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西尋靈山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A+A-


    凡塵的籌謀落定之後,我並未立刻動身。
    我花了足足1周的時間,回到太一山那個破道觀裏,進行著最深度的禪定與調息。
    這並非拖延,而是必要的準備。
    我即將踏足的,不是可以用物理距離衡量的土地,而是一個個由純粹精神與概念構成的界域。
    凡俗世界的一切計謀、力量,在那裏都將失效,唯一的通行證,是我元神的“頻率”是否與那個世界“同頻”。
    我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佛門的“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選擇並非心血來潮。
    在利姆裏亞的記憶中,那種“無條件的愛”的集體意識共振,與佛教中“慈悲”與“宏願”的概念最為接近。
    而佛國淨土,理論上是向一切“有緣眾生”開放的,其構建的基礎是“接引”,而非“隔絕”。
    從這裏入手,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
    靜室中,檀香嫋嫋,我盤膝而坐,五心朝天。
    婧山化作麒麟原形,伏在我的身側,他身上散發出的純陽氣息如同一道無形的結界,守護著我的肉身,也為我的元神提供了一個絕對穩固的“錨點”,確保我無論在精神世界漂流多遠,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開始回顧利姆裏亞檔案中,關於亞特蘭蒂斯人探索精神界域的技術。
    他們稱之為“概念共鳴”。
    其核心,是將自身意識從複雜的、充滿個體情緒與思維的複合波,調整為一道純淨的、隻承載單一概念的“基準波”。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我首先要做的,是“放下”。
    放下對“太一聯盟”的牽掛,放下對百年之約的焦慮,放下對“寂滅”的恐懼,甚至放下對“成功”的渴望。
    我的元神,必須如同一麵被擦拭到一塵不染的鏡子,不沾染任何念頭。
    《太一元神遨遊經》的法門在此時起到了關鍵作用。
    它並非教我如何“壓製”念頭,而是教我如何“觀察”念頭。
    我看著那些焦慮、恐懼、希望如浮雲般在我的心湖上飄過,不迎,不拒,隻是靜靜地看著,直到它們自行消散。
    不知過了多久,當最後一絲雜念也沉入虛無,我的心湖真正化為了一片無波的靜水。
    接下來,是調頻。
    我將意識的全部焦點,都集中在“慈悲”這兩個字上。
    我觀想的,並非某個具體的佛陀或菩薩形象,也不是某個感人的故事。
    我試圖去觸碰“慈悲”這個概念的本源。
    那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它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的底層法則嗎?
    它是一種跨越所有生命形態的共情連接嗎?
    它是一種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針對一切“存在”的愛與祝福嗎?
    我的元神,在《太一經》的引導下,開始發出一種微弱而溫暖的波動。
    這波動裏沒有力量,沒有意誌,隻有一種純粹的、想要與萬物共感的柔和。
    這是一個極其枯燥且凶險的過程。
    在意識的海洋中,有無數其他的“頻率”在誘惑著我。
    憤怒的、悲傷的、欲望的……任何一絲動搖,都可能讓我偏離航道,被卷入某個可怕的情緒漩渦,輕則禪定失敗,重則神魂受損。
    婧山似乎感受到了我的艱難,他喉間發出一聲極低沉的咆哮,那聲音直接作用於我的元神,如同一記警鍾,將我從一次即將偏離的恍惚中震醒。
    我收束心神,更加專注。
    終於,在某個無法用時間衡量的節點,我的元神頻率,與宇宙背景中那一道宏大、溫暖、平和的頻率,達成了完美的共振。
    突破的瞬間,我“看”到了。
    眼前的靜室消失了,婧山的身影消失了,我的身體也消失了。
    我化作了一個沒有形態的覺知體,懸浮在一片無邊無際的金色海洋之上。
    這片海洋,流淌的不是水,而是光。
    是純粹的、由無量眾生的祈願、祝福、善念與宏願匯聚而成的“願力之海”。
    它溫暖、祥和、光明,任何一絲陰暗與負麵的情緒在這裏都無法存在,會被瞬間同化、消融。
    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喜悅,幾乎要沉溺其中,徹底放棄“婧善美”這個身份,融入這片光海,化為其中一滴。
    就在這迷失的邊緣,我心中那作為“錨點”的、與婧山的一絲聯係,讓我保持了最後的清明。
    我記起了我的目的,我的使命。
    我是來尋道的,不是來解脫的。
    當我這個念頭升起,願力之海仿佛感受到了我的“意圖”。
    在我前方的光海之中,一朵巨大的金色蓮花,緩緩從光的深處綻放。
    緊接著,是第二朵,第三朵……無數的金色蓮花憑空而生,在金色的海洋上鋪成了一條蜿蜒而去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光芒最璀璨、最不可直視的遠方。
    這條路,並非為血肉之軀所設。
    它是由“願”所鋪就,能承載的,也隻有與它同頻的“心”。
    我明白了,這就是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門票”。
    想要踏上這條路,我必須在接下來的每一步,都保持住與“慈悲”的完美共振。
    任何一絲雜念,任何一點私心,都會讓我從蓮花路上墜落,被浩瀚的願力之海所同化。
    這既是接引,也是考驗。
    我的覺知體,或者說,我的元神,朝著第一朵蓮花,輕輕地“飄”了過去。
    沒有重量,沒有摩擦,隻有意誌的驅動。
    當我穩穩地“站”在第一朵蓮花的花蕊之上時,一種難以言喻的莊嚴與神聖感,將我徹底籠罩。
    周遭響起了非人間的禪唱,那是無數靈魂在表達著對“佛國”的讚美與向往。
    我回望了一眼,身後已是一片茫茫光海,再也看不到凡塵世界的坐標。
    前路,是通往神話盡頭的蓮花古道。
    我收斂心神,摒除一切雜念,懷著一顆朝聖者的心,沿著這條由信念構築的道路,一步一步,向著那傳說中的淨土,堅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