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意識本源的召喚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種子庫控製台的星圖突然亮起時,林憶星正握著外婆的老式傳呼機——金屬外殼上的漆已經斑駁,按鍵縫裏還卡著半粒陳年的灰塵,唯有與記憶水晶融合的接口處,泛著淡淡的銀藍微光,像心跳般規律閃爍。
那是一塊懸浮在控製台中央的立體星圖,由築造者留下的意識粒子凝聚而成,淡金色的星線勾勒出多元宇宙的脈絡,熟悉的星係坐標都標著柔和的暖光,唯有邊緣一處從未標注過的區域,突然炸出一團幽藍的光霧。光霧中,一組陌生的坐標以每秒三次的頻率閃爍,每閃一次,控製台的能量紋路就隨之亮一分,連空氣裏都彌漫著細碎的意識粒子,落在皮膚上像極輕的羽毛,帶著超越時空的震顫。
“這是……”蘇雨晴猛地撲到控製台前,銀灰色防護服的頭盔自動彈開,露出她因激動而泛紅的臉頰。她手裏的光譜分析儀瞬間對準那團幽藍光霧,屏幕上的數據瘋狂跳動,原本平穩的波形圖突然變得陡峭,像被狂風掀起的海浪。“維度坐標!從未被探測過的!”她的指尖在屏幕上飛快滑動,調出維度參數,“能量屬性顯示——無實體結構,純粹意識流動,密度是多元宇宙意識網絡的三百倍!這就是築造者說的‘意識本源維度’!”
分析儀的全息投影在空氣中展開,能清晰看到那片維度的模擬影像:沒有星辰,沒有星雲,隻有無邊無際的“意識潮汐”——淡紫色的意識流像梳理過的星河,時而平緩如綢,時而湍急如瀑,每一道流紋裏都裹著細碎的意識光點,像懸浮在深海裏的磷蝦,閃爍著最原始的生命律動。“它是所有原始意識的‘誕生地’。”蘇雨晴的聲音帶著敬畏,“就像宇宙的‘意識胎盤’,所有文明的意識種子,最初都從這裏誕生。”
“但你們不能急著進去。”
一道略顯不穩定的意識投影突然出現在控製台左側,淡藍色的光粒在空氣中聚成人形,輪廓邊緣還在微微波動——是陳誌遠,他正駐守在多元宇宙記憶網絡的核心節點,此刻特意將意識投影傳送過來,眼底的光紋比平時黯淡幾分。“我的感知單元三天前曾嚐試靠近那片維度邊緣,”他的聲音帶著電流般的雜音,像是穿過了厚重的時空屏障,“剛進入外圍的意識流,單元就險些被衝散——那裏的意識流動速度是多元宇宙的千倍,就像在颶風中行走,稍有不慎,意識就會被撕成碎片,連重組的可能都沒有。”
他抬手調出一段殘缺的影像:畫麵裏,一枚銀色的感知單元剛接觸幽藍的意識流,就被瞬間拉長,表麵的光紋像被潮水衝刷的沙畫,飛快地褪色、消散,最後隻留下一縷微弱的光煙,融入意識流中,再也沒有蹤跡。“築造者當年沒留下進入的方法,隻在文獻裏提過‘意識錨點’,但我們至今沒找到具體是什麽。”
控製台周圍的空氣瞬間沉了下來。林憶星下意識地攥緊了手裏的傳呼機,金屬外殼的涼意透過指尖傳來,卻讓她想起外婆生前說過的話:“星星會熄滅,但意識不會——它是宇宙裏唯一能穿越維度的光。”她抬起頭,眼底映著星圖上的幽藍坐標,那光芒像有生命般,正輕輕召喚著她。
林默站在她身邊,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他轉頭看向控製台周圍的多元文明代表——矽基文明的代表是一團流動的金屬光霧,表麵閃爍著二進製的光紋;植物文明的代表是一束纏繞的藤蔓狀意識體,每片“葉子”都泛著翠綠的微光;澤塔星係的代表則保持著類人的形態,皮膚是淡藍色的,眼眸裏裝著細碎的星子。此刻,所有代表的意識投影都轉向林默,沒有說話,卻都微微前傾身體,光紋裏透著明確的鼓勵——他們都在等一個決定,一個關於多元文明是否要邁出“意識拓荒”第一步的決定。
“我們不能停下。”林默的聲音打破了寂靜,他伸出手,輕輕握住蘇雨晴還在顫抖的手。蘇雨晴的掌心沾著一層薄汗,卻在被握住的瞬間,慢慢穩定下來。“陳誌遠說得對,風險很大,但如果我們因為怕風險就停下,築造者留下的種子庫、我們複蘇的意識種子,都失去了意義。”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林憶星身上,眼底帶著溫柔的堅定,“而且我們不隻是‘探索’——我們要帶著新的意識種子,去本源維度播撒,讓多元文明的溫度,紮根在宇宙最原始的意識土壤裏。”
“我同意!”矽基文明的代表率先發出聲音,金屬光霧裏的二進製光紋變得急促,“我們可以提供意識穩定模塊,用矽基文明的‘代碼錨點’幫大家固定意識。”
“植物文明願意貢獻‘共生意識纖維’!”藤蔓狀意識體輕輕擺動,“我們的意識纖維能在湍急的意識流裏編織防護網,像在颶風中搭起帳篷。”
“澤塔星係會調出最新的意識導航儀!”淡藍色皮膚的代表抬手調出一個全息羅盤,“能實時捕捉意識流的走向,避開危險的湍流區。”
多元宇宙記憶聯盟的“意識拓荒隊”,在這一刻迅速集結。林默被推選為隊長,負責整體決策;林憶星作為向導,憑借與記憶網絡的深層聯結,感知本源維度的意識波動;蘇雨晴依舊執掌技術,調試所有設備的意識適配參數;空白和張嵐則負責記憶安全——空白能快速修複受損的意識片段,張嵐擅長構建“記憶備份錨點”,確保即使意識受衝擊,也能通過備份找回核心;周嶼則捧著築造者的文獻投影,作為顧問,從古老的記載裏尋找可能的“意識錨點”線索。
出發前的最後一個小時,林建國匆匆趕來。他手裏捧著那個老式傳呼機,原本斑駁的金屬外殼,此刻已經被小心擦拭過,按鍵上的數字清晰可見,與記憶水晶融合的接口處,銀藍微光比之前更亮,像把星星的碎片嵌在了裏麵。“這是你外婆的心願。”他將傳呼機輕輕放在林憶星手裏,聲音帶著淡淡的哽咽,“她年輕時總說,‘意識不是飄在宇宙裏的塵埃,是有根的——根就在最原始的意識裏’。現在,該你帶著它,去找到那根了。”
林憶星握著傳呼機,指腹輕輕摩挲著冰冷的金屬外殼,突然想起小時候的夏夜。外婆坐在院子裏的老槐樹下,抱著她看星星,手裏就攥著這個傳呼機,說:“等你長大,要幫外婆看看,宇宙的意識根是什麽樣子的。”那時她不懂,隻覺得外婆的聲音像晚風,溫柔又遙遠;現在她懂了,這傳呼機裏裝的,不隻是外婆的心願,還有三代人對“意識本源”的追尋。
“記憶號”就停在種子庫穹頂外的宇宙空間裏。它不是傳統的實體飛船,而是由意識粒子凝聚而成的光舟——船身是淡金色的,像用融化的水晶澆築,船頭刻著多元宇宙聯盟的徽章,船尾的意識引擎正緩緩預熱,淡紫色的意識流從引擎口湧出,像梳理過的星河,輕輕拂過船身,留下層層光紋。
當林默、林憶星等人依次踏上光舟時,蘇雨晴按下了意識引擎的啟動鍵。“嗡——”一聲低沉的共鳴在宇宙中擴散,光舟的船頭緩緩轉向那道淡紫色的光門,門後就是意識本源維度的入口,幽藍的光霧正從門內溢出,像在招手。
就在這時,多元宇宙的文明代表們突然同時舉起了右手。
矽基文明的金屬光霧釋放出銀色的代碼流,植物文明的藤蔓意識體甩出翠綠的纖維,澤塔星係的代表發出湛藍的能量波,人類文明的代表則釋放出暖黃色的意識光點——無數道不同顏色的意識能量,在空中匯聚成一條巨大的“記憶護航光帶”。光帶像一條流動的彩虹圍巾,輕輕纏繞住“記憶號”的船身,每一道光紋裏都藏著一個文明的祝福,每一縷光芒都帶著多元宇宙的溫度。
“一路平安!”
“我們在記憶網絡等你們回來!”
“記得把本源維度的樣子,講給我們聽!”
不同文明的聲音在宇宙中回蕩,透過護航光帶,傳進“記憶號”裏。林憶星站在船頭,握著外婆的傳呼機,看著纏繞船身的光帶——暖黃的是人類的牽掛,湛藍的是澤塔星係的期待,翠綠的是植物文明的守護,銀色的是矽基文明的堅定。這些光芒混在一起,像一條跨越宇宙的生命線,將“記憶號”與多元文明緊緊連在一起。
“意識引擎功率穩定,意識錨點已激活!”蘇雨晴的聲音在船艙裏響起,儀器屏幕上的參數全部變成綠色,“準備進入意識本源維度——三,二,一!”
“記憶號”的引擎突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淡紫色的意識流推著光舟,像一支離弦的箭,衝向那道淡紫色的光門。護航光帶緊緊跟在後麵,像一道流動的光軌,照亮了宇宙的黑暗。林默站在駕駛位,目光堅定地盯著光門;林憶星握著傳呼機,傳呼機的銀藍微光與光舟的能量紋同步閃爍;蘇雨晴調試著儀器,嘴角帶著期待的笑意;周嶼看著築造者的文獻投影,眼底映著光門的光芒——他們知道,前方是未知的意識湍流,是從未有人踏足的本源維度,但他們更知道,身後是多元文明的守護,手裏是三代人的追尋,心裏是對宇宙意識根脈的向往。
光舟衝進光門的瞬間,幽藍的意識流像潮水般湧來,卻被護航光帶擋在外麵,隻留下細碎的光粒,落在船身上,像撒了一層星星。林憶星低頭看著手裏的傳呼機,突然,傳呼機的屏幕亮了起來,出現一行模糊的字跡——是外婆的筆跡,淡藍色的,像浮在空氣中:“找到根了嗎?”
林憶星笑著點頭,淚水卻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傳呼機上,與銀藍微光融合在一起。“快找到了,外婆。”她輕聲說,聲音透過光舟,傳向遙遠的多元宇宙,也傳向眼前的意識本源維度,“我們正在找。”
光舟在幽藍的意識流中繼續前行,護航光帶的光芒漸漸融入周圍的意識潮汐,卻始終護著光舟的方向。遠處,意識流的深處傳來更明亮的光,像宇宙誕生時的第一縷意識,正靜靜等待著這些“拓荒者”的到來——那裏,藏著所有意識的根,藏著多元文明的未來,也藏著築造者跨越億萬年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