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校長:全體注意,看我操作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A+A-


    “平波”
    校長觀察了沙盤上的代表著板垣師團陣地的區域後,轉頭看向今天指揮作戰的蕭平波開口問道:“現在主攻方向是哪裏?部隊推進到什麽位置了?”
    聽到校長叫自己,蕭平波顧不得多想,連忙上前一步,站在沙盤麵前。
    拿起指揮棒開始向校長介紹目前戰場形勢:“回校長,郊城前線,我二旅目前正集中力量,攻擊敵軍正麵外圍防線”
    “在飛機的協助下,正麵戰場上已取得一定突破,但敵軍抵抗異常頑強,火力凶猛,我軍傷亡不小,進展較為緩慢”
    “臨沂前線的一旅,目前正在由北向南進攻板垣師團的後翼,已成功奪取敵軍外圍多個支撐點,但板垣收縮兵力很快,其外圍陣地依舊穩固,我軍正在調整部署,準備下一步的突擊......”
    蕭平波的匯報條理清晰,既說明了進展,也點出了困難,非常客觀的描述了一下此時的戰場形態。
    總共六七萬人的部隊擺開陣仗,拉出二三十公裏的戰線進行野戰,雙方還都是精銳,這樣的作戰,不是短時間就能結束戰鬥的。
    也就是板垣師團的後勤被斷,戰場最近的機場也被摧毀,要不然的話,打上大半個月都不奇怪。
    不過就算是這樣,想要全殲這樣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鬼子主力師團,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沒辦法,中央一師兵力不夠,無法封鎖整個戰場,板垣師團隻要想跑,隨時可以跑路。
    一個偉大的人會在未來幾年後,提出至少三比一這個全殲敵軍得作戰原則。
    想要完成全殲作戰,集中優勢兵力是基本前提。
    三比一這個情況下,還是精銳圍殲處於運動中的普通部隊,精銳碰精銳的情況下,至少五比一,甚至更高。
    上次圍殲十三師團,就是出動了連同中央一師在內,十多萬人的部隊,這才完成圍堵。
    聽著蕭平波的介紹,校長眉頭卻越皺越緊。
    “緩慢?不行!”
    等蕭平波介紹完戰場的動態,校長立刻不滿的訓斥道:
    “現在日寇援軍正在急速趕來,獨立混成第3旅團最多七日就能到達臨沂,這七日是全殲板垣師團的最佳時機,絕對不能給板垣喘息的機會,必須持續施加最大壓力”
    聽著校長的訓斥,蕭平波詫異的看了李學文一眼,不是說本次戰略目標是重創板垣師團,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才會發起圍殲作戰嘛?
    怎麽校長直接張嘴就是全殲?
    小李長官能怎麽說,輕輕搖了下頭,示意俺也不知道校長怎麽想的。
    倆人在背後的小動作,並沒有引起此時處於癮頭上來的校長的注意,隻聽校長接過指揮棒,對著沙盤開始部署起了作戰計劃。
    校長指著板垣師團左翼第11聯隊,與第21聯隊的結合部,開口道:“打仗不能死板,不能隻會結硬寨,打呆仗”
    “日軍正麵防線過於堅固,強攻代價太大,我們就要避實擊虛”
    “這裏,就是這裏,日軍兩個聯隊的銜接處,必然存在指揮協調的間隙,防禦也相對薄弱。”
    “平波,你立刻組織一次夜間突擊,就選在結合部這個點,集中所有火力,給我打開一個缺口”
    校長這個命令,看著還行,但也隻能是看著了。
    剛發起進攻才多久,小鬼子的兵力還沒有消耗,哪能直接進攻小鬼子的結合部,就算能打進去,也無法取得太大的戰果,就會被小鬼子給攆出來。
    打這裏完全是無用功啊。
    蕭平波看了一眼李學文,示意讓李學文上去勸勸。
    但是李學文全當沒看見蕭平波的示意,開什麽玩笑,這一看就是校長癮頭上來了,這個時候上去勸除了會挨上一頓罵,什麽結果也改變不了。
    反正現在的主要戰略是消耗鬼子兵力,不管是打正麵還是打交界處,都能起到消耗鬼子兵力的效果,隨他去吧。
    看到李學文裝死,蕭平波隻能硬著頭皮自己上了。
    “校長英明”
    蕭平波先是一個立正,高聲讚了一句後,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開口委婉的勸說道:“校長,這個結合部也在我們的進攻計劃中,隻不過根據前線偵察和今日交火情況來看,日軍兵力還相當充足”
    “我部進攻這個區域,可能不會取得太大的戰果,隻會徒增傷亡”
    “卑職以為,是否可以先集中火力兵力,對正麵戰場的日軍進行猛攻,待其兵力,彈藥進一步消耗後,再投入主力,對此處實施決定性一擊?如此,方能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戰果。”
    蕭平波這番話已經說得相當委婉,但是,後續發展卻並沒有出乎李學文的預料。
    校長當時就火了,你一個學生,竟然敢質疑我這個身經百戰的校長的命令?
    怎麽?是認為我這個校長的指揮能力不行?連一個區區師級的攻堅戰都指揮不了?
    猛地將指揮棒往沙盤邊一撂,嚇得指揮部裏一眾參謀噤若寒蟬。
    校長臉色難看,目光銳利的盯著蕭平波,語氣失望的訓斥道:“平波,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是黃埔的學生,是我蔣某人的學生,怎麽如今也學會了那些雜牌軍的習氣,畏敵如虎,保存實力?”
    他背著手,開始在沙盤前急促地踱步,聲音越來越高:“什麽徒增傷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為黨國犧牲,是軍人的榮耀”
    “我們現在是在跟日本人搶時間,你慢慢消耗?等日軍的援兵到了,到時候就不是傷亡大小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圍殲計劃的失敗,是放虎歸山,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
    “打仗,有時候打的就是一股氣,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當年我在東征惠州,叛軍的火力難道不猛嗎?城牆難道不高嗎?”
    “但我們黃埔學生軍,就是憑著這股不怕死的精神,一鼓作氣,拿下來了”
    “現在,我們裝備比當年好,兵力比當年多,難道勇氣反而比不上當年了嗎?夜間突擊,正是發揮我軍近戰夜戰優勢,揚長避短的好機會”
    校長越說越覺得自己抓住了戰略上的關鍵,直接下達了不容更改的命令:
    “我意已決,就按照我說的辦,立刻組織精銳,就在今晚,從這個結合部給我撕開一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