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鄉親們的選擇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A+A-


    陳無忌派人將村子裏麵的青壯,挨家挨戶請到了營地。
    朦朧的夜色下,幾堆篝火將營地照耀的明暗交錯,影影綽綽。
    陳無忌坐在火堆旁邊,身後站著陳力、陳無雙等主脈青壯。
    在方才,陳無忌將主脈的人也正式整編了一下。
    以陳騾子、陳力為正副隊率,率主脈二十八青壯暫充親衛。
    這是主脈所有的壯勞力,也是陳無忌往後的最大倚重。
    “無忌,急匆匆喊我們過來做什麽?”人群中有人高聲問道。
    軍營中的氣氛過於肅殺,讓這些往日裏沒個正形的人,也不由得老實了起來。雖然站的散亂,但也老老實實的站著,起碼有一個認真聽話的姿態。
    陳無忌環視了一眼諸人,開口說道:“諸位可知村裏為何聚集了這麽多兵士?”
    “你升官了,這事我們都聽說了。”有人積極回答道。
    “是,但不完全是。”陳無忌說道,“羌人要從南山而下,攻打我們南郡,我奉命阻敵,明日就上戰場。”
    “我們這些人在西山村裏已經一起生活了數十上百年,如今大難臨頭,我和我陳氏族人願意身先士卒,拒敵於南山之上,諸位鄉鄰打算怎麽辦?”
    人群頓時騷亂了起來,竊竊私語的聲音如蜂鳴一般回蕩了開來。
    “怎麽可能?羌人怎麽會從南山上下來?”
    “陳無忌該不會是在騙我們吧?”
    “人家為什麽要拿這種事來騙我們?你們也不看看周圍,全是拿刀拿槍的,人家有這麽多人,有什麽必要拿這種事騙我們?”
    “他要打仗就去打唄,跟我們說這些幹什麽?我們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能做什麽?難不成他還要我們上戰場?”
    “陳家人不也是老百姓,人家自己能上,為什麽不能要求我們?肯定是讓我們上戰場,不然為什麽要把我們召集起來。”
    “我不去,有本事他就殺了我,我要回家。”
    “我也不去,上戰場那是要死人的。我看他就是閑得慌,不管誰當天子,他也不可能把老百姓都殺了,那些當官的還需要我們種地納糧,羌人占了就占了唄,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就是,這皇帝都換了多少個了,我們不還是照樣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我們需要統一一下說法,等會不管他說什麽,都不能答應。他們陳家人要找死,讓他們去,這個陳無忌當了點小官,現在是真把雞毛當令箭了。”
    ……
    陳無忌姿態淡然的往火堆裏扔著柴火,等著他們商量結束。
    雙方的距離並不算遠,這些人說的東西七七八八都進了陳無忌的耳朵。
    他們有這反應,陳無忌一點也不算意外。
    一起當了這麽多年的鄰居,這些人是什麽尿性,陳無忌或多或少還是知道的,別人占了他家哪怕是一片雞毛的利益,他們都要掰開了揉碎了,殫精竭慮的計算一番。
    可若牽扯到大義,讓他們付出點什麽,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前番村中青壯共拒山賊,已經是這些年非常罕見的罕事了。
    原因有很多,但大概無非是山賊真打到了家門口,而袁家和陳氏這兩個村中大族都動了起來,他們為了自家安危不得不豁出膽子跟上。
    這一次,陳無忌會給他們商量的時間,卻絕不會給他們選擇的餘地。
    徐增義說的很在理。
    陳無忌不可能為了這些無關緊要之人,寒了自家族人的心。
    哪怕他們哭爹喊娘,這一碗水,陳無忌必須要端平了。
    不願意也無所謂,強征。
    若要反抗,陳無忌這兒現在有一千五百把刀,足夠把他們殺幾個來回。
    “諸位考慮的如何了?”陳無忌拍了拍手上的木屑,高聲問道。
    袁家一位中年人站了出來,帶著滿臉愁苦之色說道:“無忌啊,你如今雖然是官,可也是我們村裏的,我們大家夥是什麽樣子你也很清楚,讓我們種地或許還行,可讓我們去打仗,我們真沒那個本事。”
    “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帶人去打仗,我們每家每戶湊點兒糧食給你做軍資,讓大家夥都吃飽了肚子,再上陣殺敵,你看如何?”
    陳無忌看向了其他人,“你們都是這樣想的?”
    “我不一樣。”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走了過來,“我跟你們去打仗。”
    陳無忌笑了笑。
    這位就是村裏很多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劉鐵錘。
    因為身形高大,力氣也大,劉鐵錘這些年在城裏一直掙得不錯,家裏沒有斷過糧,隔三差五還有肉吃。
    “陳曆,帶劉鐵錘去領東西。”陳無忌吩咐了一聲。
    “是!”
    袁家那名中年人看著昂首闊步走出去的劉鐵錘,眼神厭惡的瞪了一眼,口中輕罵了一句,“不知死活的早死鬼,明天你娘就得給你收屍。”
    “我……我也去。”人群中忽然有一隻胳膊高舉了起來,緊接著兩個人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是袁有為和他的胞弟袁作偉。
    “無忌,我們兩個也……也去打仗。”袁有為說話有些哆嗦,也不知是緊張還是懼怕。
    陳無忌有些意外,袁有為這家夥現在好像真有點兒轉性了的意思。
    陳無忌示意他們先在旁邊站一站,然後對其他人問道:“還有人嗎?”
    “我,我。”
    一道身影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這是一個長相憨厚,眼神不管看什麽都好像沒有焦距的年輕漢子。
    他叫許觀山。
    這可是西山村的一大奇人。
    說他傻,他又好像不傻,可說話總是瘋瘋癲癲的。
    他父母亡故,雖然在村裏有家,可在村裏一年到頭都住不了幾回,經常到處遊蕩,一走就是一兩個月。
    起初的時候村裏人以為他走出去肯定就死外邊了,結果過一段時間,他溜溜達達的回來了,大多時候身上還帶著糧食錢財。
    後來大家也都習慣了他這個樣子。
    誰也不知道他在外麵幹什麽,那些糧食和銀錢又是怎麽來的,別人問他,許觀山總是說山上拿的,哪座山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這個接近真傻子的人,因為這諸多奇異,村裏人不但沒人喊他傻子,有時候還願意主動幫一下,甚至有人出了事,還會去找他尋求化解的辦法。
    因為許觀山這個名字是一個道士取得,而他說話做事,總好像帶點兒癡癡傻傻的玄妙,村裏人便認為他跟神靈有沾惹。
    反倒是陳無忌和陳不仕這兩個傻得一般的,被村裏人一口一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