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華夏戰場上罕見的坦克對衝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中央一師的進攻跟小鬼子的進攻雷同,同樣是三板斧式的進攻。
    相比小鬼子的炮兵轟,步兵衝,步兵衝完炮兵轟。
    中央一師的進攻則是炮火準備,步坦協同,多點突擊,攻勢凶猛如潮汐,一浪高過一浪,不給小鬼子任何喘息的機會。
    一般的小鬼子部隊,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等中央一師的這三板斧掄完,基本上就垮了。
    好像是為了印證小李長官的話,戰場上的態勢正朝著一邊倒的方向發展。
    中央一師將近五十門戰車組成的青春版鋼鐵洪流,輕易碾碎了小鬼子在城郊倉促構建的薄弱防線。
    五十多輛坦克分成數個箭頭,引導著潮水般的步兵,從三個方向凶狠地插入瀨穀支隊的縱深。
    “八嘎,頂住,不許後退”
    一個鬼子大隊長揮舞著軍刀,聲嘶力竭的試圖組織起有效的反坦克防線。
    幾門匆忙架設的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對著衝來的坦克瘋狂開火。
    混戰中,速射炮對於中央一師的坦克還是很有威脅的,幾門拉上來的速射炮對中央一師的戰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四輛戰車在九四式速射炮的鎖定下被摧毀,不過也就止步於此了。
    坦克的炮口,以及伴隨步兵衝鋒,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步兵炮輪番發力,迅速摧毀了所有暴露目標的速射炮陣地。
    沒有了速射炮的威脅,戰車在小鬼子的防線內肆意的橫衝直撞。
    緊隨其後的中央一師步兵如同決堤的洪水,衝鋒槍,步槍噴射出密集的火力,將試圖靠近坦克的日軍敢死隊成片掃倒。
    “噴火兵”
    隨著進攻步兵的一聲令下,衝入城內的噴火兵貓著腰,在步兵火力掩護下快速前出。
    手中的噴火器噴口對準那些仍在負隅頑抗的鬼子火力點,扣動了扳機。
    “呼——”
    一道熾熱的火舌驟然噴出,精準地灌入一個正在開槍掃射的窗口。
    淒厲的慘叫瞬間從裏麵傳出,窗口的機槍射擊戛然而止,隻剩下鬼子士兵淒厲的慘叫聲從裏麵傳來。
    “已解決,步兵跟上”
    解決完目標的噴火兵大喊一聲,毫不停留地轉向下一個目標。
    自從南京保衛戰結束以後,中央一師就愛上了噴火器這個玩意,無他,戰場上實在是太好用了。
    突進至二三十米外,一個火油灌頂,什麽樣的工事都擋不住,極大的減少了步兵的攻堅傷亡。
    唯一的不好就是有些廢噴火兵.....
    噴火兵的傷亡一直居高不下,並且死狀慘烈,搞得士兵們都不怎麽願意當噴火兵。
    與此同時,戰場另一側,鋼鐵與鋼鐵的碰撞也爆發出激烈的火花。
    瀨穀支隊的核心步兵力量倒是一般,隻有區區四個半大隊的步兵員額,但是在特種裝備上加強的相當過分。
    區區一個支隊的炮兵部隊中,竟然裝備了96式150毫米榴彈炮,炮兵火力超過了鬼子的普通師團。
    除了炮兵離譜外,瀨穀支隊還配屬了一個獨立機槍大隊,獨立裝甲車中隊,以及配備了94式裝甲車和97式坦克的臨時戰車中隊。
    中央一師的戰車營,在台兒莊範圍內,第一次經曆了真正的坦克作戰。
    “納尼?這是什麽組合?”
    得知國軍坦克部隊突襲,急匆匆趕過來的臨時戰車中隊,在看到中央一師戰車營的戰車型號時,有些傻眼。
    無他,實在是太雜了。
    蘇俄的T26輕型坦克(裝備45毫米炮,大英的維克斯6T M1930E型輕型坦克(裝備47毫米炮,德三的一號A型坦克(僅有機槍。
    竟然踏馬的還有五門日製的八九式中坦(57毫米炮,以及十來輛各種型號的裝甲車。
    “八嘎,是T26,還有維克斯,他們怎麽會有這麽多.....還有我們的八九式?”
    鬼子戰車中隊長安倍十五,通過97式中坦裏的望遠鏡看到這一幕,下巴都快驚掉了。
    這種五花八門的裝備組合,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這是在開萬國博覽會嗎?支那軍的戰車不考慮後勤補給嗎?”
    然而,戰場沒有給安倍十五太多驚訝的時間。
    中央一師的這支“萬國牌”裝甲部隊,已經氣勢洶洶的撲了上來。
    鬼子臨時戰車中隊隻裝備了十五輛坦克,其中九七式中坦裝備了八門,九五式輕坦裝備了七門。
    戰車營的四十多輛戰車,數量上看著很多,但是實際上能夠和鬼子臨時戰車中隊作戰的隻有一連的十五輛T26輕型坦克。
    以及二連的十五輛維克斯6T M1930 E型輕型坦克。
    其餘的戰車,包括五輛日製的八九式中坦在內,都無法參與本次戰車對衝。
    無他,不管是裝甲和火力,都無法對鬼子的戰車造成威脅,但是鬼子的戰車卻可以一炮將己方摧毀。
    裝甲作戰的主戰場交給各自的主力,鬼子剩下的豆丁戰車,和國軍的戰車,則繼續為己方步兵提供火力掩護,無緣參與這次的戰車決戰。
    外圍戰場暫時不提,坦克對衝的正麵戰場上,是真正的混亂一片。
    不管是國軍還是鬼子,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坦克作戰經驗,全都是將坦克作為掩護步兵的移動堡壘。
    這就導致了,這場坦克戰徹底淪為了一場依靠車長個人勇猛與臨場判斷的混戰。
    戰場上一片混亂。
    一輛T26坦克剛用45毫米炮精準地敲掉了一輛九七式,側麵就被一枚九五式中距離發射的榴彈擊中,雖然沒有穿透,但劇烈震蕩讓車內乘員短暫失去了戰鬥力。
    一輛裝甲薄弱的維克斯坦克英勇的衝向一輛九五式,卻在近距離被對方37毫米炮貫穿正麵,彈藥瞬間殉爆,炮塔被掀飛。
    雙方交手,互有勝負。
    但是總體來說,不管是數量還是火力,國軍戰車營還是占優的。
    各自為戰的混戰持續了大半個小時後,當戰場上還能移動的坦克漸漸稀少時,勝負已分。
    鬼子八輛九七式中坦全部被擊毀,七輛九五式也僅剩一輛倉皇逃竄。
    而中央一師為此付出了總計九輛維克斯和T26被擊毀,多輛T26受損的慘重代價。
    在這次華夏戰場上罕見的坦克對衝中,國軍憑借著數量和火力優勢,小勝鬼子一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