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接力奔跑,向光而行

字數:2342   加入書籤

A+A-


    2021年4月,北京的春風吹綠了玉淵潭的柳樹,也吹暖了“健康接力跑”的起點線。肖硯一家、陳默,還有從武漢趕來的張大爺和誌願者們,早早聚集在天安門廣場旁的跑道上,鍾院士穿著紅色運動服,精神矍鑠地站在最前排,手裏舉著發令槍。
    “各就各位——”隨著鍾院士一聲喊,肖寧和張大爺並肩站在第一棒,肖寧的防護服上依舊寫著“北京肖寧”,隻是這次後麵多了串小字:“和你一起跑向春天”;張大爺手裏攥著個小布包,裏麵裝著武漢方艙醫院的舊照片,“要帶著這些回憶,跑完這一程”。
    發令槍響,肖寧帶著張大爺衝了出去,跑道旁擠滿了市民,有人舉著“致敬逆行者”的牌子,有人喊著“加油”,陸曉陽舉著自製的小旗子,蹦著跳著喊“小姨加油!張爺爺加油!”。陸則安舉著相機拍照,肖硯和陸曉冉跟在後麵,給跑過的選手遞水,陳默則忙著協調沿途的補給點,每個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第一棒交接時,張大爺把布包遞給下一棒的康複患者:“帶著武漢的回憶跑,咱們都要好好的!”患者接過布包,用力點頭,腳步更快了。肖硯看著接力棒在醫護、患者、誌願者手中傳遞,眼眶微微發熱——這根接力棒,不僅傳遞著奔跑的力量,更傳遞著“不放棄、共相守”的信念,就像疫情時,他們把希望從北京傳到武漢,從醫院傳到社區。
    跑到中途,肖寧停下來,對著路邊的人群揮手,她的額頭上滿是汗,卻笑得格外燦爛。陸曉舟跑過來,遞上一瓶水:“小姨,我也要跑!”肖寧笑著把他拉到身邊:“好啊,咱們一起跑向終點!”陽光下,舅甥倆的身影並肩向前,風吹起他們的衣角,像一對展翅的翅膀。
    終點線設在武漢長江大橋旁,當最後一棒選手——一個12歲的武漢康複患者衝過終點時,人群爆發出歡呼聲。鍾院士走上前,給孩子戴上獎牌:“你真棒!不僅自己康複了,還帶動了這麽多人,未來可期!”孩子舉起獎牌,大聲說:“我以後也要當醫生,像肖寧阿姨一樣!”
    慶祝儀式上,張大爺代表患者發言,手裏還攥著那個布包:“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在方艙醫院裏吸氧,今年就能跟著大家一起跑,謝謝北京的醫生,謝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咱們的隨訪點會一直辦下去,咱們的互助小組會越來越大,要讓更多人知道,生病不可怕,隻要有人陪著,就能挺過去!”
    肖寧接過話筒,看著台下的人群,聲音哽咽卻堅定:“從武漢到北京,從方艙醫院到社區隨訪點,我們走過了最難的路,也收獲了最多的溫暖。以後,我們會把‘健康接力跑’一直辦下去,把呼吸康複知識傳到更多地方,讓每一個患者都知道,他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儀式結束後,大家沿著長江大橋散步,陸曉陽拉著鍾院士的手,問個不停:“鍾爺爺,明年我們還會來嗎?還會有更多人一起跑嗎?”鍾院士笑著點頭:“會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團結就是力量,愛能戰勝一切。”
    肖硯和陸則安並肩走著,看著身邊說說笑笑的家人和朋友,心裏滿是踏實。陸則安掏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是去年1月,他和肖寧在軍機上的合影,肖寧靠在椅背上睡著,他幫她蓋著外套。“那時候總擔心,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一家人團聚,現在看來,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是啊,所有的堅守都值得。”肖硯輕聲說,她想起隨訪門診裏患者的笑臉,想起規培醫生們堅定的眼神,想起孩子們眼裏的光,“隻要我們心裏裝著彼此,裝著初心,就沒有什麽能打倒我們。”
    傍晚,大家在武漢的熱幹麵店吃飯,張大爺點了滿滿一桌小吃,熱幹麵、麵窩、蛋酒,香氣撲鼻。肖寧吃得滿嘴都是芝麻醬,笑著說:“還是武漢的熱幹麵最香!明年接力跑結束,咱們還來這家吃!”
    離開武漢時,張大爺和病友們來送他們,手裏拎著剛摘的枇杷:“明年春天,咱們北京見!到時候俺還來隨訪門診當誌願者,幫你們給患者講故事!”
    車子駛離武漢,陸曉陽靠在肖硯懷裏,手裏攥著獎牌,小聲說:“媽媽,明年我也要跑全程,還要帶著我的小恐龍一起跑。”肖硯摸了摸他的頭,笑著點頭:“好啊,媽媽陪你一起跑。”
    陸則安握著肖硯的手,輕聲說:“以後的日子,咱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一起跑向更多的春天,一起把愛和溫暖傳下去。”
    車子在夕陽下行駛,遠處的長江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地的金子。肖硯看著窗外的風景,心裏滿是希望——這場戰疫,讓他們明白了“在一起”的意義,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平凡的日子。往後的歲月,他們會帶著這份初心,繼續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把溫暖傳給更多人,把“在一起”的故事,寫得更長,更動人。
    就像長江的水,奔騰不息,滋養著兩岸的土地;就像歲月裏的星光,微弱卻堅定,照亮著前行的路。他們一家人,會帶著這份光,一直走下去,把愛與堅守,刻在時光裏,留在人心間,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