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抗日標杆,黨國第一悍將
字數:3097 加入書籤
淞滬會戰的失敗,讓國府丟盡了臉麵,幾十萬大軍雲集淞滬,打了三個月,最終還是損兵折將的被迫撤退,不僅丟失了淞滬這個亞洲第一大城市,更讓全國民眾的士氣遭受重創。
這段時間,南京城內人心惶,官員們私下議論紛紛,不少包括高官已經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帶老攜少的舉家往內地跑路,這讓校長相當的不滿。
小鬼子還沒打過來,你們就想跑路,這麽多年的皇糧白吃了?
現在李學文發來的電報,像一劑強心針,瞬間讓校長挺直了腰板。
原本以為李學文這家夥回不來了,沒成想不但活著回來了,還給自己帶來了這麽大的驚喜。
“以兩萬五千之眾,抗擊十五萬日軍六晝夜,傷敵軍逾四萬,此等戰果,實乃淞滬開戰以來所未有”
侍從室主任錢大軍適時的遞上茶杯,校長接過抿了一口,潤潤嗓子,繼續開始了自吹自擂:“當年我在黃埔練兵時,就說過提拔部下首選要看三樣,那就是骨頭硬,腦子活,肯拚命”
“我去黃埔視察的時候,跟學文見過一麵,當時就覺得這小子腦子活,自從將他調往淞滬,展露了軍事才能後,我就知道此子必成大器,有我年輕時的樣子”
“我當初破格提拔他組建中央突擊隊,如今看來,是我沒看走眼啊”
眼見校長開始了自吹自擂,錢大軍連忙開口附和:“委座慧眼識珠,李將軍確實不負厚望,如今金陵城內人心惶惶不少官員都在暗中轉移家眷,這番大捷來得正是時候啊”
聽到錢大軍這麽說,原本臉上還帶著笑臉的校長,瞬間沉了下來,重重放下茶杯冷聲道:“傳我命令,立即召開軍政會議,我要讓那些動搖分子看看,黨國還有如此虎將”
“是”
半小時後,軍政部會議室裏座無虛席。
校長站在主席台上,目光掃過在場一眾文武官員,操著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話,鏗鏘有力的說道:“諸位,剛剛接到前線捷報,李學文率中央突擊隊在金山衛取得大捷,以兩萬五千之眾,擊退日軍十五萬,擊斃敵軍逾四萬”
“此戰曆時六晝夜,我軍將士浴血奮戰,粉碎了日寇從杭州灣包抄我淞滬守軍退路的狼子野心”
校長激昂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原本還在不停交換眼神的官員們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兩萬五打十五萬?不但打贏了,還殲敵四萬多?講笑話呢?
要是小鬼子這麽好打,淞滬幾十萬國軍能打成那個樣子?
雖說心裏不相信,但是沒人願意主動跳出來詢問,全都縮著脖子,等待其他人當這個出頭鳥。
沉默了片刻後,還是唐跑跑這個口頭上堅定的主戰派跳了出來:“委座,前線發來的戰報可曾核實?畢竟以兩萬五千人對抗十五萬日軍,還取得如此戰果,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眼見出頭鳥出來了,原本安靜的會場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不少官員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唐跑跑的話語。
校長麵色不變,朝何婆婆使了個眼色。
何婆婆立即起身,朗聲道:“唐主任問得好,這份戰報已經多方核實,不僅有李學文部的電報,還有第三戰區觀察員的確認,更重要的是...”
說到這裏,何婆婆頓了頓,環視全場,與有榮焉的繼續說道:“倭寇在杭州灣確實停止了登陸行動,其艦隊正在轉向淞滬方向,若非遭受重創,倭寇豈會輕易放棄包抄我軍後路的絕佳機會?”
不怪何婆婆擺出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雖說李學文現在已經被校長收入麾下,變成了校長的直屬小弟。
但是李學文畢竟是陸軍裝甲兵團出身,以前屬於何婆婆一係的,何婆婆曾經是李學文老大的老大的老大。
有這麽一絲香火情在,如今李學文打出這樣驚天動地的戰績,何婆婆臉上也格外有光,說話時腰杆都比平時挺得更直。
這番話有理有據,會場上質疑的聲音漸漸平息,一眾高官雖然覺得不可思議,可事實就是如此,也隻能肯定了這一戰果的真實性。
教育部長王士捷激動地拍案而起:“此乃抗戰以來第一大捷,應當立即通電全國,以振民心”
“王部長說的不錯,正直我軍從淞滬撤退之際,全國抵抗之決心急需提振”唐跑跑緊隨其後起身,語氣激昂的說道:“此等大捷要能傳遍全國,定能讓那些對日寇心存畏懼者重拾信心,讓後方民眾知曉我軍並非無一戰之力”
上麵的頭頭腦腦全都出言肯定劉學文這一戰績,要把通電全國,宣傳李學文的輝煌戰果,下麵的頭目們不管心裏怎麽想,麵上卻是清一色的熱情高漲,紛紛搶著開口附和。
在軍隊中話語權不大的汪大無恥,原本想要再說說自己的那些以打促和的觀點,不過看著會議室裏熱情高漲的抗戰熱情,隻能閉上了嘴巴,繼續當自己的透明人。
打算等會議結束後,再單獨找校長談談“和平”結束戰爭的事宜。
原本就想將李學文塑造成“抗日標杆,黨國第一悍將”的校長,見滿場官員熱情高漲,當即拍板定下宣傳方案:
“不雷,即刻牽頭擬寫《杭州灣大捷通電稿》,要把李學文部的英勇事跡寫得大氣磅礴,讓全國所有老百姓都知道,我黨國有這樣能打硬仗的將領”
“是”陳不雷立刻點頭應道。
作為黨國第一支筆,號稱文膽的陳不雷,對於抵抗侵略的文稿向來傾注心血,當得知杭州灣大捷後,陳不雷當時心裏就思如泉湧,恨不得立刻下筆開寫。
現在得了校長的明確指令,要不是對於李學文的後續嘉獎還沒聽到,陳不雷現在就想直接走人,回去好好打磨這篇通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