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也曾想一了百了?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A+A-


    陳澤的采訪一直以來都被全世界的娛樂媒體所惦記。
    因為陳澤太少出門了,國內也好,國外也好,夢工廠那邊事情解決了之後,陳澤愣是回去把自己關起來寫劇本。
    老美那邊狗仔那麽猖獗也愣是沒采訪到陳澤。
    直到陳澤被柯克拉去了《潛伏》的首映,結果陳澤隻談電影的事情,別的基本上沒怎麽回答。
    回到國內更是離譜,陳澤在家裏就沒出去過。
    好不容易等到陳澤出門,陳澤扭頭去了橫國,然後又在橫國宅了兩三天……
    用一些狗仔的話來說,這貨還真是個學生。
    你要是別的導演,那會被懷疑,整天在家裏幹什麽,但是陳澤不會,因為陳澤在老美那邊注冊的劇本數量依然還在增加。
    說明這家夥真的是在家裏寫本子。
    這讓很多人都特稀罕陳澤,尤其是當老師們,文學係那邊更是把陳澤當成典範,一天到晚宣傳,張瑉上課嘴裏永遠少不了陳澤的名字。
    這一次的采訪,一群記者就沒打算放過陳澤。
    “請問Z導演,你現在應該還是未成年?”
    “Z導演……算了……就這麽稱呼吧,沒錯,我還是未成年,我是1988年出生,今年隻有16歲,按照中國法律規定,18歲為成年人,不過我已經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陳澤從不避諱這個問題,未成年就不能拍電影嗎?
    陳澤又沒有浪費社會公共資源。
    “那請問你是如何想出這樣……”
    記者看著陳澤,一時之間不知道該用什麽詞匯來形容《狩獵》。
    “殘酷?”
    “YES!殘酷,這部電影的劇情太殘酷了,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嗎?”
    “嚴格來說,是的,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不過不僅僅是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美國,發生在德國,發生在法國,發生在全世界!”
    陳澤直接開炮,把全世界都給圈了進來,但事實的確是這樣,網絡暴力現在還沒盛行,但是語言暴力,情緒霸淩等事情,那是全球都有的常態問題。
    隻要是人類的社會,就會有這種霸淩和暴力。
    “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是美國人會更了解,因為他們的學校裏總有這樣被欺負的學生,去年在戛納我就看過一部電影,講述美國校園槍擊的,那不就是《狩獵》的一種嗎?”
    一旁有記者連忙說道:“那不一樣!”
    “不,從人性角度來看,都是一樣的,就好像我拍攝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一樣,我還沒有拍攝,就有無數人來質疑我,等我拍好了,去參加戛納,結果又有無數人來質疑我,我本以為我拿獎了之後,大家的口風會有所改變,可實際上呢?”
    陳澤看著下麵的記者,一些寫過質疑陳澤是否是電影《愛》的真正導演的媒體們,一個個有點小尷尬,但是也就那麽一瞬間,當媒體必須臉皮厚。
    “實際上等我的電影上映之後,這樣的聲音又冒了出來,所以我才在家中寫下了《狩獵》。”
    和西方人比,16歲的陳澤,臉太嫩了,在很多女性眼裏,陳澤的樣子更像是十二三歲的程度。
    就憑著剛才那一段話,許多女性對陳澤都散發出了一陣陣的母愛,都想把陳澤給擁入懷中,好好安慰他。
    “不過最初的《狩獵》,和現在這個並不一樣,我一開始隻寫了一個人承受無數流言蜚語之後,最終走向自殺的故事!”
    陳澤在台上賣慘。
    果不其然,這話一出,就有許多觀眾甚至是業內人士,齊聲喊出了“NO”的驚呼。
    一旁薑聞看了一眼陳澤,和邊上姚魯一起,猛掐對方的後背,拚了命的讓自己不笑出來。
    這倆人可都是聽陳澤說過這劇本的真實來曆的——做夢做到的。
    什麽“流言蜚語”,什麽“最終自殺”,全都是陳澤故意這麽說的,台下韓叁評不斷的點頭,那是一種認同。
    作為一個導演,就得有這種“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能力。
    要會“吹牛”,甚至要會“心理學”。
    曾經有人說過,導演其實就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在拍電影的時候,就已經設計好了一切,什麽時候讓你哭,什麽時候讓你笑。
    韓叁評很滿意陳澤這樣的狀態,這才是一個導演該有的狀態。
    能吹牛,也能編故事,更重要的是,有爆點。
    電影宣傳和社會新聞是一樣的,有爆點才有人看。
    接下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訪問,陳澤都在述說拍攝電影的初衷,然後是薑聞等人來說,再就是陳澤誇薑聞,薑聞誇陳澤,反正大家互相給麵子。
    不過也有讓人難堪的問題。
    “請問陳導,薑聞導演是圈內出了名的難搞,您是如何讓薑聞導演安靜聽您的話,拍完整個電影的?因為我從電影裏,基本上沒看到薑聞導演的風格!”
    陳澤大笑,薑聞臉黑,下麵不懂的人,則被一些知道薑聞風格的人科普,然後都笑了起來。
    都別小看薑聞,他的電影風格在全球電影市場裏,也是獨樹一幟的,他的狂歡美學很多人都學不會,那不是簡單用台詞就可以搞出來的。
    寫台詞犀利的人多了,怎麽沒看見第二部《讓子彈飛》?
    電影開始在柏林上映,一般來說電影會上映到15號,也就是電影節閉幕式當天,因為這並不影響評審團們早就看過電影了。
    一般來說,在電影節開幕後,評審團就開始高強度的看電影了,每天23部,可能還不止一遍,然後每三天討論一次,進行不記名的投票。
    所以,除去電影質量,公關非常重要。
    陳澤這一次的公關手段,是來之前就已經討論好了的。
    法國MK2會以150萬美元為低價,購買《狩獵》的版權,但如果陳澤的電影,能獲得一個銀熊,那這個價格會增加到200萬美元,如果能拿下金熊,則變成350萬美元,除此之外,MK2院線還要負責幫陳澤進行公關。
    或許會有人奇怪,人家出錢買版權,再出力給你拿獎,那不是要白多給錢嗎?
    可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一種宣傳,MK2之前就看過電影了,必然認定這電影不會虧錢。
    而電影成就越高,他們付出的雖然越多,但賺的也越多。
    金熊電影永遠都是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