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俺願大興西北(求追讀)

字數:4618   加入書籤

A+A-


    宋煊當即伸手指著院牆上的靶子:
    “俺在屋簷底下站定,那靶子在牆上,足有三十步的距離,箭箭皆能射中。”
    範仲淹哦了一聲,伸出雙臂在心中粗略丈量了一二,曉得宋煊沒說錯。
    他嗬嗬笑了兩聲:“莫不是十二哥有百步穿楊的本領?”
    “範相公說對了。”
    “我不信。”晏殊搖搖頭:“如此昏暗的情況下,你很難射中靶心的。”
    “相公且瞧好吧。”
    宋煊當即讓陶宏去把他的弓箭拿來,又仔細洗手。
    張方平喝著冰啤酒,臉上帶著笑意,他是見識過十二哥的射術的。
    宋煊拿著弓箭站在屋簷下,主動開口:
    “宋相公可是要去牆根下瞧著?”
    宋綬明顯不相信宋煊的手藝,哼了一聲不做理會。
    倒是張方平主動舉手:“十二哥,俺去,俺去。”
    話音剛落,就聽見嗖的一聲。
    宋煊瞬息之間就放箭。
    嗡。
    箭尾還在震動,可直愣愣的紮上靶子了。
    宋綬想要勸張方平這個天才不要冒險的話,還沒來得及張口。
    宋煊的箭就已經紮在靶子上了。
    “啊,啊,啊。”
    宋綬隻能啊了幾聲緩解自己的尷尬,默默鬆開了想要拉住張方平的手。
    “好。”
    晏殊率先鼓掌叫好,他覺得禁軍當中都很少有像宋煊這般的射術。
    範仲淹也讚許的頷首,這弓箭可不是尋常子弟能玩的起的。
    更不用說宋煊還射的如此好!
    那些謀財的歹人想來,範仲淹也覺得自己的劍可以飲血了。
    不說宋綬有天賦,但是他吃了些沒有親情的苦之外,其餘時間都沒有委屈到自己。
    “十二哥的射術如此好,怕是沒少下苦功夫。”
    宋綬摸著胡須搖搖頭,有那份心思放在讀書上,何至於屢次都在私塾當中考倒數第一呢。
    “比不上軍中悍將。”
    宋煊收好硬弓後,重新坐在竹椅上:
    “俺想著考中進士後,便去西北或者河北路為官呢,到時候有機會施展一二。”
    三個當官的人,聽著宋煊的理想抱負,都開始思索這小子是什麽意思?
    倒是範仲淹頷首:
    “十二哥所想的倒是與我差不多,江南百姓富足,倒是邊境百姓生活困苦。”
    宋綬老家是河北趙州的,他自是曉得那裏的兵將對於防禦遼朝南下有多大的壓力。
    百姓也是勉強活著,根本就無法與南方百姓相比較。
    “世人皆願意前往富庶地方為官,俺不是這樣想的。”宋煊吃著串笑嗬嗬的道:
    “到了富庶之地瞧著那些豪強士紳欺壓百姓,單單依靠律法是震懾不住他們的,免不得心中殺意大起。
    莫不如前往邊境之地,殺人立威也就算得正常之事了。”
    “哈哈哈。”
    晏殊聽了宋煊如此幼稚的言論,忍不住大笑起來,他覺得宋煊的政治論點,還是及其幼稚的。
    “十二哥,你倒是笑死我了。”晏殊擦了擦笑出來的眼淚:
    “當官可不是這樣的,少年意氣殺性大,我是理解的。”
    “俺這也是空談了。”
    宋煊毫不在意晏殊對他這種言論的評價。
    畢竟大宋是要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地方上可的豪強士紳,除了是士大夫之外,很少能有什麽勳貴的。
    大宋的王爺沒有封地的。
    “等你真正為官之後,便不會如此想了。”
    範仲淹也遇到過與自己理念不合的上司,他是維護地方士紳而不是百姓的。
    煩悶的範仲淹每次與上司發生爭執都要記錄在房間內的屏風上,等他調任後,房間都寫滿了。
    “興許俺是真的想要去瞧一瞧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關。”
    宋煊端起啤酒笑了笑:“還有那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的景象,俺想去大興西北。”
    如今這些地盤都被夏王李德明所控製。
    “天禧四年,遼朝皇帝親率五十萬大軍攻打西夏李德明失敗,冊封李德明為尚書令、大夏國王。”
    晏殊捏著胡須給宋煊科普道:
    “而且李德明每年元旦,官家萬聖節、冬至都會派人來汴京通貢,而且朝廷也樂於李德明與遼朝為敵。”
    “那又怎麽樣呢?”
    宋煊的反問,讓晏殊有些愕然。
    “不耽誤他進貢後率兵攻打大宋的地盤啊!”
    宋煊的話,倒是讓晏殊沉默不語。
    即使大宋奉李德明為純誠功臣,他也是屢次挑起邊釁。
    “而且俺聽聞李德明在懷遠鎮大啟宮殿,修建都城,看樣子是想要稱帝的,到時候還怎麽同大宋臣服啊?”
    宋煊又飲了一口啤酒:
    “這些年他對外擺出依遼附宋的姿態,對於西北重拳出擊,西攻吐蕃和回鶻,奪取西涼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
    其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晏相公不會覺得他沒有稱帝的野心吧?”
    晏殊對於西北之事關注較少,饒是範仲淹也對西北之事關注甚少。
    他隻是通過見識過的士卒,覺得天下久平無事,軍隊很久都沒有使用了,士卒也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很難打仗的。
    遼宋自從澶淵之盟後,維持了數十年的和平生活。
    大宋這邊認為是他們贏了,因為僅僅用三十萬歲幣就能避免重兵戍邊和朝廷賦稅的壓力,才用了不到百分之一的軍費。
    而且這歲幣的錢是皇帝出的,跟百姓沒關係,那文臣們就更是舉雙手讚成了。
    而大遼也覺得他們贏了,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沒有人是輸家!
    晏殊是在中樞待過的。
    若是李德明稱帝了,那置大宋的威嚴於何地?
    一個夏王就到頭了,他竟然妄想稱帝,這必然是不能接受的。
    到時候必然會引起刀兵。
    範仲淹讚同宋煊所言:
    “十二哥說的不錯,河北以及京師皆武備廢弛,幽雲十六州再也沒有人想要收回了。”
    宋煊指了指自己:
    “俺想!”
    晏殊等人都看著宋煊,不知道他為何會說出這種話來。
    “若是沒有幽雲十六州作為防禦根基,長久下去,遼國的鐵騎可以直接攻打開封府,諸位相公覺得俺這是在危言聳聽嗎?”
    範仲淹搖搖頭,其實他心中也是有這個擔憂的。
    可目前撕毀單方麵撕毀澶淵之盟對於大宋是及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