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星際工坊與地球回響

字數:2874   加入書籤

A+A-


    “寰宇一號”與“星環”號的對接艙門緩緩打開的瞬間,兩種文明的氣息在失重環境中悄然交融——地球的氧氣帶著淡淡的鬆針香,獵戶座的循環空氣則泛著金屬的冷冽。陸雲伸出手,與獵戶座首席工程師握住:“歡迎來到星際工坊。”
    這座漂浮在木星軌道上的巨型空間站,是兩種文明合作的結晶。外殼采用獵戶座的記憶金屬,能抵禦小行星撞擊;內部則融入了地球的生態循環係統,種植著來自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植物,綠意盎然。陸雲帶領團隊站在核心控製室,看著“靈樞”的數據流與獵戶座的“星核”係統開始融合:藍色的地球數據與紫色的獵戶座數據交織成螺旋形的光帶,在全息屏幕上流淌,如同兩條纏繞的星河。
    “‘生物量子雙驅動’引擎的核心參數已經匹配完畢。”蘇茜的聲音從通訊器裏傳來,她正坐在“跨星際開發者平台”的控製台前,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獵戶座的暗物質驅動模塊,加上我們的生物電調節係統,能將空間損傷降低到理論最小值。”
    全息屏幕上立刻浮現出引擎的三維模型:銀色的引擎主體包裹著淡藍色的生物力場罩,暗物質流在力場中緩緩流動,沒有一絲外泄。獵戶座工程師看著模型,眼中滿是驚歎:“我們研究了百年的空間損傷問題,沒想到用生物電就能解決。地球文明的思路太奇妙了!”
    陸雲笑了笑,目光轉向平台上的實時協作界麵——“星火”終端將地球與獵戶座的實驗室連接成一個整體:中國工程師上傳的“農業物聯網”數據,正被獵戶座的殖民地團隊接收,他們的外星農場因土壤重金屬超標一直顆粒無收,而物聯網的土壤改良算法能實時監測元素含量,自動調節營養液配比;另一邊,獵戶座科學家設計的“零重力醫療艙”圖紙,經過地球團隊的改良,加入了中醫的針灸模擬模塊,已經成功應用於國際空間站的遠程手術,一位宇航員的急性闌尾炎在醫療艙的幫助下,由地麵醫生遠程操作治愈。
    “雷罡,你的義肢好了。”陸雲對著通訊器喊道。
    訓練室裏,雷罡正焦躁地踱步。這位前星際戰士在一次裂隙事故中失去了右臂,換上的普通義肢在零重力環境下總是反應遲緩。當蘇茜推著“星塵義肢”走進來時,他的眼睛瞬間亮了——這款義肢采用獵戶座的記憶金屬打造,表麵覆蓋著仿生人皮膚,關節處鑲嵌著淡紫色的生物力場發生器,能根據神經信號自由伸縮。
    “試試吧,能抵禦高強度宇宙射線,還能在真空環境下正常運作。”蘇茜將義肢的接口與雷罡的神經接駁器連接。當義肢成功激活的瞬間,雷罡感覺到右臂傳來久違的“觸感”——他輕輕握拳,義肢的手指靈活地彎曲,甚至能拿起桌上的鋼筆。
    他走到訓練室中央的合金板前,深吸一口氣,猛地揮出一拳!“轟!”合金板被打穿一個拳頭大的洞,碎屑飛濺,而雷罡的肩膀卻沒有感受到絲毫反震——生物力場將衝擊力完美緩衝。“這簡直是為星際戰鬥量身定做的!”他興奮地揮舞著義肢,一拳拳打在訓練樁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以後我又能上戰場了!不,是上工地——去幫獵戶座建裂隙監測站!”
    訓練室裏的眾人都笑了起來,陸雲看著雷罡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走到窗邊,看向遠處的地球——那顆藍色的星球在宇宙中散發著溫柔的光芒,而“星火”生態的光芒正從它的表麵蔓延開來。
    地球的“星火”終端升級已經持續了三個月。融入獵戶座的神經監管技術後,“神經過載”的病例減少了 90%——這種技術能實時監測使用者的腦電波,當出現疲勞信號時,終端會自動進入護眼模式,彈出休息提醒。更讓人欣慰的是,各國政府聯合推出了“科技普惠基金”,首批十萬台“星火”終端被送往非洲、南美等貧困地區,讓那些從未接觸過高科技的孩子,也能通過終端學習知識、連接世界。
    “陸哥,有你的特殊郵件。”蘇茜的聲音打斷了陸雲的思緒。
    郵件來自一個陌生的地址,發件人署名是“小宇”。陸雲點開郵件,一張照片立刻跳了出來:照片裏,一個失去雙臂的少年正坐在山坡上,通過“星火”終端控製著機械臂,在黑板上寫下數學公式,黑板前圍坐著一群山區孩子,笑得燦爛。郵件的正文很短,卻字字滾燙:“陸哥哥,謝謝你送我的‘星火’終端。現在我能用機械臂寫字、畫畫,還能給弟弟妹妹們輔導作業。他們都叫我‘星火使者’呢!等我長大了,也要去修星際工坊,讓科技的光照亮更多大山!”
    陸雲的眼眶瞬間濕潤了。他想起第一次見到小宇的場景——在山區的希望小學,少年因為沒有雙臂,隻能用腳寫字,眼神裏卻滿是對知識的渴望。那時他就下定決心,要讓“星火”的光芒照進每一個角落。現在,小宇做到了,他不僅自己握住了“光”,還把光傳遞給了更多人。
    “在看什麽?”卡倫走到陸雲身邊,順著他的目光看向照片。當看到小宇的機械臂時,他的眼神柔和下來:“這就是你們說的‘科技的溫度’吧。獵戶座太專注於技術本身,卻忘了它應該服務於人。”
    陸雲點點頭,將照片設置成桌麵背景。他看向星際工坊的核心控製室——“靈樞”的數據流還在與“星核”融合,藍色與紫色的光帶交織成更絢爛的圖案;蘇茜正在和獵戶座工程師討論新的醫療艙改良方案,笑聲透過通訊器傳來;雷罡在訓練室裏教孩子們操作機械臂,歡呼聲回蕩在空間站裏。
    他終於明白,“靈樞”的使命從來不是征服宇宙,而是連接宇宙;不是炫耀技術,而是用技術溫暖每一個生命。暗物質能源、量子引擎、跨星際平台……這些都隻是工具,真正的“星火”,是藏在技術背後的善意與包容,是不同文明之間的信任與協作,是每個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窗外,木星的紅斑在宇宙中緩緩轉動,土星的光環泛著珍珠般的光澤。陸雲拿出手機,給小宇回了一封郵件:“你才是真正的‘星火使者’。科技的光芒,因為你們才更加明亮。”
    發送成功的瞬間,“星火”終端的光芒在地球與星際工坊之間亮起,如同一條跨越星海的光帶,連接著文明與文明,連接著科技與人心。陸雲知道,這束光會一直亮下去,照亮宇宙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人類與所有文明的未來。