讚許。
    “兵農合一,屯墾戍邊。漢時便有,我朝亦行之。”
    “但後世能做到如此地步,軍民一體,上下一心,實屬不易。”
    他看著畫麵裏,一個高級將領同樣卷著褲腿,滿身是泥,正和士兵們一起在水田裏插秧,不由得感慨萬千。
    “能與士卒同甘共苦者,其軍必強。”
    “能與萬民同心同德者,其國必興。”
    (沒思緒了,水兩章,別罵我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