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A+A-


    儀鸞司,也就是顧老爺曾經跟陳清說過的…錦衣衛。
    陳清皺了皺眉頭:“這種小事,儀鸞司也管?”
    “儀鸞司分南北。”
    薑世子慢悠悠的說道:“北邊的自然是在京城,但是應天也有個儀鸞司,替陛下看著整個南方的動靜。”
    “你弄出來的這個東西,在南方已經算是不小的動靜了,儀鸞司當然要盯上你,哦對了。”
    他看著陳清,笑著說道:“上個月,你這東西就火到了應天,說不定儀鸞司早在上個月就已經在派人盯著你了,隻是你沒有發覺而已。”
    “話本小說而已。”
    陳大公子還是有些不理解:“儀鸞司有這麽多人手?”
    “話本小說多了,但沒有一個像你這麽寫的。”
    薑世子看了看陳清,意味深長的笑著說道:“江南一帶,這些年老鬧白蓮教,你弄出來的這種大規模傳播的東西,說不準會被人利用,拿來興風作浪。”
    “可不就要盯著你?”
    陳清聞言,心中多少有些凜然。
    白蓮教,這三個字他當然是聽說過的,另一個世界裏,這個教派曾經如同朱明投影在民間的陰影一般,相伴了朱明王朝二百餘年。
    這個民間教派,影響力相當之大。
    這個世界,同樣也有白蓮教,但陳清隻聽說過,卻沒有見過,如今聽這個薑家的小王爺一說,他頓時警惕了不少。
    這些教派裏的人物,往往不尊朝廷,他們有時候,會比陳煥以及李夫人那樣的人更加難對付,陳煥再如何欺負人,他至少會遵守國法。
    而白蓮教這種組織,是真的會動輒殺人的!
    見陳清變了臉色,薑世子笑了笑,起身拍了拍陳清的肩膀,笑著說道:“也不用擔心,那幫人跟耗子一樣,隻會躲在暗處,輕易不敢動作的,過幾天我若是見了儀鸞司的人,替你打個招呼,讓他們照應你一點。”
    “要是真有白教的人找上門來,你幫著揪出來一些,還算是你的功勞,到時候他們會引你入儀鸞司也說不定。”
    陳清歎了口氣:“小王爺,我隻是個常人,隻想過一些尋常人的日子,可不想牽扯進這些事情裏頭來。”
    “那你就不該這樣寫書,鬧出這麽大的聲勢。”
    薑世子白了他一眼:“你自己去書鋪瞧一瞧,哪有你這麽一個回目一個回目印的?”
    陳清摸了摸鼻子,不說話了。
    “誒。”
    小胖子正跟陳清說話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什麽,他眼珠子轉了轉,笑著說道:“陳清,你要是能進儀鸞司,那倒是一件好玩的事,等你進了儀鸞司,你那父親見了你,非得打幾個哆嗦不可!”
    陳清看著他,目光閃動,沒有說話。
    從陳煥來了之後,陳清意識到,如果沒有官麵身份,自己恐怕一輩子都要被那個便宜老爹踩在腳底下。
    所以他才想去京城,想要謀個進身之階。
    在不走科考路子的情況下,進身之階似乎並不剩下太多了,如果能進儀鸞司,也是一條掌握權柄的路子。
    如果不走這條路,想要在薑齊朝廷裏手握權柄,那就沒剩下幾條路了,或者從軍,或者從龍。
    或者…犧牲自己二弟,進宮裏去。
    最後一條肯定是不行,而從龍陳清也沒有門路,從軍…更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出頭。
    進儀鸞司,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路子。
    如果不進儀鸞司,那麽陳清還想要出人頭地,那似乎就隻能另起爐灶,自己開個新朝廷了。
    就在陳清思考這個事情的時候,薑世子已經為自己的天才想法拍手不止,他看著陳清,開口笑道:“陳清,你這幾個月,把這俠記的聲勢,弄得再大些,要是儀鸞司的人不收你,等年底到了京城,我向陛下推薦你進儀鸞司。”
    說完這句話,這位薑世子眼珠子轉了轉,咳嗽了一聲:“當然了,你要是能跟我回汴州做幕僚客卿,就更好了,不過看你這個樣子,大概是不會願意跟我回去。”
    這位周王世子,想法實在是有些跳脫,可以說是天馬行空,一會兒一個念頭,跟陳清在一塊小半個時辰,他已經說了好些個想法。
    等他說完,陳清才看著他,笑著說道:“小王爺,你說的這些,都還是八字沒一撇的事情,不過年底我的確要去京城,到時候小王爺一定帶上我。”
    “將來的事情,等進了京城之後再說。”
    “好。”
    薑世子起身,拉著陳清的衣袖,笑著說道:“不管往後如何,走走走,咱們吃酒去。”
    陳清也站了起來,點頭笑道:“好,我請小王爺吃酒。”
    薑世子搖了搖頭。
    “我姓薑,還能讓你請客了?”
    說罷,他拉著陳清,朝外走去。
    兩個人還算聊得來,這天一起喝了頓酒,一直到夜黑時分,陳清才跟他分別,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躺在床上。
    黑夜之中,陳清抬頭看著床板,心中思緒萬千。
    本來,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處境,今天被那小胖子一說,似乎錦衣衛和白蓮教這兩個原本遙不可及的名詞…
    都已經離他相當之近了。
    想到這裏,陳大公子蓋上被子,長歎了口氣。
    “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啊。”
    …………
    次日,陳清揉了揉有些脹痛的太陽穴,從床上坐了起來,他還沒有起床,就聽到了外頭院子裏似乎有動靜。
    陳大公子披上衣裳,剛推開房門,隻見院子裏,楊先生父女,正在從一輛推車上,往院子裏搬運柴火。
    這個時代,柴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所謂柴米油鹽,這東西甚至排在米油鹽前頭。
    尤其是在城裏居住,每日燒水做飯,柴火是必需品。
    見陳清走了出來,楊先生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笑著說道:“公子你醒了?”
    陳清揉了揉眼睛,看了看這父女倆,笑著說道:“先生這是做什麽?”
    “早上過來,準備像往常一樣,教公子練武的,見公子還在睡覺,就沒有打擾。”
    “我跟小環看到公子這裏沒有柴火了,就在外頭買了一車。”
    楊先生笑著說道:“再有半個月就要入秋了,天氣眼見就得轉涼,多備點柴總沒有錯。”
    陳清穿上衣裳,上前幫著一起搬運柴火,等到一車柴火卸完,陳清也出了點汗,與楊先生一起,坐在涼亭底下歇息。
    小環則是很懂事的去給兩個人倒水去了。
    涼亭底下,楊先生看著陳清,開口道:“我聽鄰居說,昨天公子這裏,來了個了不起的大人物。”
    “是縣老爺陪著一起來的。”
    陳清“嗯”了一聲,搖頭感慨道:“應天那裏,現在也在傳我抄的那些書,真不知道是福是禍了。”
    “公子寫的東西出彩,自然是傳的越遠越好了。”
    楊先生笑著說道:“等以後,公子天下聞名了,就是這一派話本的開山鼻祖了。”
    陳清心裏還在想昨天那小胖子說過的話,聞言隻是隨口應付了兩句,思緒飄蕩。
    “公子,西廂記如今我已經說的差不多,眼見著這武俠話本紅火,我後麵就準備開始說這武俠的話本了。”
    楊先生看著陳清,開口笑道:“我覺得,公子往後可以寫一寫民間教派的話本,跟武功結合,說不定會更加紅火。”
    陳清聞言,猛地抬頭看向楊先生。
    他看了看楊先生,又看了看端水過來的楊小環。
    神色立刻就有些不太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