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剛看到希望就來一刀?鄂西告急!

字數:4567   加入書籤

A+A-


    天幕之上,一個精悍的身影立於坦克炮塔之上。
    他風鏡後的目光掃過無垠沙海,帶著一種獵食者般的專注。他身後,黃沙被鋼鐵履帶卷起,形成一道遮天蔽日的煙塵。
    【埃爾溫·隆美爾。德意誌陸軍元帥。】
    【他以鬼神莫測、大膽果決的戰術,被對手敬畏地稱為“沙漠之狐”。】
    【在北非,他長期以劣勢兵力與裝備,屢屢擊潰數倍於己的英聯邦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奇跡。】
    畫麵飛速閃過幾場經典戰役。
    隆美爾指揮著裝備遠遜於對手的非洲軍團,如鬼魅般穿行於廣袤沙漠。他總是出現在最危險的一線,用一種近乎野獸的直覺與膽識,抓住轉瞬即逝的戰機,發動致命一擊。
    他的坦克部隊時而集中於一點,如利刃般撕開敵軍防線;時而化整為零,從漫天沙塵中突然殺出,打了就跑,攪得英軍日夜不寧。
    大唐,太極殿。
    李靖撫著長須,目露奇光,這是純粹的、將帥之間跨越時空的欣賞。
    “以奇勝,以正合,此人深諳兵法精髓!”
    “於大漠黃沙之中,將一支偏師用到如此地步,其隨機應變,戰術穿插,堪稱一代名將!”
    李世民亦是點頭,讚許之意溢於言表:“朕看此人,不隻是戰術大師,更是一個瘋狂的賭徒。”
    “他敢將自己與全軍的命運,盡數押在一次突襲之上。”
    “贏,則名垂青史;輸,則萬劫不複。”
    “可惜……”李世民的眼神變得深邃,帶著一絲惋惜,“他終究隻是戰術上的名將,德意誌的國力與戰略,早已注定了他的敗局。”
    正如李世民所言,天幕畫麵推進,隆美爾的輝煌,迎來了落幕的序曲。
    【1942年11月8日,英美聯軍發動“火炬行動”。】
    【超過十萬盟軍士兵,在北非西海岸的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登陸,從背後捅出致命一刀!】
    【與此同時,在東麵,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贏得阿拉曼戰役後,正對隆美爾的德意聯軍展開千裏大追擊。】
    一幅巨大的戰略地圖,出現在天幕。
    西麵,是剛剛登陸、勢如破竹的英美聯軍,像一把巨大的鐵鉗張開了口。
    東麵,是窮追不舍、兵強馬壯的英國第八集團軍,是另一把鐵鉗的鉗口。
    而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和意大利盟友,被兩支大軍死死鉗住,活動空間被不斷壓縮,最後被擠壓在突尼斯狹長的沿海地帶,動彈不得。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看到這幅地圖,猛地一拍大腿,放聲大笑。
    “嘿!這不就是困堵圍殲嘛!”
    “咱當年打陳友諒,就是這麽幹的!把他的水師給困在鄱陽湖裏,前後左右的路全給他堵死,管他娘的多能打,沒吃沒喝,那就是個甕中之鱉!”
    老朱指著天幕上的隆美爾,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斷言道:“這什麽狐狸,這下是沒懸念了!天羅地網,插翅難飛!”
    戰局的發展,完美印證了朱元璋的判斷。
    困守突尼斯的二十五萬德意聯軍,已入絕境。
    天空中,是遮天蔽日的盟軍轟炸機,將炸彈如雨點般傾瀉在他們狹小的陣地上,大地在顫抖,鋼鐵被融化。
    海麵上,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炮口閃爍著死亡的火光,徹底封鎖了地中海,切斷了他們與歐洲本土的最後聯係。
    陸地上,是超過五十萬的盟軍,在數千輛坦克與重炮的掩護下,從東西兩個方向,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絞殺。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戰術都顯得蒼白無力。
    隆美爾,這位“沙漠之狐”,在決戰來臨前,被一紙電令召回德國。他親手締造並引以為傲的非洲軍團,最終在他缺席的情況下,走向覆滅。
    【1943年5月13日,在突尼斯的德意軸心國軍隊約25萬人,集體向盟軍投降。】
    【北非戰役,至此結束。軸心國在非洲的勢力被徹底清除。】
    房玄齡看著天幕上成片繳械投降的軸心國士兵,撚須沉吟:“陛下,北非既定,地中海已成盟軍之內湖。下一步,其兵鋒所指,必是意大利本土。”
    杜如晦補充道:“此乃‘剪其羽翼,再搗其巢’之策。先取北非,再攻意大利,最後兵臨德意誌城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盟軍之勢,已不可逆轉。”
    就在所有時空的觀眾,都以為天幕將繼續講述歐洲戰事時,鏡頭卻猛然拉回,對準了那片牽動億萬人心的土地。
    華夏。
    天幕的畫麵切換至雲南,叢林深處。
    一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華夏軍隊,正在進行嚴酷的訓練。
    他們頭戴美式M1鋼盔,身穿美式軍服,腳踩牛皮軍靴。
    手中是清一色的美式M1加蘭德步槍、湯姆遜衝鋒槍!
    他們的夥食裏,甚至有牛肉罐頭!
    這是接受了全套美式裝備和訓練的中國駐印軍與遠征軍!
    他們的眼神,不再是之前所見的麻木與悲愴,而是淬火後的自信與對勝利的渴望!
    他們正在積蓄力量,準備一雪前恥!
    天幕之上,兩個巨大而滾燙的金色大字,緩緩浮現,占據了整個屏幕。
    那磅礴的氣勢,幾乎要透出天幕,響徹在每一個時空,每一個華夏人的耳邊!
    【反攻!】
    轟!
    這一刻,所有時空,徹底沸騰!
    從大秦的嬴政,大漢的劉徹,到大唐的李世民,再到大明的朱元璋,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幾乎同時從禦座上霍然站起!
    他們的胸膛劇烈起伏,雙目圓睜,一股壓抑不住的激流在四肢百骸中衝撞!
    “好!好啊!終於!終於要打回去了!”
    劉徹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聲音裏帶著壓抑許久的怒火與期待。
    “這群倭寇,是時候讓他們血債血償了!”
    長安街頭,無數百姓先是靜默,隨即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哭喊與咆哮,他們高舉手臂,將心中壓抑太久的屈辱與悲憤,化作這兩個字的怒吼!
    “反攻!”
    “反攻!!”
    大明奉天殿內,朱元璋臉上的笑容還未散去,激昂的聲音猶在回蕩。
    大唐太極殿中,李世民剛剛舒展的眉頭,透出久違的欣慰。
    然而,就在所有人的情緒都達到頂點之時,天幕的色調,陡然一變。
    那兩個刺眼奪目的金色大字,仿佛被一片突如其來的陰雲所籠罩。陽光褪去,溫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令人心悸的陰沉與壓抑。
    長安街頭的歡呼聲尚未平息,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扼住了喉嚨。
    朱元璋的笑容僵在臉上,剛剛拍過大腿的手,不自覺地攥緊了龍椅的扶手。
    李世民的眉頭再度擰成一個死結,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一行新的字幕,帶著冰冷的氣息,浮現出來。
    【就在華夏軍民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戰略反攻之際,日軍為“打通長江航運、掠奪洞庭湖區糧食”,發動了鄂西會戰】
    【其兵鋒,直指華夏戰時陪都重慶的西部門戶——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