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慷他人之慨的李學文

字數:3281   加入書籤

A+A-


    “師座,衛戍司令部又來了命令,要求再調我們一個炮營配屬給駐守湯山的66軍指揮”
    下關碼頭,中央突擊一師駐地內,任運良看了眼通訊參謀遞過來的命令,向著李學文開口匯報道。
    調配給74軍的前線特別支援團打的很漂亮,讓74軍的防守壓力驟減,甚至還打了幾次漂亮的反擊,殲敵無數,自身卻沒什麽太大的損失。
    這讓一心想要收拾李學文的唐跑跑心裏很是不忿。
    這不,有了配合74軍作戰取得大勝的例子,唐跑跑就又開始了執行調虎離山之策,繼續要求抽調李學文的炮兵營為外圍友軍助戰,借此削弱李學文的實力。
    李學文接過電文,掃了一眼,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位唐總司令,打仗的本事稀鬆平常,這拆台子的手段,倒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又著一套的。
    看李學文沒說話,蕭平波在一旁甕聲甕氣的開口道:“老李,我不同意借調,66軍是廣東的部隊,不是中央軍,我們的炮營借調給他們,估計不會怎麽愛惜,不顧危險使勁用炮營”
    任運良推了推眼鏡,也跟著附和道:“副師座說的不錯,重炮太金貴了,軍政部也不會一直給我們補充,要是折在湯山太可惜了”
    這倆人的思想是這個年代軍人的典型局限,中央軍看不起地方軍,認為地方軍都是戰鬥力低下的垃圾,總覺得好裝備給了地方軍就是肉包子打狗。
    同樣,地方軍同樣看不起中央軍,認為中央軍全都是拿著優先補給,武器精良的草包,打鬼子不敢拚命,坑起友軍來,一個個相當的賣力。
    把炮營調配給地方軍,確實是有一定風險的。
    雖說地方軍不敢學著李學文搞‘人才引進’那一套,但是朝死裏用,那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聽著兩位老搭檔的話,李學文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老任,老蕭,你們啊,不要小家子氣嘛,腦子裏全都是那些門戶之見”
    “現在是國仗,不管是地方軍還是中央軍,全都是華夏軍人,為了後方四萬萬同胞在跟小鬼子玩命”
    “66軍裝備差,彈藥缺,現在要用血肉之軀去扛鬼子的鋼鐵,我們藏著掖著幾門炮,對得起那些正在流血犧牲的弟兄嗎?”
    “先不說我們過去助戰,他們會不會念我們的好,單單是我們掌握著全軍退路這件事上,66軍就不敢坑我們的炮營”
    “放心吧,咱們的炮營過去,不會被66軍填窟窿的”
    看到兩個老夥計都露出了認同的表情,李學文正了正神色,開口下令道:“命令”
    任運良和蕭平波立刻挺直腰板。
    “炮團二營,全員滿配基數的彈藥,再從一團抽調一個步兵連,防空營抽調一個連,負責炮兵陣地外圍警戒和防空,準備好後立刻開拔,前往湯山為66軍助戰”
    說到這裏,李學文想起了前線傳回來的戰報,開口補充道:“從我師倉庫中調撥十挺勃朗寧M2大口徑重機槍,南京城防倉庫中調撥一批步槍機槍,攜帶好充足的子彈,一起補充給66軍”
    正在記錄的任運良,聽到後麵的補充內容後,忍不住抬起頭來,開口提醒道:“師座,從我軍的倉庫中調撥武器容易,但是從城防倉庫中調撥武器,是要衛戍司令部的批條的”
    聽到提醒,李學文不屑的撇了撇嘴:“搭理唐跑跑那個老幫菜幹嘛,直接拿我的條子去,要是不讓取,就告訴他們,撤退的時候不讓他們登船”
    聽到李學文這簡直是無賴的話語,任運良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無奈的苦笑。
    推了推眼鏡,應道:“是,師座,卑職明白,這就去辦。”
    一旁的蕭平波更是直接哈哈大笑起來,一拍大腿道:“哈哈哈,老李,還是你狠,唐跑跑?批條?在這個南京城裏,師座你的話就是批條”
    “現在誰不知道,想過江得看李長官點不點頭,就拿他幾杆槍幾發子彈,誰敢跟咱們中央一師唱反調”
    “唉,低調,低調”李學文嘴上說著低調,臉上卻滿是藏不住的得意,端起茶杯慢悠悠呷了一口,這才繼續說道:
    “這樣吧,反正都要私自去拿武器,索性多拿點,讓輜重團直接開車去拉,給那些沒什麽補充的地方部隊全都補充一下”
    李學文這話一出,指揮部裏瞬間安靜了那麽一瞬。
    任運良推眼鏡的手都頓住了,有些遲疑地確認道:“師座,您的意思是.....不隻給66軍,其他所有在南京作戰的地方部隊,我們都給?”
    “對,都給,湘軍的73軍,粵軍的66軍,83軍,桂軍的第7軍,川軍的20軍等等,但凡是還在前線跟鬼子拚命的,有一個算一個,按他們的大致規模和戰況緊急程度都分一批過去”
    南京的防守是按照一個月來製定的,內部儲存了大量的武器彈藥,雖說大部分都是漢陽造或者一些老舊輕重機槍之類的輕武器。
    但是,此時的南京防守部隊,武器質量之低,讓人觸目驚心。
    如果說中央軍嫡係不缺步槍,隻缺重武器外,那些地方部隊,就連步槍這種輕武器都缺,子彈更是少的可憐。
    與其讓那些武器在倉庫裏吃灰,不如讓李學文拿出來做人情。
    反正全都是城防倉庫內的武器,又不需要李學文自己用積分兌換,在慷他人之慨上,李學文是相當的大方。
    作為半個文化人的任運良,隻是略微一琢磨,就明白了李學文這麽做的用意。
    敬佩的看了李學文一眼,豎起大拇指道:“師座高見”
    蕭平波雖說晚了一拍,但也琢磨過味來了,咧嘴笑道:“老李,你這手可以啊,這麽多武器一送,我們中央一師的名聲立刻扭轉,誰不說聲我們的好?”
    “就是這個理”李學文點點頭:“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讓人記得住”
    “這一波,我要讓南京所有的部隊,都豎起手說一句:李長官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